一种建筑结构变形缝模板专用支撑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89213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28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建筑结构变形缝模板专用支撑装置,其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以及模板,第二框架在第一框架的两侧各竖直且平行设置有一个,模板连接于第二框架远离第一框架的一侧,第二框架与第一框架之间设置有间距调节组件,间距调节组件包括转动杆以及滑块,转动杆交错设置有两根,两转动杆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转动杆与第一框架的水平杆段转动连接,滑块在转动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一个,位于第一框架同侧的两滑块与第一框架对应一侧的第二框架水平杆段滑动连接,第一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对转动杆进行限位的定位件。本申请具有扩大变形缝支撑装置适用范围的效果。形缝支撑装置适用范围的效果。形缝支撑装置适用范围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结构变形缝模板专用支撑装置


[0001]本申请涉及建筑施工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建筑结构变形缝模板专用支撑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变形缝是伸缩缝、沉降缝以及防震缝的总称。建筑物在外界因素的影响下常会发生形变,导致建筑表面开裂或是直接损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类情况在建筑上预留的构造缝。
[0003]目前,变形缝两侧的混凝土结构通常采用的施工方法是双面支模双面加固施工一侧的墙体,再双面支模单面加固施工另一侧的墙体。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目前的施工方式在两侧的混凝土浇筑成型后,由于变形缝的空间较小,难以对支持模板拔出进行拆除,同时需要根据针对具体的施工情况选择不同厚度以及长度的模板对两侧混凝土进行支撑,导致施工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扩大变形缝支撑装置适用范围,本申请提供一种建筑结构变形缝模板专用支撑装置。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建筑结构变形缝模板专用支撑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建筑结构变形缝模板专用支撑装置,包括第一框架、第二框架以及模板,所述第二框架在所述第一框架的两侧各竖直且平行设置有一个,所述模板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远离所述第一框架的一侧,所述第二框架与所述第一框架之间设置有间距调节组件,所述间距调节组件包括转动杆以及滑块,所述转动杆交错设置有两根,两所述转动杆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与所述第一框架的水平杆段转动连接,所述滑块在所述转动杆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一个,位于所述第一框架同侧的两所述滑块与所述第一框架对应一侧的所述第二框架水平杆段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框架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转动杆进行限位的定位件。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对不同宽度的变形缝,调节两个转动杆的角度,第二框架在两个转动杆的驱动下同时向着靠近或者远离第一框架的方向移动,当两个模板的间距调节至合适的宽度时,使用定位件固定两个转动杆,使得两个模板的间距固定。当完成对变形缝的支撑后,松开定位件,将两个模板向着相互靠近的方向推动,两个转动杆发生转动,将装置从变形缝中抽出。通过第一框架、第二框架、间距调节组件以及模板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模板间距的可调节,具有扩大变形缝支撑装置适用范围的效果。
[0009]可选的,所述间距调节组件在所述第一框架的顶端水平杆段以及底端水平杆段上各设置有两组,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螺栓,所述定位螺栓贯穿两个所述转动杆并与所述转动杆转动连接,所述定位螺栓与所述第一框架螺纹连接,所述滑块靠近所述第二框架的一侧开设用容纳槽,所述第二框架对应的水平杆段滑动嵌设于所述容纳槽中。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框架的上下两端各设置有两组间距调节组件,提高
了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容纳槽的设置实现了滑块与第二框架水平杆段之间的滑动连接。
[0011]可选的,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之间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框架垂直,所述伸缩杆在所述第一框架与所述第二框架之间设置有若干根。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行间距调节时,伸缩杆为第二框架的移动进行限位导向,使得第一框架以及第二框架的端部始终能位于同一竖直平面上,提高了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0013]可选的,所述第二框架连接有所述滑块的水平杆段上沿着长度方向设置有刻度线。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刻度线的设置方便了操作人对根据两个滑块之间的距离对两个模板的间距进行精准观测。
[0015]可选的,所述模板上设置有连接组件,所述连接组件包括连接块以及连接螺栓,所述连接块包括调节部以及垂直设置于所述调节部一端的插接部,所述调节部套设于所述连接螺栓上,所述连接螺栓螺纹连接于所述模板背离所述第二框架一侧,所述连接螺栓设置于所述模板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插接部设置于所述调节部靠近所述模板的一侧,所述模板远离所述连接块的一端开设有与所述插接部对应的插接孔。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对不同长度的变形缝,可通过连接组件将多个变形缝支撑装置连接在一起。转动连接螺栓,使得同一变形缝支撑装置上的两个插接部的间距大于两个模板的间距。将两个变形缝支撑装置的端部拼接在一起,并使连接块的插接部与相邻模板上的插接孔位置对应。转动连接螺栓,调节部在连接螺栓的作用下与模板抵紧,插接部插设于插接孔中,实现了对相邻的两组变形缝支撑装置的连接,进一步扩大了装置的适用范围。
[0017]可选的,所述模板设置有所述连接块一端的底端连接有支撑角板,所述支撑角板的一面与所述模板的底面连接,所述支撑角板的另一面与所述模板远离所述第二框架的侧面连接,所述支撑角板长度方向的一端超出所述模板的边缘向外延伸。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两个变形缝支撑装置进行连接时,支撑角板同时对相邻的两个模板的底端进行支撑,减小了连接块在对相邻两个模板进行连接时受到的竖直方向上的应力,提高了装置的结构稳定性,降低了连接块受力过大受损的可能性。
[0019]可选的,所述模板以及所述第二框架长度方向的两个竖直侧壁上均连接有缓震垫片。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缓震垫片的设置降低了将两个变形缝支撑装置连接在一起时,第二框架以及模板的端部在摩擦下受损的可能性,有助于延长装置的使用寿命。
[0021]可选的,所述第一框架上交错设置有两个交叉支撑杆,所述交叉支撑杆与所述第一框架相对的两个内角连接。
[00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根交叉支撑杆交错设置对第一框架进行支撑,形成结构稳定的三角形框架结构,有助于提高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0023]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0024]1.通过第一框架、第二框架、间距调节组件以及模板的相互配合,实现了模板间距的可调节,具有扩大变形缝支撑装置适用范围的效果;
[0025]2.支撑角板的设置减小了连接块在对相邻两个模板进行连接时受到的竖直方向上的应力,提高了装置的结构稳定性,降低了连接块受力过大受损的可能性;
[0026]3.两根交叉支撑杆交错设置对第一框架进行支撑,有助于提高装置的结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用于体现一种建筑结构变形缝模板专用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用于体现两个支撑装置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0030]附图标记说明:1、第一框架;2、第二框架;3、模板;4、间距调节组件;41、转动杆;42、定位螺栓;43、滑块;44、连接部;45、容纳槽;5、连接组件;51、连接螺栓;52、连接块;521、调节部;522、插接部;6、交叉支撑杆;7、滑移槽;8、刻度线;9、伸缩杆;10、插接孔;11、支撑角板;12、缓震垫片;13、吊环。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以下结合附图1

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结构变形缝模板专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框架(1)、第二框架(2)以及模板(3),所述第二框架(2)在所述第一框架(1)的两侧各竖直且平行设置有一个,所述模板(3)连接于所述第二框架(2)远离所述第一框架(1)的一侧,所述第二框架(2)与所述第一框架(1)之间设置有间距调节组件(4),所述间距调节组件(4)包括转动杆(41)以及滑块(43),所述转动杆(41)交错设置有两根,两所述转动杆(41)的中心位置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杆(41)与所述第一框架(1)的水平杆段转动连接,所述滑块(43)在所述转动杆(41)的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一个,位于所述第一框架(1)同侧的两所述滑块(43)与所述第一框架(1)对应一侧的所述第二框架(2)水平杆段滑动连接,所述第一框架(1)上设置有用于对所述转动杆(41)进行限位的定位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变形缝模板专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间距调节组件(4)在所述第一框架(1)的顶端水平杆段以及底端水平杆段上各设置有两组,所述定位件包括定位螺栓(42),所述定位螺栓(42)贯穿两个所述转动杆(41)并与所述转动杆(41)转动连接,所述定位螺栓(42)与所述第一框架(1)螺纹连接,所述滑块(43)靠近所述第二框架(2)的一侧开设用容纳槽(45),所述第二框架(2)对应的水平杆段滑动嵌设于所述容纳槽(45)中。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结构变形缝模板专用支撑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框架(1)与所述第二框架(2)之间连接有伸缩杆(9),所述伸缩杆(9)的长度方向与所述第一框架(1)垂直,所述伸缩杆(9)在所述第一框架(1)与所述第二框架(2)之间设置有若干根。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刚黄雷
申请(专利权)人:江阴市第八建筑安装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