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带制样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70908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输送带制样装置,用于对待制样输送带进行制样,待制样输送带包括相互连接的待刨削段和破坏段;该输送带制样装置包括:传送部件、支撑部件以及刨削部件,传送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传送结构和支撑结构,支撑结构支撑在破坏段的下方,传送结构设置在支撑结构的上方,传送结构的传送部可转动地设置,传送部与支撑结构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传送部压设在破坏段上以对破坏段进行传送;支撑部件与传送部件间隔设置,支撑部件支撑在待刨削段的下方。该输送带制样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采用手工割取方式进行制样导致制样合格率较低的问题。方式进行制样导致制样合格率较低的问题。方式进行制样导致制样合格率较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带制样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输送带检测试验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输送带制样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目前,为了了解输送带在实际工作环境中所承受的力和压力,以及预测其使用寿命,通常在输送带投入市场之前,会对输送带的覆盖层进行拉伸强度、拉断伸长率、撕裂力等(即物理性能)试验。在进行试验前需要依照标准进行制样。
[0003]然而,现有技术中常采用手工割取方式进行制样,即利用美工裁刀在输送带上割取厚度、长度以及宽度分别在规定尺寸内的条形覆盖层试样2

3条。该制样方式需要工作人员精力高度集中且劳动强度大,而且还无法保证割取下来的每一条条形覆盖层试样厚度均匀且厚度尺寸在规定范围内,从而导致制样合格率变低、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变大以及工作效率变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输送带制样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采用手工割取方式进行制样导致制样合格率较低的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输送带制样装置,用于对待制样输送带进行制样,待制样输送带包括相互连接的待刨削段和破坏段;输送带制样装置包括:传送部件、支撑部件以及刨削部件,传送部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传送结构和支撑结构,支撑结构支撑在破坏段的下方,传送结构设置在支撑结构的上方,传送结构的传送部可转动地设置,传送部与支撑结构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传送部压设在破坏段上以对破坏段进行传送;支撑部件与传送部件间隔设置,支撑部件支撑在待刨削段的下方;刨削部件设置在传送部件和支撑部件之间,刨削部件的刨削刀片朝向待刨削段和破坏段的连接处设置,以对待刨削段进行刨削制样。
[0006]进一步地,支撑部件沿待制样输送带的厚度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通过支撑部件将待刨削段调整至预设位置。
[0007]进一步地,支撑部件包括:调节件和第一滚动件,调节件沿待制样输送带的厚度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第一滚动件套设在调节件上,第一滚动件可转动地设置在调节件上,待刨削段的至少部分与第一滚动件的外缘接触。
[0008]进一步地,支撑结构可活动地设置以靠近或远离传送部,以使支撑结构和传送部对破坏段进行夹紧。
[0009]进一步地,支撑结构包括:第一支撑件、第二支撑件以及第一驱动结构,第一支撑件的一端具有第一支撑部,第一支撑件可转动地设置在破坏段的下方,第一支撑件的转轴位于第一支撑部和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之间,第一支撑件的转轴和第一支撑件的另一端之间形成第一驱动段;第二支撑件的一端具有第二支撑部,第二支撑部与第一支撑部间隔设置,第二支撑部可转动地设置在破坏段的下方,第二支撑件的转轴位于第二支撑部和第二
支撑件的另一端之间,第二支撑件的转轴和第二支撑件的另一端之间形成第二驱动段;第一驱动结构的驱动部可伸缩地设置,第一驱动结构的驱动部的两侧分别与第一驱动段和第二驱动段抵接,以通过第一驱动段和第二驱动段对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的位置进行调节。
[0010]进一步地,输送带制样装置还包括架体,第一支撑件和第二支撑件均可转动地设置在架体上,架体上设置有螺纹通孔,第一驱动结构包括:驱动杆和操作轮,驱动杆上设置有与螺纹通孔相适配的外螺纹段,驱动杆与驱动部连接,第一驱动结构的驱动部设置在驱动杆的一端,驱动杆位于破坏段的侧部,驱动杆的另一端凸出于破坏段的上方设置;操作轮设置在驱动杆的另一端。
[0011]进一步地,传送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传送部和第二传送部,第一传送部与第一支撑部相对设置,第二传送部与第二支撑部相对设置;和/或,第一支撑部为第一支撑滚轮,第二支撑部为第二支撑滚轮,传送部为传送滚轮。
[0012]进一步地,输送带制样装置还包括:第二驱动结构,第二驱动结构的驱动部可转动地设置,第二驱动结构的驱动部与传送部驱动连接,以通过第二驱动结构的驱动部带动传送部转动。
[0013]进一步地,传送部包括间隔设置的第一传送部和第二传送部,第二驱动结构包括:第一驱动轴、第二驱动轴和传动部件,第一驱动轴绕其轴线可转动地设置,第一传送部固定套设在第一驱动轴上,以通过第一驱动轴带动第一传送部转动;第二驱动轴绕其轴线可转动地设置,第二传送部固定套设在第二驱动轴上,以通过第二驱动轴带动第二传送部转动;传动部件的传动输入端与第一驱动轴连接,传动部件的传动输出端与第二驱动轴连接,以使第一驱动轴通过传动部件带动第二驱动轴转动。
[0014]进一步地,传动部件包括:相互啮合的第一锥形齿轮和第二锥形齿轮、传动轴以及相互啮合的第三锥形齿轮和第四锥形齿轮,第一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一驱动轴上,第一锥形齿轮与第一传送部沿第一驱动轴的轴线延长方向间隔设置;第二锥形齿轮固定安装在传动轴的一端,传动轴绕其轴线可转动地设置;第三锥形齿轮固定安装在传动轴的另一端,第四锥形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二驱动轴上,第四锥形齿轮与第二传送部沿第二驱动轴的轴线延长方向间隔设置。
[0015]应用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输送带制样装置通过简单设置传送部件、支撑部件和刨削部件,能够使待制样输送带的破坏段和待刨削段分别放置在传送部件的支撑结构上和支撑部件上,与此同时,在传送部的转动下带动破坏段进行运动,以使待刨削段朝向刨削部件的刨削刀片处运动,进而使刨削刀片对待刨削段进行刨削,由于传送部压设在破坏段上,进而避免了传送部对待刨削段的表面的磨损和避免了待制样输送带出现压不紧导致待制样输送带在刨削时跑偏的情况发生,并且在传送部的均匀转动下,能够使刨削刀片受力均匀,接触面积横定,并且给待制样输送带提供足够的直线运动力,进而使刨削下来的覆盖层试样厚度均匀、光滑平整,从而提高了制样合格率。该输送带制样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人员的工作效率,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采用手工割取方式进行制样导致制样合格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6]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7]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输送带制样装置的实施例的第一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8]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输送带制样装置的实施例的第二视角结构示意图。
[0019]其中,上述附图包括以下附图标记:
[0020]1、待制样输送带;101、待刨削段;102、破坏段;2、传送部件;201、传送结构;2010、传送部;2011、第一传送部;2012、第二传送部;202、支撑结构;2020、第一支撑件;2021、第一支撑部;2022、转轴;2023、第二支撑件;2024、第二支撑部;2025、转轴;3、支撑部件;301、调节件;302、第一滚动件;4、刨削部件;401、刨削刀片;402、刀架;5、架体;6、第一驱动结构;601、驱动部;602、驱动杆;603、操作轮;7、第二驱动结构;701、驱动部;702、第一驱动轴;703、第二驱动轴;704、传动部件;705、第一锥形齿轮;7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带制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送带制样装置用于对待制样输送带(1)进行制样,所述待制样输送带(1)包括相互连接的待刨削段(101)和破坏段(102);所述输送带制样装置包括:传送部件(2),所述传送部件(2)包括相对设置的传送结构(201)和支撑结构(202),所述支撑结构(202)支撑在所述破坏段(102)的下方,所述传送结构(201)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202)的上方,所述传送结构(201)的传送部(2010)可转动地设置,所述传送部(2010)与所述支撑结构(202)的至少部分相对设置,所述传送部(2010)压设在所述破坏段(102)上以对所述破坏段(102)进行传送;支撑部件(3),与所述传送部件(2)间隔设置,所述支撑部件(3)支撑在所述待刨削段(101)的下方;刨削部件(4),设置在所述传送部件(2)和所述支撑部件(3)之间,所述刨削部件(4)的刨削刀片(401)朝向所述待刨削段(101)和所述破坏段(102)的连接处设置,以对所述待刨削段(101)进行刨削制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制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3)沿所述待制样输送带(1)的厚度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以通过所述支撑部件(3)将所述待刨削段(101)调整至预设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带制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件(3)包括:调节件(301),所述调节件(301)沿所述待制样输送带(1)的厚度的延伸方向可移动地设置;第一滚动件(302),套设在所述调节件(301)上,所述第一滚动件(30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调节件(301)上,所述待刨削段(101)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滚动件(302)的外缘接触。4.根据所述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带制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202)可活动地设置以靠近或远离所述传送部(2010),以使所述支撑结构(202)和所述传送部(2010)对所述破坏段(102)进行夹紧。5.根据所述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带制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202)包括:第一支撑件(2020),所述第一支撑件(2020)的一端具有第一支撑部(2021),所述第一支撑件(2020)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破坏段(102)的下方,所述第一支撑件(2020)的转轴(2022)位于所述第一支撑部(2021)和所述第一支撑件(2020)的另一端之间,所述第一支撑件(2020)的转轴(2022)和所述第一支撑件(2020)的另一端之间形成第一驱动段;第二支撑件(2023),所述第二支撑件(2023)的一端具有第二支撑部(2024),所述第二支撑部(2024)与所述第一支撑部(2021)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支撑部(2024)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破坏段(102)的下方,所述第二支撑件(2023)的转轴(2025)位于所述第二支撑部(2024)和所述第二支撑件(2023)的另一端之间,所述第二支撑件(2023)的转轴(2025)和所述第二支撑件(2023)的另一端之间形成第二驱动段;第一驱动结构(6),所述第一驱动结构(6)的驱动部(601)可伸缩地设置,所述第一驱动结构(6)的驱动部(601)的两侧分别与所述第一驱动段和所述第二驱动段抵接,以通过所述第一驱动段和所述第二驱动段对所述第一支撑部(2021)和所述第二支撑部(2024)的位置进行调节。6.根据所述权利要求5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学峰吕舜张克亮王佩齐晓东张宇黄江瑞李洋王艳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神东煤炭分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