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长安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乳化沥青胶浆及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0818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8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工程领域,涉及乳化沥青胶浆,公开了一种乳化沥青胶浆及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将组分Ⅰ和硅烷偶联剂混合得到组合液,所述组分Ⅰ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7~1.2;将组合液和水泥加入乳化沥青中混匀,所述组合液的加入量占乳化沥青质量的0.5~2wt%,所述水泥的加入量占乳化沥青质量的30wt%~40wt%;按质量份计,所述组分Ⅰ的制备原料包括:8~11份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1~2.5份抗坏血酸、2~4份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1.5~4份巯基丙酸、2~3份过硫酸铵和75~85份水。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三种材料混合掺加到乳化沥青中,不仅改善了乳化沥青胶浆的工作性能,提高了乳化沥青胶浆分散性以便对RAP裹覆更均匀,而且显著提升了乳化沥青胶浆对RAP的裹覆能力。裹覆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乳化沥青胶浆及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工程领域,涉及乳化沥青胶浆,具体涉及一种提升乳化沥青胶浆对RAP裹覆能力的改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将RAP用于制备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是沥青路面再生材料(RAP)主要用途之一。然而,在此应用过程中也产生一些问题,当乳化沥青胶浆对RAP裹覆时,两者在浓度差的驱使下相互渗透,使得冷再生混合料内部界面呈现多样特征,而冷再生混合料内部界面裹覆状态与其界面强度和宏观性能密切相关,乳化沥青胶浆与RAP混合搅拌过程中易发生絮凝现象,导致乳化沥青破乳后易分离,且难以形成连续相,最终易导致乳化沥青胶浆和RAP裹覆过程中脱落,严重影响再生混合料路面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或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乳化沥青胶浆制备方法。
[0004]为此,本专利技术所提供的乳化沥青胶浆制备方法包括:将组分Ⅰ和硅烷偶联剂混合得到组合液,所述组分Ⅰ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7~1.2;
[0005]将组合液和水泥加入乳化沥青中混匀,所述组合液的加入量占乳化沥青质量的0.5~2wt%,所述水泥的加入量占乳化沥青质量的30wt%~40wt%;
[0006]按质量份计,所述组分Ⅰ的制备原料包括:8~11份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1~2.5份抗坏血酸、2~4份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1.5~4份巯基丙酸、2~3份过硫酸铵和75~85份水;所述组分Ⅰ的制备方法包括:
[0007]将部分A液滴加入温度为60
±
5℃的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的水溶液中,接着加入配方量的过硫酸铵,然后加入剩余量的A液;再接着加入B液,且控制B液加入所用时间长于两次A液加入时长之和;完后在60
±
5℃条件下保温;保温后冷却至40
±
5℃时调节pH值至6~7,得到C液;向C液中加入水混匀后得到组分Ⅰ;
[0008]所述A液为抗坏血酸水溶液;所述B液为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和巯基丙酸的水溶液。
[0009]可选的方案是,所述硅烷偶联剂选自KH550、KH560、KH570、KH590和KH792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0010]可选的方案是,利用蠕动泵加入B液。
[0011]可选的方案是,控制B液加入所用时间较两次A液加入时长之和长0.5h。
[0012]可选的方案是,保温时长0.5~1.5h。
[0013]本专利技术同时提供了一种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的制备方法,所提供的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制备方法包括:将上述方法制备的乳化沥青胶浆与RAP拌和。可选的方案是,所述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乳化沥青胶浆用量为4.5wt%~6.5wt%。
[0014]乳化沥青胶浆和RAP作为冷再生路面的两个关键性材料,除材料本身特性外,两者
界面的相互作用对混合料的影响尤为重要,乳化沥青胶浆在对RAP裹覆过程中受到RAP的直接影响,主要是RAP表面存在的老化沥青,会削弱其与乳化沥青胶浆之间的黏结力,致使服役期间沥青与RAP表面脱落,产生路面损坏。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自制组分、硅烷偶联剂和水泥按正确比例混合掺加,对乳化沥青进行处理。该处理后的乳化沥青胶浆可以明显改善乳化沥青胶浆的工作性能,提高其分散程度,在后续对RAP进行裹覆时更易操作,提高乳化沥青胶浆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酚藏花红染液标准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除非有特殊说明,本文中的科学与技术术语根据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认识理解。
[001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专利技术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0018]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试剂或原料均可通过常规途径购买获得,如无特殊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试剂或原料均按照本领域常规方式使用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水泥不做限制,可选用硅酸盐水泥、硫铝酸盐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等水泥。
[0019]以下实施例所用乳化沥青为采用90#基质沥青以胶体磨法制备的慢裂型阳离子乳化沥青,根据规范《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JTG E20~2011)测试其基本性能,见表1。所用RAP料来源于某大中修养护路段的沥青面层,将旧沥青面层破碎料冲洗后烘干加热再次破碎后筛分分档,分为0~0.6mm,0.6~2.36mm,2.36~4.75mm,4.75~9.5mm和9.5~19mm五档,采用筛分结果中粒径位于[9.5,4.75)区间的RAP。
[0020]表1乳化沥青基本性能
[0021][0022]实施例1:
[0023]该实施例乳化沥青胶浆制备方法为:组分Ⅰ与硅烷偶联剂KH550按1:1的质量比混合得组合液;向乳化沥青中加入占乳化沥青质量1.4wt%的组合液,在搅动状态下,逐步加入占乳化沥青质量37.5wt%的水泥,置于剪切机下,搅拌均匀后制得改性乳化沥青胶浆。
[0024]该实施例的组分Ⅰ由以下原材料制成: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8.1份,抗坏血酸1.4份,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2.7份,巯基丙酸2.7份,过硫酸铵2.1份和水83份;具体制备方法如
下:
[0025](1)将抗坏血酸和水按1:1.5混合配制成A液;将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巯基丙酸和水按1:1:2质量比混合配制成B液;
[0026](2)将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和水按1:1.2的质量比混合后置于60℃的恒温水浴中搅拌溶解,待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完全溶解后,先逐滴加入部分A液,接着加入过硫酸铵,后继续逐滴加入剩余A液;
[0027](3)通过蠕动泵将B液缓慢加入步骤(2)所得溶液中,控制加入速率使B液加入时间多于A液0.5h;
[0028](4)步骤(3)所得溶液于60℃保温1h,后冷却到40℃,加入氢氧化钠中和pH值(调至6~7左右),最后得到C液;
[0029](5)向C液中加入剩余质量份数水调整固含量,即制得自制组分溶液。
[0030]后按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中乳化沥青胶浆用量为5.2wt%将该实施例制备的乳化沥青胶浆与RAP拌和,得乳化沥青冷再生混合料。
[0031]实施例2:
[0032]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组分I的原材料为: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9.3份,抗坏血酸1.5份,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3.1份,巯基丙酸3.1份,过硫酸铵2.3份,水80.7份。
[0033]实施例3:
[0034]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不同在于,组分I与硅烷偶联剂按1:1.2质量比混合得组合液;并且组分I的原材料为: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9.3份,抗坏血酸1.5份,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3.1份,巯基丙酸3.1份,过硫酸铵2.3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乳化沥青胶浆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将组分Ⅰ和硅烷偶联剂混合得到组合液,所述组分Ⅰ与硅烷偶联剂的质量比为1:0.7~1.2;将组合液和水泥加入乳化沥青中混匀,所述组合液的加入量占乳化沥青质量的0.5~2wt%,所述水泥的加入量占乳化沥青质量的30wt%~40wt%;按质量份计,所述组分Ⅰ的制备原料包括:8~11份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1~2.5份抗坏血酸、2~4份马来酸丙烯酸共聚物、1.5~4份巯基丙酸、2~3份过硫酸铵和75~85份水;所述组分Ⅰ的制备方法包括:将部分A液滴加入温度为60
±
5℃的甲基烯丙基聚氧乙烯醚的水溶液中,接着加入配方量的过硫酸铵,然后加入剩余量的A液;再接着加入B液,且控制B液加入所用时间长于两次A液加入时长之和;完后在60
±
5℃条件下保温;保温后冷却至40
±
5℃时调节pH值至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振军周晓伟阎凤凤郭豪彦李刚王笑风张海宝冀欣张桐欢刘佳楠
申请(专利权)人:长安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