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玉米醇溶蛋白接枝物乳化性能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70718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高玉米醇溶蛋白接枝物乳化性能的方法,玉米醇溶蛋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高玉米醇溶蛋白接枝物乳化性能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蛋白精深加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玉米醇溶蛋白接枝物乳化性能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玉米醇溶蛋白是玉米加工副产物玉米黄粉中主要蛋白质成分,一般采用溶剂法提取,属于醇溶性谷蛋白。玉米醇溶蛋白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被认为是安全且有价值的食品原料,具有无毒、可降解、环保、可食用等优点。玉米醇溶蛋白分子中非极性氨基酸残基占氨基酸总量的一半以上,由于具有较强疏水性使其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醇溶液,影响其应用范围。
[0003]近年来,蛋白质接枝改性作为一种绿色、安全、无污染的改性方法而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蛋白质的接枝改性发生在糖分子的还原羰基与蛋白质的ε

氨基之间,在美拉德反应基础上,通过缩合、重排形成糖基胺重排产物即蛋白质

糖接枝物,能够显著改善蛋白质的功能性质,这与蛋白质结构修饰密切相关。有报道对玉米醇溶蛋白与右旋糖酐的接枝反应以及接枝物结构和乳化性能进行了研究,发现与玉米醇溶蛋白相比,玉米醇溶蛋白与右旋糖酐的接枝物有更好的乳化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玉米醇溶蛋白接枝物乳化性能的方法。
[0005]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0006]一种提高玉米醇溶蛋白接枝物乳化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玉米醇溶蛋白

右旋糖酐接枝物制备乳状液过程中,加入抗右旋糖酐单克隆抗体D24。
[0007]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取玉米醇溶蛋白

右旋糖酐接枝物,加入磷酸盐缓冲液,搅拌至溶解,加入叠氮钠,室温下搅拌,0

4℃放置12

20h,然后加入抗右旋糖酐单克隆抗体D24与玉米胚芽油混合,采用高速均质机高速均质乳化即得乳状液。
[0008]优选地,抗右旋糖酐单克隆抗体D24的添加量为玉米醇溶蛋白

右旋糖酐接枝物质量的0.1

1倍,更优选地,抗右旋糖酐单克隆抗体D24的添加量为玉米醇溶蛋白

右旋糖酐接枝物质量的1/3

1倍。
[0009]抗右旋糖酐单克隆抗体D24由保藏编号为CGMCC No.21002的葡聚糖杂交瘤细胞株D24产生,详见授权专利202011342789.0。
[0010]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提高了玉米醇溶蛋白

右旋糖酐接枝物乳状液的乳化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0011]以下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说明,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12]实施例1:乳状液的制备
[0013]取75mg玉米醇溶蛋白

右旋糖酐接枝物,加入15mL浓度为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值7.5),搅拌至溶解。加入3mg叠氮钠,室温下磁力搅拌2h,4℃放置16h。取上述溶液、25mg抗右旋糖酐单克隆抗体D24与5mL玉米胚芽油混合,采用高速均质机在12000r/min下高速均质乳化1min即得乳状液B。
[0014]其中玉米醇溶蛋白

右旋糖酐接枝物的制备参考现有技术,包括以下步骤:将1g玉米醇溶蛋白(购自百灵威科技有限公司)分散到99g KCl

NaOH缓冲液(0.2mol/L,pH值12.0)中,常温下磁力搅拌1h使蛋白质充分溶解。添加0.5g分子量为70kDa的右旋糖酐(购自美国Sigma公司),磁力搅拌均匀得到混合溶液,然后在85℃水浴中热处理2h,冰浴冷却至室温,离心分离取上清液,调节pH为7.0,4℃透析24h,冷冻干燥,即得玉米醇溶蛋白

右旋糖酐接枝物。
[0015]对比例1:
[0016]参考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没有添加抗右旋糖酐单克隆抗体D24。
[0017]取75mg玉米醇溶蛋白

右旋糖酐接枝物,加入15mL浓度为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值7.5),搅拌至溶解。加入3mg叠氮钠,室温下磁力搅拌2h,4℃放置16h。取上述溶液与5mL玉米胚芽油混合,采用高速均质机在12000r/min下高速均质乳化1min即得乳状液A。
[0018]实施例2:乳状液的制备
[0019]取75mg玉米醇溶蛋白

右旋糖酐接枝物,加入15mL浓度为0.1mol/L的磷酸盐缓冲液(pH值7.5),搅拌至溶解。加入3mg叠氮钠,室温下磁力搅拌2h,4℃放置16h。取上述溶液、75mg抗右旋糖酐单克隆抗体D24与5mL玉米胚芽油混合,采用高速均质机在12000r/min下高速均质乳化1min即得乳状液C。
[0020]其中玉米醇溶蛋白

右旋糖酐接枝物的制备参考实施例1。
[0021]实施例3:对比乳状液A、B和C乳化性能优劣
[0022]将实施例1、2和对比例1制备好的乳状液分别在0和30min时,从测试管底部取50μL样品,用质量分数为0.1%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稀释100倍,采用Spectra Max 190酶标仪在500nm处测定样品的吸光度,以0.1%的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为空白。计算乳化活性(EAI)和乳化稳定性(ESI)两项指标,计算公式如下:
[0023][0024][0025]式中A0和A
30
分别为0和30min时的吸光度;DF为稀释倍数(100);C为蛋白质浓度,g/mL;为乳状液中油相所占比例(0.25)。
[0026]结果如下:
[0027] 乳化活性(m2/g)乳化稳定性(min)对比例1的乳状液A16.57
±
0.5526.61
±
0.85实施例1的乳状液B18.50
±
0.6229.11
±
0.84实施例2的乳状液C17.82
±
0.5628.84
±
0.75
[0028]注:经显著性检验(t检验),两例实施例分别与对比例的两种指标均有显著性差
异。
[0029]可见,实施例1、2的乳状液B、C由于添加了抗右旋糖酐单克隆抗体D24,提高接枝物的乳化性能。专利技术人推测由于该抗体是多价抗体,可与多条右旋糖酐链结合,提高了接枝物在乳化过程形成的界面膜的稳定性,从而提高接枝物的乳化性能。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高玉米醇溶蛋白接枝物乳化性能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玉米醇溶蛋白

右旋糖酐接枝物制备乳状液过程中,加入抗右旋糖酐单克隆抗体D2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包括以下步骤:取玉米醇溶蛋白

右旋糖酐接枝物,加入磷酸盐缓冲液,搅拌至溶解,加入叠氮钠,室温下搅拌,0

4℃放置12

20h,然后加入抗右旋糖酐单克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常国炜黎志德刘桂云黄曾慰梁达奉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科学院生物与医学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