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模块化储能设备组装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5246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8 14: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组合加工的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模块化储能设备组装工装,包括顶框,顶框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电池腔,每个电池腔的内部均设置有支撑组件,每个电池腔内壁的两侧均分别开设有第一竖槽与第二竖槽,第一竖槽设置有缓冲组件,第二竖槽设置有压紧组件,顶框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控制压紧组件进行压紧的动力组件,通过将储能电池进行固定后,隔板在电池腔的内部打开,经由将转杆向下运动的势能转化为啮合传动,同时配合弹性带向下拉伸产生的弹力,减少储能电池在电池腔内向下运动的速度,使储能电池可以平稳的安装进入储能箱内,避免储能电池在安装时产生滑落的撞击风险,在提高储能电池安装效率的同时保证了对储能电池的稳定安装做工。稳定安装做工。稳定安装做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块化储能设备组装工装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组合加工的
,具体为一种模块化储能设备组装工装。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对电池储能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尤其是在电池的储电量方面,使用者希望储能设备能储存更多的电量以满足用电需求,为满足该要求,多采用提高每个电池的容量以及增加电池数量的方法,因此目前的储能设备多包含有多个电池组装而成,为了达到方便检修和更换电池的目的,电池多为可拆卸式安装在储能箱内,由于电池重量较大,在工作人员将电池于储能箱内进行放置时,受到电池重量的影响,当电池在放置时产生脱落会直接在储能箱内下坠,储能箱与电池产生撞击,从而导致产生损坏的状况。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模块化储能设备组装工装。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模块化储能设备组装工装,包括顶框,顶框的下表面通过钢梁固定安装有底框,底框与顶框之间设有用于放置储能箱的内腔,顶框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块化储能设备组装工装,包括顶框(1),顶框(1)的下表面通过钢梁固定安装有底框(11),底框(11)与顶框(1)之间设有用于放置储能箱的内腔(12),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框(1)的上表面开设有两个电池腔(13),电池腔(13)的内部与顶框(1)外部的下方连通,每个电池腔(13)的内部均设置有用于放置储能电池的支撑组件(7),每个电池腔(13)内壁的两侧均分别开设有第一竖槽(14)与第二竖槽(15),第一竖槽(14)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对储能电池进行缓冲的缓冲组件(6),第二竖槽(15)的内部设置有用于压紧储能电池的压紧组件(4),顶框(1)的上表面设置有用于控制压紧组件(4)进行压紧的动力组件(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储能设备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6)包括有第一竖板(61),第一竖板(61)固定连接在第一竖槽(14)的内部,第一竖板(61)靠近电池腔(13)中心的一侧开设有滚动槽口(64),滚动槽口(64)内壁的两侧均开设有侧槽(63),滚动槽口(6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两个固定板(67),两个固定板(67)远离滚动槽口(64)内部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贴板(66),贴板(66)通过两个固定板(67)滑动连接在第一竖槽(14)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储能设备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固定板(67)之间转动连接有转杆(69),转杆(69)的外部固定套接有滚轮(65),滚轮(65)与滚动槽口(64)的内壁贴合,转杆(69)的两端分别活动贯穿两个固定板(67)的内部并分别延伸至两个侧槽(63)的内部,每个侧槽(63)的内壁均固定连接有齿板(62),每个齿板(62)的外部均啮合连接有套齿(68),两个套齿(68)分别固定套接在转杆(69)外部的两端,转杆(69)外部的两端均活动套接有弹性带(610),两个弹性带(610)远离转杆(69)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在两个侧槽(63)的内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储能设备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紧组件(4)包括有第二竖板(41),第二竖板(41)固定连接在第二竖槽(15)的内部,第二竖板(41)外部的两侧均开设有长槽(43),第二竖板(41)靠近电池腔(13)中心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卡板(42),卡板(42)靠近第二竖板(4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连接柱(45),长槽(43)的内壁开设有通槽(48),连接柱(45)的外部活动套接有滑板(44),滑板(44)活动套接在通槽(48)的内部,连接柱(45)通过滑板(44)滑动连接在通槽(48)的内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模块化储能设备组装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柱(45)远离卡板(42)的一端固定连接有短板(47),短板(47)远离连接柱(45)的一侧转动连接有两个转轮(46),两个转轮(46)均设置与短板(47)的内部进行转动,且转轮(46)的边缘部分延伸至短板(47)的外部。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明范云飞陈亚璐
申请(专利权)人:宇能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