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门窗洞口与通用附框或边框压力注射填缝的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70000 阅读:4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建筑门窗洞口与通用附框或边框压力注射填缝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首先在附框或边框与洞口缝隙的中部开始注入中间隔离保温材料,在通用附框或边框与洞口间隙中进行机械压力注射填充材料,并且完成缝口的后期处理。所述的中间隔离保温材料为发泡保温防水填充材料,填充材料为水泥砂浆或其他弹性填缝防水材料。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的施工方法,可以增加建筑门窗洞口与通用附框或边框填缝的密实度,防止手工填缝密实度差所造成的渗、漏水现象发生,提高了保温隔热性能及施工质量,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建筑门窗的质量和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方法,特别涉及用于建筑门窗洞口通用附框或边 框与预留洞口之间缝隙填充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门窗洞口与附框或边框之间都留有规定的缝隙,以便 建筑门窗附框或边框安装时更加精确,对于上述缝隙,在内装部件固 定后,然后采用人工填充和批挡的手段完成后期的填缝及表面处理工 作,对于较大的缝隙,施工人员一般采用先在里面填入碎砖等杂质, 然后再手工填缝批挡的方法,这种施工方法存在着施工进度慢、缝隙 填充密实度差和可靠性差的现象,填缝密实度差和可靠性差也成为 渗、漏水、保温差和隔热差的根源,而且,由于在内部有碎砖等,这 些碎砖等杂质与水泥砂浆之间粘结牢固性差,密实度也较差,填充的 碎砖等杂质也容易造成门窗通用附框或边框变形等等,严重影响了施 工质量,而且也影响了建筑门窗的安全和使用寿命,也为建筑门窗外 围护结构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门窗洞口通用附框或边框压力注射填缝的 施工方法,在填缝中采用机械压力注射的方式,不但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也提高缝隙填充的密实度和防止渗、漏水,提高施工质量,解 决现有建筑门窗通用附框或边框填缝中存在的渗、漏水、保温差、热差以及建筑门窗通用附框或边框与墙体连接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问 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提供的建筑门窗洞口与通用附框 或边框压力注射填缝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 首先在建筑门窗通用附框或边框与洞口间隙的中部进行注入 中间隔离保温材料,并沿通用附框或边框周边依次注入完成全 部填充工作,在通用附框或边框与洞口间隙的中部构成连续的 中间隔离带;B. 在通用附框或边框与洞口间隙中进行机械压力注射填充材料, 并且完成缝口的后期处理。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附框为门窗产品的附框,边框为门窗产品的边 框,包括内开或外开窗、推拉窗和折合门窗等等。步骤B中还分为以下分步骤 Bl.先在步骤A中所述中间隔离带的一侧完成机械压力注射填充材料的步骤,并完成该侧缝口的后期处理; B2.在步骤A中所述中间隔离带的另一侧完成机械压力注射填充材料的步骤,并完成该侧缝口的后期处理。步骤B中,在步骤A中所述中间隔离带两侧的填充材料机械压力 注射工作是同时完成,并同时完成两侧缝口的后期处理。步骤A中所述的中间隔离保温材料为保温材料,例如发泡保温 防水填充材料等等。步骤B中所述的填充材料为水泥砂浆或其他填缝防水材料。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附框的材料包括金属附框、塑钢附框、铝合金附框 以及其他复合材料的附框,所述的边框包括金属边框、塑钢边框、铝 合金边框以及其他复合材料的边框。本专利技术采用上述的施工方法,可以增加建筑门窗洞口与通用附 框或边框填缝的密实度,防止手工填缝密实度差所造成的渗、漏水现 象发生,提高了施工质量和工作效率,保证了建筑门窗洞口通用附框 或边框的安装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提高了建筑门窗外围护结构的 安全和质量,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力注射施工方法同样适用于幕墙边框与 墙体之间缝隙的填充。附图说明图1是采用该工艺施工的填缝结构示意图。图2a-图2b本专利技术采用分步机械压力注射填充材料的示意图。 图3是本专利技术采用两恻同时注射填充材料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上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由图1中可知,这种建筑门窗洞口与通用附框或边框压力注射填 缝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A.首先在建筑门窗通用附框或边框与洞口间隙的中部开始注入 中间隔离保温材料,并沿通用附框或边框周边依次注入完成全 部填充工作,在通用附框或边框与洞口间隙的中部构成连续的中间隔离带;B.在通用附框或边框与洞口间隙中进行机械压力注射填充材料, 并且完成缝口的后期处理。本专利技术的重点在于填缝采用机械压力注射方式,这样填充材料在 压力作用下,注入缝隙中的所有空隙内,避免中间产生气泡和空隙, 提高了填充材料的密实度,本专利技术步骤B中所述的缝口后期处理包括 缝口表面抹平或者表面装饰等处理工序,本专利技术工作完成后,再由土 建施工单位完成内、外墙面的表面处理装饰工作。本专利技术中步骤B中两侧的压力注射工序可以采用同时完成的方 式,还可以采用分步完成的方式,下面分别说明两种施工方式的方案。由图2a和图2b中可知,针对分步施工的方式,本专利技术步骤B中 还分为以下分步骤Bl.先在步骤A中所述中间隔离带的一侧完成机械压力注射填充材料的步骤,并完成该侧缝口的后期处理; B2.在步骤A中所述中间隔离带的另一侧完成机械压力注射填充 材料的步骤,并完成该侧缝口的后期处理。上述方法在现场施工中,可以首先在建筑门窗通用附框或边框外 侧进行集中施工,待外侧施工完成后,再集中进行内侧的施工,这种 方法对于已安装建筑门窗通用附框或边框后,人员不便于频繁进出的 情况下可以方便施工。由图3中可知,本专利技术采用同时施工的步骤B中,在步骤A中所述中间隔离带两侧的填充材料机械压力注射工作是同时完成,并同时 完成两侧缝口的后期处理,本方案中的同时施工并不仅包括两侧同时 进行的施工,还包括在完成一侧注射后,不必等待其固化,而进行另 外一侧的施工。这种施工方式对于建筑门窗通用附框或边框安装后, 人员比较容易进出的情况下采用,这样的施工方法可以集中完成,避 免机械设备的频繁移动。步骤A中所述的中间隔离保温材料为保温材料,具体可以采用发 泡保温防水填充材料,采用这种结构的填缝,适用于寒冷地区及严寒 地区,中间的保温材料连接墙体和断桥,起着断冷、断热的作用和效 果。步骤B中所述的填充材料为水泥砂浆,或者步骤B中所述的填充 材料为填缝防水保温材料,填充材料不但可以起到填充缝隙以及固定 建筑门窗通用附框或边框的作用,同时,还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这 种填缝防水材料还可以是水泥砂浆中掺入防水材料或者保温材料等 构成的集合材料。本专利技术中步骤B原则上是在中间隔离保温材料固化后进行的,但 是根据现场施工条件的不同或者施工进度要求的不同,也可以根据具 体情况进行调整。我们提供的第一种施工方法是步骤B中所述的机械压力注射填 充材料,是在步骤A中所述中间隔离保温材料完全固化后开始进行 的。这种施工方法能比较好地保证施工质量,对于那些快速固化的中间隔离保温材料比较适合,例如中间隔离保温材料采用发泡保温防水填充材料。我们提供的第二种施工方法是步骤B中所述的机械压力注射填 充材料,是在步骤A中所述中间隔离保温材料半固化后开始进行的, 这种施工方式要求准确判断中间隔离保温材料能够承受的压力情况, 在其完全能够承受单侧压力注射的条件下,也可以在其半固化的情况 下进行两侧的压力注射填缝工序。我们提供的第二种施工方法是这种方法只能适用于两侧填缝为 分步进行的方法,步骤B1是在步骤A完成注入中间隔离保温材料后 再进行的,而步骤B2是在步骤Bl中所注射的填充材料完全固化后开 始进行的,这种方法要求中间隔离保温材料具有一定的强度,同时进 行的步骤B1,对于注射压力以及注射工序都要有所调整,例如采用由里到外逐步注射填充的方法。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 细说明,不能认定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专利技术 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构思的前提下, 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 围。9权利要求1.一种建筑门窗洞口与通用附框或边框压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门窗洞口与通用附框或边框压力注射填缝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工艺步骤: A.首先在通用附框或边框与洞口间隙的中部进行注入中间隔离保温材料,并沿通用附框或边框周边依次注入完成全部填充工作,在通用附框或边框与洞口间隙 的中部构成连续的中间隔离带; B.在建筑门窗洞口与通用附框或边框间隙中进行机械压力注射填充材料,并且完成缝口的后期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贤慈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富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富诚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