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门窗洞口与通用附框、边框压力注射填缝的施工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9998 阅读:29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门窗洞口与通用附框、边框压力注射填缝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在附框、边框外围靠近所述附框、边框向外一侧的位置安装挡条,挡条沿附框、边框的周边连续分布;将所述的附框、边框从洞口的向外一侧嵌入洞口内的预定位置,连续分布的挡条将附框、边框与洞口之间的缝隙分隔成外侧缝隙与内侧缝隙;所述的外侧缝隙中使用机械压力注射填充材料,其沿附框、边框周边依次注射;待所述的注射填充材料固化后,在内侧缝隙中开始机械压力注射填充材料,其沿附框、边框周边依次注射。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上述创新的施工工艺,可以提高建筑门窗洞口与通用附框或边框压力注射填缝的密实度,防止虚填的现象发生,提高了建筑门窗施工质量和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工艺,特别涉及建筑门窗洞口与通用附框、边框 压力注射填缝的施工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建筑门窗边框与预留洞口之间都留有规定的缝隙,以确保 门窗安装准确,对于上述缝隙,在内装部件固定后,然后采用人工填 充和批挡的手段完成后期的填缝及表面处理工作,对于较大的缝隙, 施工人员一般采用先在里面填充碎砖块等杂物,然后再在表面手工填 缝和批挡的方法,这种施工工艺存在着施工进度慢、缝隙填充密实度 差,甚至有些填缝材料在过后不久就发生渗漏水的现象,填缝密实度 差也成为渗漏水的根源,而且,由于在内部夹杂有砖块等杂物,这些 杂物与水泥砂浆之间粘结的牢固性差,填充的杂物又容易造成门窗边 框变形等,严重影响了施工质量,而且也影响了建筑门窗的安全和使 用寿命,给建筑门窗的外围护带来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门窗洞口与通用附框、边框压力注射填缝的 施工工艺,在填缝中采用机械压力注射的方式,不但提高工作效率, 而且,提高缝隙填充的密实度和防止渗水、漏水,提高施工质量和工 作效率,解决了现有建筑门窗填缝中存在的渗漏水、门窗附框、边框 与墙体连接存在的质量和安全问题。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建筑门窗洞口与通用附 框、边框压力注射填缝的施工工艺,其包括以下步骤A. 在附框、边框外围靠近所述附框、边框向外一侧的位置安装 挡条,所述挡条沿所述附框、边框的周边连续分布;B. 将步骤A所述的附框、边框从洞口的向外一侧嵌入洞口内的 预定位置,所述连续分布的挡条将附框、边框与洞口之间的缝隙分隔 成外侧缝隙与内侧缝隙;C. 在步骤B所述的外侧缝隙中使用机械压力注射填充材料,其 沿附框、边框周边依次注射;D. 待步骤C所述的注射填充材料固化后,在内侧缝隙中开始机 械压力注射填充材料,其沿附框、边框周边依次注射。本专利技术更进一步的改进是-步骤C中,先在外侧缝隙完成机械压力注射填充材料的步骤,再 完成该侧缝口的后期处理;步骤D中,先在内侧缝隙完成机械压力注射填充材料的步骤,再 完成该侧缝口的后期处理。步骤A中,在所述附框、边框的周边设置有卡槽,所述挡条沿着 所述附框、边框的周边卡扣在所述卡槽内。步骤B中,在所述洞口的墙体上设置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用 于固定所述附框、边框的卡点。步骤B中,所述的挡条为三元乙丙止水密封胶条。步骤C中,所述的填充材料为水泥砂浆或填缝防水材料。步骤C中,所述的外侧缝隙的填充使用机械压力注射为主,再辅助使用手工批挡。步骤D中所述的机械压力注射填充材料,是在步骤C中所述的机 械压力注射填充材料固化后开始进行的。步骤D中所述的机械压力注射填充材料,是在步骤C中所述的机 械压力注射填充材料半固化后开始进行的。本专利技术中所述附框的材料包括金属附框、塑钢附框、铝合金附框 以及其他复合材料的附框,所述的边框包括金属边框、塑钢边框、铝 合金边框以及其他复合材料的边框。相较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上述创新的施工工艺,可以提高填缝的密实度,防止填缝密实度差的现象发生,提高了 施工质量和工作效率,保证了建筑门窗的质量、安全和使用寿命,提 高了建筑门窗外围护结构的质量和安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压力注射施工 方法同样适用于幕墙边框与墙体之间缝隙的填充。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两侧均为机械压力注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节点A的放大示意图3为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4是本专利技术附框、边框的外侧缝隙下方为手工批挡、内侧为机 械压力注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结合上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建筑门窗洞口与通用附框、边框压力注射填缝的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A. 在附框、边框1外围靠近所述附框、边框1向外一侧的位置 安装挡条2,所述挡条2沿所述附框、边框l的周边连续分布;B. 将步骤A所述的附框、边框l从洞口的向外一侧嵌入洞口内 的预定位置,所述连续分布的挡条2将附框、边框l与洞口之间的缝 隙分隔成外侧缝隙31与内侧缝隙32;C. 在步骤B所述的外侧缝隙31中使用机械压力注射填充材料, 其沿附框、边框周边依次注射;D. 待步骤C所述的注射填充材料固化后,在内侧缝隙32中开始 机械压力注射填充材料,其沿附框、边框周边依次注射。本专利技术的重点在于第一,填缝采用机械压力注射方式,这样填 充材料在压力作用下,注射进入缝隙中,避免缝隙内存在空鼓,提高 了填充材料的密实度,亦提高了填充材料与缝隙之间的密实度;第二, 洞口缝隙中的挡条起到墙体内、外两侧挡水密封的作用,消除了因填 缝密实度差而产生的渗漏水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施工工艺尤其适用于夏热 冬暖地区,特别是多风和多雨潮湿地区的建筑门窗。另外,在本专利技术的步骤C和步骤D中,缝隙完成机械压力注射填 充材料的步骤后,可接着再完成该侧缝口的后期处理,如缝口表面抹 平或者表面装饰等处理工序,这样合理且紧凑的工序可以节约施工时 间。本专利技术工艺所述的工序完成之后,再由土建施工单位配合完成内、 外墙面的表面处理装饰工作。本施工工艺在现场实施时,必须分步对挡条2的内外侧缝隙进行 机械压力注射填充材料。因为挡条具一定的柔韧度,在外力作用下会发生形变,同时,未固化的填充材料亦具有可塑性,在受力后同样会 发生形变,所以施工时,待外侧的填充材料固化或半固化后开始内侧 注射填充材料,这样外侧已定型的填充材料能承受一定的压力,不易 变形,以保证填缝的质量和外观。这种分步施工工艺,首先在附框、 边框外侧进行集中施工,待外侧施工完成后,再集中进行内侧的施工, 对于已安装附框、边框的门窗后,人员不便于频繁进出的情况下非常 适用。本施工工艺的步骤A中,在所述附框、边框1的周边设置有卡槽 11,与其配合在所述挡条2上设置有连接部21,连接部21容于该卡 槽11内,这样挡条2在受力时其连接部21不会发生位移。挡条2沿 着所述附框、边框1的周边依次卡扣在所述卡槽11内。先将附框、边框1固定在墙体4上,再在附框、边框1的基础上 安装门窗相关组件,使相关组件的安装、更换更方便。本施工工艺的步骤B中,在所述洞口的墙体4上设置连接件5, 所述连接件5包括用于固定所述附框、边框1的卡点51;与其相配 合,在所述附框、边框1上设置卡条12,所述卡条12卡设在所述卡 点51内用于固定附框、边框1。当附框、边框1嵌入洞口中时,将 卡条12卡在卡点51的适当位置,这样附框、边框的位置即固定。本专利技术的挡条为三元乙丙止水密封胶条,有一定的硬度和弹性, 挡条2在附框、边框1嵌入时与洞口内壁41搭接在一起,起到附框、 边框1与洞口内壁41之间的密封、缝隙内外侧的分隔,同时,外侧机械压力注射填充材料时,该挡条2能承受一定的压力而不与洞口的 内壁41相分离。本施工工艺的步骤C中,所述的填充材料为水泥砂浆或填缝防水 材料。填充材料不但可以起到填充缝隙以及固定门窗附框、边框的作 用,同时,还可以起到防水的作用,这种填缝防水材料还可以是水泥 砂浆中掺入防水材料或者保温材料等构成的混合材料。另外,步骤C中外侧缝隙的填充,全部使用机械压力注射填充材 料,也可以部分采用机械压力注射填充材料配合着手工批挡。如图2 所示,在所述附框、边框1的下方,其挡条2固定在所述附框、边框 1的外侧边,这样外侧的缝口只需要进行排水斜面6的批挡即可。本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建筑门窗洞口与通用附框、边框压力注射填缝的施工工艺,其特征在于: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A.在附框、边框外围靠近所述附框、边框向外一侧的位置安装挡条,所述挡条沿所述附框、边框的周边连续分布; B.将步骤A所述的附框、边框从洞口 的向外一侧嵌入洞口内的预定位置,所述连续分布的挡条将附框、边框与洞口之间的缝隙分隔成外侧缝隙与内侧缝隙; C.在步骤B所述的外侧缝隙中使用机械压力注射填充材料,其沿附框、边框周边依次注射; D.待步骤C所述的注射填充材料固化后, 在内侧缝隙中开始机械压力注射填充材料,其沿附框、边框周边依次注射。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贤慈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富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深圳市富诚幕墙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94[中国|深圳]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