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数据采集仪壳体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98328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定位数据采集仪壳体结构,包括:主体、防护组件和缓冲组件,主体包括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和上壳体,防护组件包括U形护套,U形护套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设置在主体上下两侧,两组U形护套分别可拆卸连接在下壳体、上壳体组合体的上下两侧,缓冲组件包括四组贴片气囊,四组贴片气囊并且分别可拆卸设置在两组U形护套外侧的边角,其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缓冲组件利用贴片气囊对仪器边角进行防护,可在仪器摔落时对撞击进行缓冲,减小仪器内部零部件所受的冲击力,利于防止仪器因摔落造成故障,装置的U形护套与下壳体、U形护套组合体之间通过插接式结构可拆卸连接,可方便后续更换受损的U形护套。可方便后续更换受损的U形护套。可方便后续更换受损的U形护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定位数据采集仪壳体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定位数据采集仪
,尤其涉及一种定位数据采集仪壳体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定位数据采集仪是用于对位置数据进行采集的仪器,其通过搜索卫星,定位当前位置后,进行采集点位坐标,进而达到测量的目的,定位数据采集仪壳体主要由上、下壳体和防护边框组成。
[0003]现有的定位数据采集仪的防护边框一般为ABS塑料材质,其具有一定的硬度和较高的韧性,能够有效避免仪器摔落时壳体损坏,但其对仪器摔落时的冲击缓冲效果不佳,仪器摔落时其内部零部件受到的冲击较大,易造成仪器故障,并且现有定位数据采集仪防护边框大多与其壳体一体成型或通过螺丝固定,受损后更换麻烦,具有改进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申请的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技术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
[0005]鉴于上述现有定位数据采集仪壳体的ABS塑料防护边框对仪器内部零部件防护效果有限,仪器摔落时其内部零部件受到的冲击较大,易造成仪器故障,并且现有定位数据采集仪防护边框大多与其壳体一体成型或通过螺丝固定,受损后更换麻烦的问题,提出了本技术。
[0006]因此,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数据采集仪壳体结构,其用于解决现有定位数据采集仪壳体的ABS塑料防护边框对仪器内部零部件防护效果有限,仪器摔落时其内部零部件受到的冲击较大,易造成仪器故障,并且现有定位数据采集仪防护边框大多与其壳体一体成型或通过螺丝固定,受损后更换麻烦等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定位数据采集仪壳体结构,包括:
[0008]主体,其包括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和上壳体;
[0009]防护组件,其包括U形护套,所述下壳体左右两侧边角均固定连接有下插接板条,所述上壳体两侧边角均固定连接有上插接板条,四组所述下插接板条分别与四组上插接板条正对设置,所述下插接板条与对应的上插接板条形成T字形滑轨,所述U形护套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设置在主体上下两侧,两组所述U形护套分别与对应T字形滑轨配合可拆卸连接在下壳体、上壳体组合体的上下两侧;
[0010]缓冲组件,其包括四组贴片气囊,四组所述贴片气囊并且分别可拆卸设置在两组U形护套外侧的边角。
[0011]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定位数据采集仪壳体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U形护套内壁两侧均配合T字形滑轨设置有T形插槽,对应的两组T字形滑轨分别插入两组T形插槽,所述T字形滑轨与T形插槽之间为过盈配合。
[0012]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定位数据采集仪壳体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U形护套边角开有与贴片气囊大小契合的嵌槽,所述贴片气囊嵌设在嵌槽内并且与嵌槽内壁黏贴固定,所述贴片气囊凸出嵌槽。
[0013]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定位数据采集仪壳体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下壳体、上壳体和U形护套均为ABS塑料材质,所述下壳体、上壳体分别与下插接板条、上插接板条一体成型。
[0014]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定位数据采集仪壳体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U形护套表面粗糙,所述U形护套边缘具有倒角。
[0015]作为本技术所述一种定位数据采集仪壳体结构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U形护套前后两侧分别高出下壳体和上壳体表面。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缓冲组件利用贴片气囊对仪器边角进行防护,可在仪器摔落时对撞击进行缓冲,减小仪器内部零部件所受的冲击力,利于防止仪器因摔落造成故障,贴片气囊与U形护套粘贴固定,可随时更换,使用便捷,装置的U形护套与下壳体、U形护套组合体之间通过插接式结构可拆卸连接,可方便后续更换受损的U形护套。
附图说明
[0017]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定位数据采集仪壳体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定位数据采集仪壳体结构取下防护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区域结构放大图。
[0021]图4为本技术一种定位数据采集仪壳体结构的U形护套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一种定位数据采集仪壳体结构的U形护套取下贴片气囊后结构示意图。
[0023]附图说明:100、主体;101、下壳体;102、上壳体;200、防护组件;201、U形护套;202、下插接板条;203、上插接板条;204、T形插槽;300、缓冲组件;301、贴片气囊;302、嵌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5]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6]其次,此处所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是指可包含于本技术至少一个实
现方式中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在本说明书中不同地方出现的“在一个实施例中”并非均指同一个实施例,也不是单独的或选择性的与其他实施例互相排斥的实施例。
[0027]再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0028]实施例
[0029]一种定位数据采集仪壳体结构,其包括:
[0030]主体100,其包括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101和上壳体102;
[0031]防护组件200,其包括U形护套201,下壳体101左右两侧边角均固定连接有下插接板条202,上壳体102两侧边角均固定连接有上插接板条203,四组下插接板条202分别与四组上插接板条203正对设置,下插接板条202与对应的上插接板条203形成T字形滑轨,U形护套201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设置在主体100上下两侧,两组U形护套201分别与对应T字形滑轨配合可拆卸连接在下壳体101、上壳体102组合体的上下两侧,U形护套201内壁两侧均配合T字形滑轨设置有T形插槽204,对应的两组T字形滑轨分别插入两组T形插槽204,T字形滑轨与T形插槽204之间为过盈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定位数据采集仪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主体(100),其包括通过螺丝可拆卸连接的下壳体(101)和上壳体(102);防护组件(200),其包括U形护套(201),所述下壳体(101)左右两侧边角均固定连接有下插接板条(202),所述上壳体(102)两侧边角均固定连接有上插接板条(203),四组所述下插接板条(202)分别与四组上插接板条(203)正对设置,所述下插接板条(202)与对应的上插接板条(203)形成T字形滑轨,所述U形护套(201)设置有两组并且分别设置在主体(100)上下两侧,两组所述U形护套(201)分别与对应T字形滑轨配合可拆卸连接在下壳体(101)、上壳体(102)组合体的上下两侧;缓冲组件(300),其包括四组贴片气囊(301),四组所述贴片气囊(301)并且分别可拆卸设置在两组U形护套(201)外侧的边角。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定位数据采集仪壳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U形护套(201)内壁两侧均配合T字形滑轨设置有T形插槽(2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羽李俊生谭振东李智华
申请(专利权)人:辽宁华邦电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