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信息控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9829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信息控制设备,涉及信息控制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控制设备主体,所述控制设备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底板,所述承载底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倾斜支撑杆,所述第一倾斜支撑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倾斜支撑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倾斜支撑杆和第二倾斜支撑杆将定位杆与第一接触平台和第二接触平台连接起来,在底部出现积水的时候可以同推动第一接触平台和第二接触平台拼接到一起的方式,抬升整个控制设备主体的高度,以方便对其底部进行清理,并且抬起之后可以使该控制设备底部的空气流通起来,加快水分的挥发速度。加快水分的挥发速度。加快水分的挥发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信息控制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信息控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控制设备。

技术介绍

[0002]信息采集远程控制设备是通过远程控制模组可远程控制数据采集,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
[0003]现有技术中,如中国专利号为:CN217563926U的“一种信息采集远程控制设备”,包括信息采集远程控制设备本体、触控显示屏和控制开关,所述信息采集远程控制设备本体的正面设有触控显示屏。此装置通过设有防护板、检修口、把手、拉手、直杆、收集槽、一号铁块、磁块、限位口、二号铁块和支撑架的配合,工作人员通过拉动拉手移动,同时通过直杆带动磁块移动到一号铁块的一侧,使得一号铁块与磁块吸附在一起,便于工作人员对防护板进行拆卸,并通过把手取下防护板,工作人员再通过检修口便于对设备内部的元件进行检修,使得便于快速对设备进行拆卸,方便工作人员对设备内部元件检修,提高检修的效率。
[0004]但现有技术中,信息控制设备一般是直接放置在某一平台上进行使用的,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该设备的底部始终贴合在承载平台上,在一些潮湿的区域,过于贴合的状态很容易导致水分进入到控制设备的内部,而贴合的状态下水分又不容易排出,长时间如此可能会导致内部的一些电子器件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信息控制设备一般是直接放置在某一平台上进行使用的,在实际使用的过程中该设备的底部始终贴合在承载平台上,在一些潮湿的区域,过于贴合的状态很容易导致水分进入到控制设备的内部,而贴合的状态下水分又不容易排出,长时间如此可能会导致内部的一些电子器件受损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信息控制设备。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信息控制设备,包括控制设备主体,所述控制设备主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底板;
[0007]所述承载底板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倾斜支撑杆,所述第一倾斜支撑杆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倾斜支撑杆,所述第一倾斜支撑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接触平台,所述第二倾斜支撑杆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接触平台,所述第一接触平台的一端活动安装有限位杆。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接触平台与第一倾斜支撑杆和第二接触平台与第二倾斜支撑杆的交接处均固定安装有延伸凸台,所述第一倾斜支撑杆和第二倾斜支撑杆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延伸凸台的内部。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接触平台与限位杆的交接处开设有插孔,所述限位杆的一端插接在插孔的内部。
[0010]优选的,所述限位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延长绳,所述延长绳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
一接触平台的外壁上。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接触平台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对接凹槽,所述第二接触平台的一端开设有第二对接凹槽,所述第一对接凹槽的形状与第二接触平台的形状相适配,所述第二对接凹槽的形状与第一接触平台的形状相适配。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接触平台的内部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贯穿第二接触平台。
[0013]优选的,所述第二倾斜支撑杆与第一倾斜支撑杆的交接处固定安装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防脱片。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
[0015]1、本技术中,通过第一倾斜支撑杆和第二倾斜支撑杆将定位杆与第一接触平台和第二接触平台连接起来,在底部出现积水的时候可以同推动第一接触平台和第二接触平台拼接到一起的方式,抬升整个控制设备主体的高度,以方便对其底部进行清理,并且抬起之后可以使该控制设备底部的空气流通起来,加快水分的挥发速度。
[0016]2、本技术中,通过限位杆可以将第一接触平台和第二接触平台连接到一起并进行固定,利用两侧的第一接触平台和第二接触平台临时支撑起控制设备主体,使承载底板保持在倾斜的状态,方便操作人员对承载底板底部的空间进行清理。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提出一种信息控制设备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提出一种信息控制设备的承载底板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提出一种信息控制设备的第一倾斜支撑杆与第二倾斜支撑杆连接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提出一种信息控制设备的第二倾斜支撑杆结构示意图。
[0021]图例说明:
[0022]1、控制设备主体;2、承载底板;3、定位杆;4、第一倾斜支撑杆;5、第二倾斜支撑杆;6、第一接触平台;7、第二接触平台;8、延伸凸台;9、第一对接凹槽;10、插孔;11、限位杆;12、延长绳;13、第二对接凹槽;14、通孔;15、限位环;16、防脱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4]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技术并不限于下面公开说明书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5]实施例1,如图1、图2、图3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信息控制设备,包括控制设备主体1,控制设备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底板2,承载底板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杆3,定位杆3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倾斜支撑杆4,第一倾斜支撑杆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倾斜支撑杆5,第一倾斜支撑杆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接触平台6,第二倾斜支撑杆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接触平台7,第一接触平台6的一端活动安装有限位杆11,第一
接触平台6与第一倾斜支撑杆4和第二接触平台7与第二倾斜支撑杆5的交接处均固定安装有延伸凸台8,第一倾斜支撑杆4和第二倾斜支撑杆5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延伸凸台8的内部。
[0026]下面具体说一下本实施例的具体设置和作用:承载底板2用于分隔控制设备主体1的底部,避免其直接与承载平台发生直接接触,在使用时可以推动第一接触平台6或者是第二接触平台7进行移动,在其移动的过程中,会通过延伸凸台8来改变第一倾斜支撑杆4或者是第二倾斜支撑杆5一端的水平位置,由于第一倾斜支撑杆4和第二倾斜支撑杆5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定位杆3上,因此第一接触平台6或者是第二接触平台7进行移动都会改变第一倾斜支撑杆4或者是第二倾斜支撑杆5的角度,从而达到将抬升定位杆3高度的目的,由于定位杆3位于承载底板2的两侧,因此就会将控制设备主体1的一端抬起来,此时操作人员就可以对承载底板2下方的空间进行清理,并让空气流通起来,加快水分的挥发速度。
[0027]实施例2,如图3、图4所示,第一接触平台6与限位杆11的交接处开设有插孔10,限位杆11的一端插接在插孔10的内部,限位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延长绳12,延长绳1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第一接触平台6的外壁上,第一接触平台6的一端开设有第一对接凹槽9,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信息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设备主体(1),所述控制设备主体(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承载底板(2);所述承载底板(2)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定位杆(3),所述定位杆(3)的外壁上转动连接有第一倾斜支撑杆(4),所述第一倾斜支撑杆(4)的一侧转动连接有第二倾斜支撑杆(5),所述第一倾斜支撑杆(4)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一接触平台(6),所述第二倾斜支撑杆(5)的另一端转动连接有第二接触平台(7),所述第一接触平台(6)的一端活动安装有限位杆(1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息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平台(6)与第一倾斜支撑杆(4)和第二接触平台(7)与第二倾斜支撑杆(5)的交接处均固定安装有延伸凸台(8),所述第一倾斜支撑杆(4)和第二倾斜支撑杆(5)的一端均转动连接在延伸凸台(8)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信息控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触平台(6)与限位杆(11)的交接处开设有插孔(10),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虎
申请(专利权)人:张掖市志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