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装电梯轿顶护栏安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9767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加装电梯轿顶护栏安全装置,包括护栏支架、前支柱、后支柱、横杆、安全光幕器和内支杆,所述内支杆上套接有外支筒,所述外支筒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板,上下侧所述内支杆和外支筒之间设置有围挡机构,所述连接支板相互靠近的一端上下侧分别设置有配合使用的连接座和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部设置有配合连接座使用的固定机构,所述前支柱之间的位置底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横杆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保护气囊,所述保护气囊上设置有导气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可对进出口进行保护和填充护栏支架的空隙,提升保护效果。提升保护效果。提升保护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装电梯轿顶护栏安全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轿顶护栏
,具体是指一种加装电梯轿顶护栏安全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对电梯进行检修测试时,需要在电梯轿顶完成工作,为了避免检修人员跌落至井道内,会在电梯轿顶安装护栏进行保护,护栏的高度根据不同的自由距离进行相应的调整。目前的电梯护栏为简易U形框架式结构,安全防护效果不够理想。公开号CN214031335U所述的电梯轿顶轻型护栏装置,包括护栏立柱、侧护栏和后护栏,侧护栏与后护栏合围成三边包围的结构。结构轻量化设计,自身的质量小,对电梯的负载影响小,不影响原有电梯的负载设计,结构的通用性高,适合在结构规范的轿顶结构上安装使用;提高电梯检修时的安全性,减少了设置安全绳的时间,只需要将身上的安全索通过挂钩挂在护栏上就能提高安全级别。但现有技术仍旧存在缺陷:
[0003]1、现有技术仍旧再用U形的框架式结构,虽然利用安全绳索的钩挂能够起到一定的安全性,但是为了方便检修人员进入,其进入的一侧并未设置框架,检修人员在进行运行检测时,进入口缺少护栏保护,仍旧具备高危险性。
[0004]2、现有技术设置的安全防护设备主要依靠侧护栏和后护栏内设置的横向杆结构实现,为了实现轻量化,侧护栏和后护栏内存在大面积的空隙区域,一旦检修人员不慎跌倒,这些空隙区域不具备防护作用,同时由于护栏的高度有限,若检修人员头部或手臂等部位探出护栏外,在轿厢与对重相遇时,很容易出现剪切事故,整体安全防护效果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缺陷,提供一种加装电梯轿顶护栏安全装置。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加装电梯轿顶护栏安全装置,包括U形的护栏支架,所述护栏支架设置有上下侧分布的两个,所述护栏支架前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前支柱,所述护栏支架之间后端两侧通过设置有后支柱固定连接,所述护栏支架之间的位置后端和两侧均设置有横杆,所述横杆两端同前支柱和后支柱固定连接,上侧所述护栏支架顶端后部两侧和前支柱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安全光幕器,所述前支柱相互靠近的一侧顶端和下侧均固定连接有内支杆,所述内支杆上套接有外支筒,所述外支筒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板,上下侧所述内支杆和外支筒之间设置有围挡机构,所述连接支板相互靠近的一端上下侧分别设置有配合使用的连接座和连接槽,所述连接槽内部设置有配合连接座使用的固定机构,所述前支柱之间的位置底部设置有限位机构,所述横杆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保护气囊,所述保护气囊上设置有导气机构。
[0007]作为改进,所述围挡机构包括设置于前支柱和连接支板之间两侧的围挡杆,所述围挡杆顶端和底端同内支杆固定连接,所述围挡杆后侧设置有围挡板,所述围挡板顶端和
底端同外支筒固定连接,所述外支筒上开设有配合围挡杆使用的导槽孔。
[0008]作为改进,所述固定机构包括开设于连接座上的锁孔,所述连接槽内部设置有配合锁孔使用的锁杆,所述连接支板内部位于连接槽上侧的位置开设有控制腔,所述锁杆顶端延伸至控制腔内部并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连接支板内部前后端开设有同控制腔连通的控制槽,所述控制槽内部插接有同支板固定连接的控制板。
[0009]作为改进,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连接于前支柱之间位置底部的限位支板,所述连接支板底端中心处固定连接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支板两侧开设有配合限位杆使用条形的限位孔。
[0010]作为改进,所述导气机构包括固定插接于后支柱内部上下侧L形的连管,所述连管两端均同保护气囊内部连通,一侧所述前支柱内部插接有三通导管,所述三通导管后端上下侧均同保护气囊内部连通,所述三通导管前端延伸至前支柱外部并固定连接有气密阀。
[0011]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在护栏进入口的位置设置依靠内支杆和外支筒控制的连接支板,同时在内支杆和外支筒上加设围挡机构,能够将进入口进行封闭保护,并且连接支板利用固定机构进行连接,方便打开后检修人员检修。
[0012]2、本技术在保证原本轻量化的护栏支架结构的同时,在横杆上下端设置保护气囊,利用导气机构让护栏在使用时保护气囊膨胀,将护栏之间存在的大面积空隙进行填充,形成完整的封闭结构,提升对检修人员的保护效果,同时在前支柱和护栏支架顶部设置相互配合的安全光幕器,能够检测到检修人员不慎探出的手臂,并直接停止电梯的运行,有效避免出现同对重相遇出现的剪切事故。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一种加装电梯轿顶护栏安全装置的立体结构图。
[0014]图2是本技术一种加装电梯轿顶护栏安全装置的主视剖面图。
[0015]图3是本技术一种加装电梯轿顶护栏安全装置的右视剖面图。
[0016]图4是本技术一种加装电梯轿顶护栏安全装置的俯视剖面图。
[0017]如图所示:1、护栏支架;2、前支柱;3、后支柱;4、横杆;5、安全光幕器;6、内支杆;7、外支筒;8、连接支板;9、围挡机构;9.1、围挡杆;9.2、围挡板;9.3、导槽孔;10、连接座;11、连接槽;12、固定机构;12.1、锁孔;12.2、锁杆;12.3、控制腔;12.4、支板;12.5、控制槽;12.6、控制板;13、限位机构;13.1、限位支板;13.2、限位杆;13.3、限位孔;14、保护气囊;15、导气机构;15.1、连管;15.2、三通导管;15.3、气密阀。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0019]结合附图1

4,一种加装电梯轿顶护栏安全装置,包括护栏支架1、前支柱2、后支柱3和横杆4,护栏支架1为U形结构,同时设置上下侧的两个,前支柱2设置在护栏支架1的前侧两端,并同时和上下侧的护栏支架1均固定连接,后支柱3设置在护栏支架1相互之间后端两侧的位置处,在前支柱2和后支柱3之间以及后支柱3之间固定设置横杆4,不仅提升整个支架的稳定性同时分割减小护栏支架1之间形成的空隙,在轻量化的基础下提供一定的安全性。
[0020]为实现对护栏支架1进入口位置的保护,本技术在前支柱2相互靠近的一端顶部和底部固定连接设置内支杆6,同时在内支杆6上套接设置外支筒7,外支筒7能够在内支杆6上横向的移动,在外支筒7连接内支杆6的另一端固定连接设置连接支板8,两侧的连接支板8相互移动,即可实现护栏支架1前侧开口处的打开和关闭效果。
[0021]为了确保前侧保护组件的保护性,本技术在上下侧的内支杆6之间两侧固定设置了围挡杆9.1,同时在围挡杆9.1的后侧设置围挡板9.2,围挡板9.2连接在外支筒7上,保证在连接支板8和外支筒7移动后产生的空隙区域能够被填补,依次决绝前侧设置的安全组件内支杆6和外支筒7之间形成的大片空隙区域,提升保护效果,此外,为了确保围挡杆9.1能够正常通过外支筒7,在上下侧外支筒7相对应的一侧壁上开设匹配围挡杆9.1使用的导槽孔9.3,外支筒7和围挡杆9.1不会互相阻挡。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装电梯轿顶护栏安全装置,包括U形的护栏支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护栏支架(1)设置有上下侧分布的两个,所述护栏支架(1)前端两侧固定连接有前支柱(2),所述护栏支架(1)之间后端两侧通过设置有后支柱(3)固定连接,所述护栏支架(1)之间的位置后端和两侧均设置有横杆(4),所述横杆(4)两端同前支柱(2)和后支柱(3)固定连接,上侧所述护栏支架(1)顶端后部两侧和前支柱(2)顶端均固定连接有安全光幕器(5),所述前支柱(2)相互靠近的一侧顶端和下侧均固定连接有内支杆(6),所述内支杆(6)上套接有外支筒(7),所述外支筒(7)相互靠近的一端固定连接有连接支板(8),上下侧所述内支杆(6)和外支筒(7)之间设置有围挡机构(9),所述连接支板(8)相互靠近的一端上下侧分别设置有配合使用的连接座(10)和连接槽(11),所述连接槽(11)内部设置有配合连接座(10)使用的固定机构(12),所述前支柱(2)之间的位置底部设置有限位机构(13),所述横杆(4)顶端和底端均固定连接有保护气囊(14),所述保护气囊(14)上设置有导气机构(1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加装电梯轿顶护栏安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挡机构(9)包括设置于前支柱(2)和连接支板(8)之间两侧的围挡杆(9.1),所述围挡杆(9.1)顶端和底端同内支杆(6)固定连接,所述围挡杆(9.1)后侧设置有围挡板(9.2),所述围挡板(9.2)顶端和底端同外支筒(7)固定连接,所述外支筒(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学猛谢立达王益民郝恩泽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易龙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