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光学角度及弯折结构优化的柔性灯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9206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照明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带光学角度及弯折结构优化的柔性灯带,包括柔性遮光外壳、柔性透光填充块、FPC板和光源,柔性遮光外壳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柔性透光填充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开口,柔性透光填充块嵌入第一开口,第一开口的内端与第二开口的内端相对并形成容纳腔,FPC板设置在第一开口的内端,光源设置在FPC板朝向第二开口的一端,第二开口的内端往光源的方向凸起;柔性遮光外壳的外侧壁开设有变形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带光学角度及弯折结构优化的柔性灯带能够使得灯带射出的光线具有远距离照射的效果,并提高灯带的弯折灵活度。并提高灯带的弯折灵活度。并提高灯带的弯折灵活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光学角度及弯折结构优化的柔性灯带


[0001]本技术涉及照明
,尤其是一种带光学角度及弯折结构优化的柔性灯带。

技术介绍

[0002]灯带是一种由多个灯珠组成的柔性LED灯条。通常由一条柔性的电路板上面固定了多个小型的LED灯珠和驱动电路组成。灯带具有柔性、高亮度、低功耗、长寿命等特点,可以根据需要弯曲、拼接等进行自由变换,同时还具备省电、环保、安全的优点。由于其柔性设计,灯带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室内和室外照明、家居装饰、广告灯箱、舞台演出、新能源车辆照明等领域。在家居方面,常用于吊顶、墙面、橱柜等场所的照明,也可用于夜晚的阅读、休息、情景模拟等使用。另外,由于易于安装和操作,灯带还成为DIY爱好者的喜爱之选,可以按照个人需要自行切割、拼接、安装成各种形状来达到巨大的创意效果。
[0003]现有技术中的灯带的款式具有多种,如公告号为CN215174310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灯带,包括发光二极管、灯板、荧光硅胶罩和遮光反光包裹外层,发光二极管固晶在灯板上,遮光反光包裹外层包裹在灯板之外并将发光二极管包围在一个灯腔之内,荧光硅胶罩与遮光反光包裹外层连接并盖在灯腔之上;又如公告号为CN212029213U的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LED灯带,包括灯带主体和底座,灯带主体位于底座的上方,底座的顶部两侧固定有安装座,按安装座的顶部连接有反光板。可知,上述灯带均缺少对光源光线的聚焦结构,导致其存在有难以实现远距离照射的效果,并且上述灯带的外壳并没有针对弯折性能进行优化,使得灯带存在有弯折灵活度不足的缺陷。
技术内
[0004]为了使得灯带射出的光线具有远距离照射的效果,并提高灯带的弯折灵活度,本申请提供一种带光学角度及弯折结构优化的柔性灯带。
[000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带光学角度及弯折结构优化的柔性灯带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6]一种带光学角度及弯折结构优化的柔性灯带,包括柔性遮光外壳、柔性透光填充块、FPC板和光源,所述柔性遮光外壳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柔性透光填充块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柔性透光填充块嵌入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内端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内端相对并形成容纳腔,所述FPC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的内端,所述光源设置在所述FPC板朝向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口的内端往所述光源的方向凸起;所述柔性遮光外壳的外侧壁开设有变形槽。
[0007]优选的,所述光源包括灯座、灯珠和透光灯罩,所述灯座设置在所述FPC上,所述灯珠和所述透光灯罩均设置在所述灯座上,所述灯珠位于所述透光灯罩内,所述透光灯罩为凹透镜。
[0008]优选的,所述变形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FPC板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每侧所述变形槽
的数量为两条,其中,相对所述FPC板较远的变形槽为第一变形槽,相对所述FPC板较近的变形槽为第二变形槽,所述第二变形槽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变形槽的深度。
[0009]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口的内端与内侧壁之间开设有卡槽,所述FPC板的端部嵌入所述卡槽内。
[0010]优选的,所述柔性透光填充块包括凸起部和一体构造于所述凸起部相对两侧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顶面与所述凸起部的顶面平齐,所述延伸部的底面与所述卡槽的顶面平齐。
[0011]优选的,所述FPC板与所述第一开口的内端之间粘接有防拉片,所述防拉片为弹性片。
[0012]优选的,所述FPC板的顶面与所述卡槽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
[0013]优选的,所述柔性遮光外壳的底部开设有多条散热槽,多条所述散热槽相互平行并依次相接地形成波浪状纹路。
[0014]优选的,所述柔性遮光外壳的底部设置有透明部,所述透明部的内端延伸至所述容纳腔内而外端延伸至所述柔性遮光外壳的底面,所述透明部呈倒梯形。
[0015]优选的,所述柔性透光填充块的延伸部的内侧面设置有反光面,所述反光面为柔性面。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7]1、光源的光线经柔性透光填充块进行出光,通过将柔性透光填充块的第二开口的内端往光源的方向凸起,使得光线在出光过程中会受到如凸透镜的折射效果以实现聚焦,从而使光线向外照射更远的距离,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柔性灯带通过光学角度的优化达到了远距离照射的效果;
[0018]2、通过在柔性遮光外侧的外侧壁开设变形槽,使得灯带原有基础基础上能够进一步实现弯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柔性灯带通过弯折结构的优化达到了提高弯折灵活度的效果;
[0019]3、通过将包围灯珠的透光灯罩设计为凹透镜,能够先使灯珠发出的光线先经透光灯罩的凹透镜折射效果进行散开,再使散开后的光线再经柔性透光填充块的凸透镜折射效果进行聚焦,相比于直接将灯珠的发出的光线进行聚焦,上述光学角度的组合优化在使灯带实现远距离照射的同时还能使灯带射出的光线更为均匀,从而提高照射效果。
附图说明
[0020]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柔性灯带的剖视图;
[0021]附图标记说明:1、柔性遮光外壳;11、第一变形槽;12、第二变形槽;13、卡槽;14、散热槽;15、透明部;2、柔性透光填充块;21、凸起部;22、延伸部;3、FPC板;4、光源;41、灯座;42、灯罩;5、防拉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附图1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3]本实施例公开一种带光学角度及弯折结构优化的柔性灯带。
[0024]参照图1,带光学角度及弯折结构优化的柔性灯带包括柔性遮光外壳1、柔性透光填充块2、FPC板3和光源4。其中,柔性遮光外壳1和柔性透光填充块2均呈长条状,柔性遮光
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柔性透光填充块2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开口,柔性透光填充块2嵌入第一开口,嵌入后,柔性透光填充块2的顶面与柔性遮光外壳1的顶面平齐,此时第一开口朝上而第二开口朝下,使得第一开口的内端与第二开口的内端相对并形成容纳腔,容纳腔供FPC板3和光源4进行安装。进一步的,FPC板3即柔性印制电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Board),FPC板3沿柔性遮光外壳1的长度方向水平铺设在第一开口的内端,光源4则设置在FPC板3朝向第二开口的一端,即光源4设置在FPC板3的上端。进一步的,第二开口的内端往光源4的方向凸起以形成类似凸透镜的形状。通过上述设置,光源4的光线经柔性透光填充块2进行出光,通过将柔性透光填充块2的第二开口的内端往光源4的方向凸起,使得光线在出光过程中会受到如凸透镜的折射效果以实现聚焦,从而使光线向外照射更远的距离,因此本专利技术的柔性灯带通过光学角度的优化达到了远距离照射的效果。
[0025]参照图1,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柔性透光填充块2的聚焦效果,最终目的在于需使光线聚焦角度为90
°
以内,并且以达到30
°
至60
°
以内为最优。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柔性透光填充块2和柔性遮光外壳1的材料均为气橡胶,而区别在于,柔性透光填充块2的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光学角度及弯折结构优化的柔性灯带,其特征在于:包括柔性遮光外壳(1)、柔性透光填充块(2)、FPC板(3)和光源(4),所述柔性遮光外壳(1)的顶部开设有第一开口,所述柔性透光填充块(2)的底部开设有第二开口,所述柔性透光填充块(2)嵌入所述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内端与所述第二开口的内端相对并形成容纳腔,所述FPC板(3)设置在所述第一开口的内端,所述光源(4)设置在所述FPC板(3)朝向所述第二开口的一端,所述第二开口的内端往所述光源(4)的方向凸起;所述柔性遮光外壳(1)的外侧壁开设有变形槽。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光学角度及弯折结构优化的柔性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源(4)包括灯座(41)、灯珠和透光灯罩(42),所述灯座(41)设置在所述FPC上,所述灯珠和所述透光灯罩(42)均设置在所述灯座(41)上,所述灯珠位于所述透光灯罩(42)内,所述透光灯罩(42)为凹透镜。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光学角度及弯折结构优化的柔性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变形槽的长度方向与所述FPC板(3)的长度方向相平行,每侧所述变形槽的数量为两条,其中,相对所述FPC板(3)较远的变形槽为第一变形槽(11),相对所述FPC板(3)较近的变形槽为第二变形槽(12),所述第二变形槽(12)的深度小于所述第一变形槽(11)的深度。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光学角度及弯折结构优化的柔性灯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的内端与内侧壁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庭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优一像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