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接缝连接件的装配式被动房夹心保温墙体连接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9199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有接缝连接件的装配式被动房夹心保温墙体连接构造,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夹心保温墙及其之间的现浇暗柱。两个夹心保温墙除内叶板之外的部分相拼接,且在接缝处设置有接缝连接件。接缝连接件为截面是工字形的连接件或者为中空且截面是矩形的连接件,接缝连接件的长度方向与墙体延伸方向一致。通过接缝连接件封堵装配式夹心墙板竖向拼接缝,可以阻挡施工期间不可预见的因素透过竖缝对保温层材料的浸入导致的保温材料失效,满足被动房的保温需求。足被动房的保温需求。足被动房的保温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接缝连接件的装配式被动房夹心保温墙体连接构造


[0001]本技术涉及装配式建筑
,尤其涉及装配式被动房的隔热保温技术,具体为一种带有接缝连接件的装配式被动房夹心保温墙体连接构造。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装配式建筑已经成为国内建筑行业的重要发展形势,装配式建筑通过工厂预制,运至现场进行拼装的工业化模式。随着碳中和和碳达峰的双目标大环境下,被动房等低能耗建筑已经被提上日程,被动房的设计原则中有要求严格的隔热保温性能,良好的气密性等重要控制指标。而装配式建筑的装配化模式必定会带来施工现场的各种拼缝,以及在现场施工作业时,各种湿作业的砂浆及砼的泌水都会对保温层及完成后的气密性产生不利影响,这与被动房的被动原则有着天然的冲突性。
[0003]现有的竖缝装配技术很难满足被动房的严格隔热保温及良好气密性要求。竖缝处具有现浇的暗柱,具有湿作业,施工过程中的各种不可预见的因素皆会导致保温层的传热系数变大进而竖缝处的保温材料失效。而且夹心保温层墙板竖缝安装两侧的保温层一般都会有上下不齐,内外不平的情况出现。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接缝连接件的装配式被动房夹心保温墙体连接构造,旨在通过该连接件封堵装配式夹心墙板竖向拼接缝,以阻挡施工期间不可预见的因素透过竖缝对保温层材料的浸入导致竖缝范围的保温材料失效,保温性能不佳。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5]一种带有接缝连接件的装配式被动房夹心保温墙体连接构造,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夹心保温墙及设置于两个夹心保温墙之间的现浇暗柱,每个夹心保温墙均包括由外向内依次排列的外叶板、保温层和内叶板。两个夹心保温墙的内叶板均相对于夹心保温墙的其它部分向两侧凹进,从而形成两个夹心保温墙之间的竖缝,所述现浇暗柱设置于所述竖缝中且其两侧与两个夹心保温墙的内叶板的端部分别相接;两个夹心保温墙除内叶板之外的部分相拼接,且在接缝处设置有接缝连接件;两个夹心保温墙的保温层在与现浇暗柱对应的位置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水隔汽膜和防水透汽膜;述接缝连接件为截面是工字形的连接件或者为中空且截面是矩形的连接件,接缝连接件的长度方向与墙体延伸方向一致。
[0006]对连接件的一种优化方式为,所述接缝连接件的横截面为内外宽度不等的工字形,所述工字形的窄边宽度为45~55mm,所述工字形的宽边宽度为190mm~210mm;两个夹心保温墙的保温层分别卡入接缝连接件工字形两侧的凹槽中且夹紧所述接缝连接件;工字形的窄边设置在夹心保温墙的外叶板和防水透汽膜之间,工字形的宽边设置在夹心保温墙的防水隔汽膜和现浇暗柱之间。
[0007]对连接件的另一种优化方式为,所述接缝连接件中空的且横截面为矩形,两个夹心保温墙的保温层分别夹紧所述接缝连接件的外壁。
[0008]进一步的优化,所述接缝连接件的材质为隔热保温断热桥材质 。接缝连接件由断热桥材料制作,阻挡冷热交换。
[0009]进一步的,所述防水隔汽膜的左右两端分别超过现浇暗柱与内叶板的左右两端的连接处各300mm。
[0010]进一步的,所述防水透汽膜的左右两端分别超过现浇暗柱与内叶板的左右两端的连接处各300mm。
[0011]进一步的,接缝连接件穿过保温墙的水平缝300mm,形成错层水平缝的连接构造,可有效提高竖缝与水平缝交接处的完整性,保证气密性及耐久性。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3]1) 本技术将传统的装配式夹心保温墙板的竖缝添加竖向的接缝连接件,封堵缝隙;该接缝连接件可有效阻挡内部现浇湿作业及外部使用环境对竖缝缝隙的不利影响。
[0014]) 工字形内部宽边阻挡住现场湿作业的暗柱浇筑带来的砂浆及混凝土泌水进入到两个保温层的缝隙内,外部窄边在不阻碍外叶板拼装的情况下阻挡施工时的不可控因素及使用过程中外界的各种气候环境带来的水汽进入缝隙影响保温材料,提高保温层完好的容错率。
[0015])工字形的两侧凹槽可有效将保温层对位平整,带有自适应校正功能。
[0016]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实施例1横截面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0018]图2为实施例1接缝连接件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实施例2横截面结构示意图(俯视图);
[0020]图4为实施例2纵向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
[0022]1、外叶板;2、防水透汽膜;3、保温层;4、防水隔汽膜;5、内叶板;6、现浇暗柱;7、接缝连接件;7

1上层接缝连接件;7

2.下层接缝连接件;8.保温材料。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所示,一种带有接缝连接件的装配式被动房夹心保温墙体连接构造,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夹心保温墙及设置于两个夹心保温墙之间的现浇暗柱6,每个夹心保温墙均包括由外向内依次排列的外叶板1、保温层3、和内叶板5。其中外叶板和内叶板为混凝土材质,防水透汽膜与防水隔汽膜为四氟乙烯聚合成的不同的高分子材料。保温层为常用的无机类和有机类及复合类的材质。
[0025]两个夹心保温墙的内叶板5均相对于夹心保温墙的其它部分向两侧凹进,从而形成两个夹心保温墙之间的竖缝,所述现浇暗柱6设置于所述竖缝中且其两侧与两个夹心保温墙的内叶板5的端部分别相接; 两个夹心保温墙除内叶板5之外的部分相拼接,且在接缝处设置有接缝连接件7。两个夹心保温墙的保温层3在与现浇暗柱6对应的位置的内外两侧
分别设置有防水隔汽膜4和防水透汽膜2。
[0026]如图1、2所示,所述接缝连接件7的横截面为内外宽度不等的工字形,本实施例中,工字形的窄边宽度为50mm,工字形的宽边宽度为200mm;接缝连接件7的长度方向与墙体延伸方向一致。两个夹心保温墙的保温层3分别卡入接缝连接件7工字形两侧的凹槽中且夹紧所述接缝连接件7;工字形的窄边设置在保温夹心墙的外叶板1和防水透汽膜2之间,工字形的宽边设置在保温夹心墙的防水隔汽膜4和现浇暗柱6之间。竖向设置的接缝连接件7在内部宽外部窄,内部可尽可能覆盖缝隙两侧,外部在不影响墙板安装缝隙宽度的情况下阻止外部使用过程的水汽,提高保温层完好的容错率。接缝连接件7的材质为隔热保温断热桥材质。所述的隔热保温断热桥材质:如不锈钢材质或者是玻璃纤维与高分子树脂的复合物材质、或者断桥铝等,均可以更有效的阻隔冷热交换。本实施例中内叶板5的厚度为200mm,现浇暗柱6也为200mm。外叶板1接缝内设在有PE棒,耐候胶打胶处理。
[0027]本实施例中,每个夹心保温墙的外叶板1和保温层3的长度相等且左右两端平齐。所述防水隔汽膜4的左右两端分别超过现浇暗柱6与内叶板5的左右两端的连接处各300mm。所述防水透汽膜2的左右两端分别超过现浇暗柱6与内叶板5的左右两端的连接处各300mm。也就是说外叶板接缝、保温层接缝都是在同一位置上的,该位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接缝连接件的装配式被动房夹心保温墙体连接构造,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夹心保温墙及设置于两个夹心保温墙之间的现浇暗柱(6),每个夹心保温墙均包括由外向内依次排列的外叶板(1)、保温层(3)和内叶板(5),其特征在于:两个夹心保温墙的内叶板(5)均相对于夹心保温墙的其它部分向两侧凹进,从而形成两个夹心保温墙之间的竖缝,所述现浇暗柱(6)设置于所述竖缝中且其两侧与两个夹心保温墙的内叶板(5)的端部分别相接; 两个夹心保温墙除内叶板(5)之外的部分相拼接,且在接缝处设置有接缝连接件(7);两个夹心保温墙的保温层(3)在与现浇暗柱(6)对应的位置的内外两侧分别设置有防水隔汽膜(4)和防水透汽膜(2);所述接缝连接件(7)为截面是工字形的连接件或者为中空且截面是矩形的连接件,接缝连接件(7)的长度方向与墙体延伸方向一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接缝连接件的装配式被动房夹心保温墙体连接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接缝连接件(7)的横截面为内外宽度不等的工字形,工字形的窄边宽度为45~55mm,工字形的宽边宽度为190mm~210mm;两个夹心保...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振兴刘建飞周袁凯蒋航军赵泽锋丁亚静刘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