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9088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混合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混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上端左部设置有驱动电机,固定板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托板,托板的底端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且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的上端,装置主体的上端以及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托板的底端以及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反转机构,装置主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研磨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计反转机构配合转动机构,有利于进行逆时针搅拌来配合转动机构的顺时针搅拌,便于形成回流进行一步提高混合效果,并且可以配合研磨机构,对结团沉淀物进行研磨破碎。对结团沉淀物进行研磨破碎。对结团沉淀物进行研磨破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混合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混合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姜辣素是生姜中具有关辣味物质的总称,具有抗自由基、刺激心脏和末梢血管扩张、使血液循环加速、促进新陈代谢,帮助身体排汗、利尿消肿及快速燃烧脂肪等功效,是生姜中主要的功能成分。姜辣素功效确切、安全性高,但是在达到起效剂量的前提下,需要食用大量的生姜或较多的生姜提取物,其本身所带的辣味及呛鼻气味将会严重影响消费者对产品的接受度,所以需要通过混合装置将姜辣素与其它溶液充分混合进行除味后,再干燥制成高姜辣素含量遮味微囊进行使用。
[0003]现有的混合装置,尤其是应对高姜辣素含量遮味微囊的制备,搅拌方式单一,混合不够充分,并且不但难以处理溶液产生的絮状,而且难以处理溶液产生的沉淀物,导致混合效果较差。
[0004]为此,提出一种混合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合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混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上端左部设置有驱动电机,固定板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托板,托板的底端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且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的上端,装置主体的上端以及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托板的底端以及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反转机构,装置主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研磨机构。
[0007]优选的,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筒,且转筒的底端贯穿装置主体并且延伸至装置主体的内部。
[0008]优选的,转筒的两侧下部均固定连接有两组搅拌叶,搅拌叶的上下端均匀固定连接有破碎片,破碎片呈四角棱柱设置。
[0009]优选的,反转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第一皮带轮上端的第一齿轮,第一齿轮啮合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三皮带轮,且第三皮带轮的上端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在托板的底端右部。
[0010]优选的,第三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四皮带轮,且第四皮带轮的上端通过连接杆转动连接在托板的底端左部。
[0011]优选的,第四皮带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杆,且转杆的底端贯穿第二皮带轮和转筒并且延伸至转筒的底部,转杆的两侧下部均固定连接有两组搅拌叶。
[0012]优选的,研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转杆底端的减速器,减速器的底端固定连接有
电控伸缩杆,且电控伸缩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研磨板。
[0013]优选的,研磨板的上端呈圆台形设置,研磨板的底端均匀设置有研磨块,且研磨块呈半球形设置。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5]1.本技术通过设计转动机构,驱动电机通过第一皮带轮和第二皮带轮以及转筒带动搅拌叶和破碎片搅拌溶液,有利于顺时针进行搅拌,便于利用破碎片对内部絮状物进行破碎,并且可以配合反转机构,提高搅拌效果。
[0016]2.本技术通过设计反转机构配合转动机构,第一皮带轮通过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带动第三皮带轮改变转动方向,第三皮带轮通过第四皮带轮和转杆带动搅拌叶和破碎片进行逆时针搅拌,有利于进行逆时针搅拌来配合转动机构的顺时针搅拌,便于形成回流进行一步提高混合效果,并且可以配合研磨机构,对结团沉淀物进行研磨破碎。
[0017]3.本技术通过设计研磨机构配合反转机构,转杆通过减速器和电控伸缩杆带动研磨板底端研磨块研磨沉淀物,减速器可以控制研磨板高度,有利于对装置主体底端的沉淀物进行研磨破碎,提升混合效果,并且可以调节研磨板的高度,便于选择是否进行研磨。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混合装置的整体立体图一;
[002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混合装置的整体立体图二;
[002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混合装置的局部立体图;
[002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混合装置的图1中A

A处剖视图。
[0023]图中标记为:1、装置主体;2、固定板;3、第一支撑杆;4、托板;5、第二支撑杆;6、驱动电机;7、第一皮带轮;8、第二皮带轮;9、转筒;10、第一齿轮;11、第二齿轮;12、第三皮带轮;13、第四皮带轮;14、转杆;15、搅拌叶;16、破碎片;17、减速器;18、电控伸缩杆;19、研磨板;20、研磨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5]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技术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技术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
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0026]如图1至图4所示,本技术具体实施例提供一种混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1,装置主体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2,且固定板2的上端左部设置有驱动电机6,固定板2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3,且第一支撑杆3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托板4,托板4的底端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5,且第二支撑杆5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1的上端,装置主体1的上端以及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托板4的底端以及装置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反转机构,装置主体1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研磨机构。
[002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设计有转动机构和反转机构以及研磨机构,通过固定板2支撑转动机构,通过第一支撑杆3和第二支撑杆5稳定支撑托板4,转动机构可以顺时针进行搅拌,便于利用破碎片16对内部絮状物进行破碎,反转机构可以配合转动机构,便于形成回流进行一步提高混合效果,研磨机构可以对装置主体1底端的沉淀物进行研磨破碎,提升混合效果。
[0028]具体的,如图1和图3所示,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6输出轴上的第一皮带轮7,第一皮带轮7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8,第二皮带轮8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筒9,且转筒9的底端贯穿装置主体1并且延伸至装置主体1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装置,包括装置主体,其特征在于,装置主体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且固定板的上端左部设置有驱动电机,固定板的上端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一支撑杆,且第一支撑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托板,托板的底端左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杆,且第二支撑杆的底端固定连接在装置主体的上端,装置主体的上端以及内部固定连接有转动机构,托板的底端以及装置主体的内部设置有反转机构,装置主体的内部底端设置有研磨机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连接在驱动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皮带轮,第一皮带轮通过皮带传动连接有第二皮带轮,第二皮带轮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转筒,且转筒的底端贯穿装置主体并且延伸至装置主体的内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混合装置,其特征在于,转筒的两侧下部均固定连接有两组搅拌叶,搅拌叶的上下端均匀固定连接有破碎片,破碎片呈四角棱柱设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混合装置,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明偕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云之清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