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横向拉伸结构的PPS薄膜生产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8890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28
一种具有横向拉伸结构的PPS薄膜生产线,沿生产工序依次设置有挤出机、牵引辊组、纵向拉伸机构、横向拉伸机构以及收卷辊组,其中所述挤出机末端装配有与所述牵引辊组相对应的挤出模唇,所述牵引辊组用于承接经所述挤出模唇挤出的薄膜,并将其辊压延展之后牵引至所述纵向拉伸机构之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拉伸机构包括有: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装设在所述机架之上,用于对薄膜的上下两侧面进行加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具有横向拉伸结构PPS薄膜生产线,能够将薄膜充分的进行拉伸加工,并且其稳定性更强。并且其稳定性更强。并且其稳定性更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横向拉伸结构的PPS薄膜生产线


[0001]本技术涉及薄膜生产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具有纵向拉伸结构的PPS薄膜生产线。

技术介绍

[0002]薄膜在生产过程中,塑料颗粒通过注塑挤出机加热成熔融状态并通过挤出模唇挤出,从而制成片状产品,并通生产线对其进行纵向拉伸以及横向拉伸,从而将加工成面积较大且较薄的薄膜,在目前的薄膜生产

[0003]在目前的薄膜产品里面,采用的材料大多是PC、PA等塑料材料,随着应用市场的不断扩大,厂商对薄膜性能的要求不断提升,目前开始出现以PPS作为原材料的薄膜,但是在对PPS材料进行生产的加工时发现,在将薄膜拉伸之后,随着薄膜温度的降低,薄膜会出现回缩的情况出现,同时,在对被拉伸的薄膜进行加热的过程中,通常是采用一个在密闭的空间通入热风,从而对整个空间之内进行加热,而对物料进行加热,但是这样造成了大量的能量的损耗。
[0004]因此,需要一种新型的具有横向拉伸结构的PPS薄膜生产线,用于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横向拉伸结构的PPS薄膜生产线,用于上述的技术问题。
[0006]一种具有横向拉伸结构的PPS薄膜生产线,沿生产工序依次设置有挤出机、牵引辊组、纵向拉伸机构、横向拉伸机构以及收卷辊组,其中所述挤出机末端装配有与所述牵引辊组相对应的挤出模唇,所述牵引辊组用于承接经所述挤出模唇挤出的薄膜,并将其辊压延展之后牵引至所述纵向拉伸机构之内,所述横向拉伸机构包括有:
[0007]机架;
[0008]运送轨道,所述运送轨道假设在所述机架之上,其包括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均为循环回路结构,且所述第一轨道以及第二辊道之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链夹以及第二链夹,所述第一链夹以及第二链夹分别夹持薄膜的两边沿处,所述运送轨道还包括有驱动所述第一链夹以及第二链夹分别沿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位于运送轨道首端的间距小于其两者位于运送轨道末端的间距;
[0009]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设置在所述运送轨道的首端,用于将薄膜的两边沿分别夹持固定在所述第一链夹以及第二链夹之上;
[0010]脱模装置,所述脱模装置设置在所述运送轨道的末端,用于将薄膜的两边在所述第一链夹以及第二链夹之上脱离;
[0011]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装设在所述机架之上,用于对薄膜的上下两侧面进行加
热。
[0012]进一步的,所述运送轨道包括有预热区、拉伸区以及定型区,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在预热区之间的间距与所述纵向拉伸机构输出宽度相适配,所述第一轨道与所述第二轨道在拉伸区之间的间距逐渐沿薄膜输送方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一轨道与第二轨道在所述定型区之间的间距与薄膜成品的宽度相同,且与所述收卷辊组相互适配。
[0013]进一步的,所述定型区的长度大于或等于所述预热区与所述拉伸区的长度之和。
[0014]进一步的,所述加热装置包括有:
[0015]发热源,所述发热源装设在所述机架之上;
[0016]风道,所述风道包括有分别位于薄膜上侧以及下侧的两个,且所述风道一端与发热源相互连通,另一端为封闭结构,所述风道朝向薄膜的侧面之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将热风朝向薄膜方向吹送。
[0017]进一步的,所述发热源包括有箱体,所述发热源装设在所述箱体之内,所述风道与所述箱体相互连通,所述箱体之上还装设有风机,用于将发热源的热量向所述风道方向吹送。
[001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9]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横向拉伸结构的PPS薄膜生产线,在对物料进行横向拉伸的过程中,对物料的上下侧面进行充分的加热,从而能够均远的进行拉伸加工,并且由于对通过风道对物料进行吹送热风,从而降低了能量的损耗,并且在整个拉伸过程中均匀的加热,能够使得物料充分的被加热,能够更加充分的进行被拉伸,通过设置定型区,并且在定型区进行充分的加热能够防止出现温度骤降的情况,使得薄膜温度能够缓慢下降,有效的提高薄膜的稳定性。
[0020]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的俯视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中挤出机以及牵引辊组的俯视图。
[0023]图3是本技术中横向拉伸机构的俯视图。
[0024]图4是图3中A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5]图5是图3中B部的局部放大图。
[0026]图6是本技术中加热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0028]需要说明,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0029]另外,在本技术实施例中设置“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
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003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具有横向拉伸结构的PPS薄膜生产线,如图1

6所示,沿薄膜800的生产工序设置有挤出机100、牵引辊组200、纵向拉伸机构300、横向拉伸机构400以及收卷辊组500,如图1

2所示,注塑挤出机100的端部设置有挤出模唇101,从而将PPS塑料加工成熔融状态并在挤出模唇101挤出,并经牵引辊组200进行延展并朝向纵向拉伸机构300方向输送,使得物料经过纵向拉伸机构300进行纵向拉伸之后,使其输送至横向拉伸机构400之上,从而对物料进行横向的拉伸加工,使得物料被纵向以及横向拉伸成薄膜800,并通过收卷辊组500基进行收集成卷。
[0031]如图3

6所示,横向拉伸机构400包括有一个沿线性延伸设置的机架(图中未示出),在机架之上布置有运送轨道,其中该运送轨道410包括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第一轨道411和第一轨道411,两个轨道均是循环回路结构,并且在第一轨道411之上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一链夹413,多个第一链夹413相同间隔的分布,用于对物料的一边沿处进行夹持住,第二轨道412之上滑动连接有多个第二链夹414,相同的,多个第二链夹414以相同的间隔相互间隔,用来夹持物料另一边的边沿,从而在第一链夹413和第二链夹414受到驱动装置进行驱动而沿第一轨道411和第二轨道412进行移动的过程中,能够带动物料沿运送轨道的长度方向进行移动,值得说明的是,第一轨道411和第二轨道412在整个运送轨道的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横向拉伸结构的PPS薄膜生产线,沿生产工序依次设置有挤出机、牵引辊组、纵向拉伸机构、横向拉伸机构以及收卷辊组,其中所述挤出机末端装配有与所述牵引辊组相对应的挤出模唇,所述牵引辊组用于承接经所述挤出模唇挤出的薄膜,并将其辊压延展之后牵引至所述纵向拉伸机构之内,其特征在于,所述横向拉伸机构包括有:机架;运送轨道,所述运送轨道假设在所述机架之上,其包括有两个相互对称设置的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均为循环回路结构,且所述第一轨道以及第二辊道之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链夹以及第二链夹,所述第一链夹以及第二链夹分别夹持薄膜的两边沿处,所述运送轨道还包括有驱动所述第一链夹以及第二链夹分别沿所述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往复移动的驱动装置,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位于运送轨道首端的间距小于其两者位于运送轨道末端的间距;夹紧装置,所述夹紧装置设置在所述运送轨道的首端,用于将薄膜的两边沿分别夹持固定在所述第一链夹以及第二链夹之上;脱模装置,所述脱模装置设置在所述运送轨道的末端,用于将薄膜的两边在所述第一链夹以及第二链夹之上脱离;加热装置,所述加热装置装设在所述机架之上,用于对薄膜的上下两侧面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黄雄俊黄伟宁李茂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八洲通能源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