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套管叉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8823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7 15: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套管叉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套管叉结构,包括叉头,所述叉头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底部和第一圆孔的内壁均贴合设置有空心套管,所述空心套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椭圆板,所述叉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椭圆板的底部与U形板的内壁接触,所述U形板的底部开设有椭圆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圆孔、限位环、椭圆板、U形板、椭圆孔、第二圆孔、第一螺纹筒、空心块、第二螺纹筒和固定螺栓的配合,使叉头与空心套筒之间能拆装更换,进而当叉头磨损时,使用者可通过更换新的叉头,即可使该套管叉结构能继续使用,从而降低该套管叉结构的使用成本。管叉结构的使用成本。管叉结构的使用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套管叉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套管叉
,尤其涉及一种套管叉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套管叉是传动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设置与传动轴的端部并通过万向节与其他部件连接。目前,市面上的套筒叉,通常是由叉头和套筒组合而成,例如中国专利公告号为CN216975566U所公开的一种套管叉。但由于叉头与套筒无法拆装,进而当叉头磨损后,整个套筒叉无法继续使用,从而导致套筒叉的使用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目前,市面上的套筒叉,通常是由叉头和套筒组合而成,但由于叉头与套筒无法拆装,进而当叉头磨损后,整个套筒叉无法继续使用,从而导致套筒叉的使用成本较大,而提出的一种套管叉结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套管叉结构,包括叉头,所述叉头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圆孔,所述第一圆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底部和第一圆孔的内壁均贴合设置有空心套管,所述空心套管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椭圆板,所述叉头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所述椭圆板的底部与U形板的内壁接触,所述U形板的底部开设有椭圆孔,所述椭圆板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圆孔,所述第二圆孔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筒,所述叉头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空心块,所述空心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筒,所述第一螺纹筒的内壁和第二螺纹筒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上表面与椭圆板的底部接触。
[0006]优选的,所述椭圆板的中心与椭圆孔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且椭圆板的形状与椭圆孔的形状相等。
[0007]优选的,所述椭圆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磁环,所述空心块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磁环,所述第二磁环位于第一磁环的上方,所述第一磁环的内壁和第二磁环的内壁均与固定螺栓的表面接触。
[0008]优选的,所述叉头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的底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壁粘接有球形橡胶块,所述固定螺栓的上表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壁与球形橡胶块的表面接触。
[0009]优选的,所述叉头的中心与空心套管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
[0010]优选的,所述第一磁环的厚度等于椭圆板与叉头之间间隙。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本技术通过第一圆孔、限位环、椭圆板、U形板、椭圆孔、第二圆孔、第一螺纹筒、空心块、第二螺纹筒和固定螺栓的配合,使叉头与空心套筒之间能拆装更换,进而当叉头磨损时,使用者可通过更换新的叉头,即可使该套管叉结构能继续使用,从而降低该套管叉结构的使用成本,同时,当固定螺栓拧在第一螺纹筒和第二螺纹筒内后,球形橡胶块与
弧形槽紧密接触,此时,通过球形橡胶块与弧形槽之间的摩擦力,使固定螺栓在转动时受到的阻力较大,进而当该套管叉结构振动时,固定螺栓不会发生松动。
[0013](2)本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磁环和第二磁块,其中,当第一螺纹筒与第二螺纹筒对齐时,通过第一磁环与第二磁环之间相互的吸力,使空心套筒在转动时所受的阻力增大,进而通过第一磁环和第二磁环的配合,使使用者能快速地将第一螺纹筒与第二螺纹筒对齐。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6]图3为本技术图2中A

A处剖视图;
[0017]图4为本技术图3中B放大图;
[0018]图5为本技术叉头的仰视图;
[0019]图6为本技术椭圆板的俯视图;
[0020]图7为本技术U形板的仰视图;
[0021]图8为本技术固定螺栓的俯视图;
[0022]图9为本技术支撑块的仰视图。
[0023]图中:1、叉头;2、第一圆孔;3、限位环;4、空心套管;5、椭圆板;6、U形板;7、椭圆孔;8、第二圆孔;9、第一螺纹筒;10、空心块;11、第二螺纹筒;12、固定螺栓;13、第一磁环;14、第二磁环;15、支撑块;16、凹槽;17、球形橡胶块;18、弧形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6]实施例一:
[0027]参照图1

7,一种套管叉结构,包括叉头1,叉头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圆孔2,第一圆孔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3,限位环3的底部和第一圆孔2的内壁均贴合设置有空心套管4,限位环3对空心套筒进行限位,叉头1的中心与空心套管4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空心套管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椭圆板5,叉头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6,椭圆板5的底部与U形板6的内壁接触,U形板6的底部开设有椭圆孔7,椭圆板5的中心与椭圆孔7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且椭圆板5的形状与椭圆孔7的形状相等,当椭圆板5与椭圆孔7对齐时,空心套筒能从第一圆孔2内移出,当椭圆板5与椭圆孔7错开时,通过椭圆板5、U形板6和限位环3的配合,使空心套筒无法在第一圆孔2内滑动,椭圆板5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圆孔8,第二圆孔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筒9,叉头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空心块10,空心块10的内壁固定连接
有第二螺纹筒11,第一螺纹筒9的内壁和第二螺纹筒11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2,固定螺栓12的上表面与椭圆板5的底部接触,当固定螺栓12拧在第一螺纹筒9和第二螺纹筒11内时,通过固定螺栓12、第一螺纹筒9和第二螺纹筒11的配合,使椭圆板5无法转动。
[0028]实施例二:
[0029]参照图1

4,椭圆板5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第一磁环13,空心块10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第二磁环14,第二磁环14位于第一磁环13的上方,第一磁环13的内壁和第二磁环14的内壁均与固定螺栓12的表面接触,第一磁环13的厚度等于椭圆板5与叉头1之间间隙,通过设置第一磁环13和第二磁块,其中,当第一螺纹筒9与第二螺纹筒11对齐时,通过第一磁环13与第二磁环14之间相互的吸力,使空心套筒在转动时所受的阻力增大,进而通过第一磁环13和第二磁环14的配合,使使用者能快速地将第一螺纹筒9与第二螺纹筒11对齐。
[0030]实施例三:
[0031]参照图1

9,叉头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支撑块15,支撑块15的底部开设有凹槽16,凹槽16的内壁粘接有球形橡胶块17,固定螺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套管叉结构,包括叉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叉头(1)的底部开设有第一圆孔(2),所述第一圆孔(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限位环(3),所述限位环(3)的底部和第一圆孔(2)的内壁均贴合设置有空心套管(4),所述空心套管(4)的表面固定连接有椭圆板(5),所述叉头(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U形板(6),所述椭圆板(5)的底部与U形板(6)的内壁接触,所述U形板(6)的底部开设有椭圆孔(7),所述椭圆板(5)的内部开设有第二圆孔(8),所述第二圆孔(8)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螺纹筒(9),所述叉头(1)的前后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空心块(10),所述空心块(10)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螺纹筒(11),所述第一螺纹筒(9)的内壁和第二螺纹筒(11)的内壁均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12),所述固定螺栓(12)的上表面与椭圆板(5)的底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套管叉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椭圆板(5)的中心与椭圆孔(7)的中心在同一垂直线上,且椭圆板(5)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海龙丰祺
申请(专利权)人:丹阳金隆传动系统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