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8692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3:00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可应用于区块链领域或金融领域。获取第一待加密消息;利用基于SHA1算法的HMAC算法,对第一待加密消息进行加密处理,得到160位的哈希报文摘要;其中,在SHA1算法迭代过程中,每轮的迭代结果利用离散小波变换进行加密处理,将处理后得到的目标处理结果作为下一次迭代的输入。不仅使用基于SHA1算法的HMAC算法进行加密,还在SHA1的每轮迭代过程中,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再次进行加密处理,进行二次加密,区块链的哈希加密强度显著提高。在极端情况下,即使加密后的哈希报文摘要泄露,被攻击者获取,攻击者也无法使用传统SHA1的方法逆向破解经过改进优化的HMAC算法签名的哈希值,从而有效保障信息安全。保障信息安全。保障信息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区块链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计算能力显著增强的信息社会,对于安全散列算法1(Secure Hash Algorithm 1,SHA1算法),在积累了大量碰撞密码库后,存在暴利破解的可能性。攻击者使用专用的GPU、AI设备、专业的矿机设备,以及超算设备等,可大幅提高哈希碰撞运算速度,对目前的SHA1算法产生的哈希撞库威胁增加。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再次进行加密处理,进行二次加密,区块链的哈希加密强度显著提高。其具体方案如下:
[0004]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加密方法,包括:
[0005]获取第一待加密消息;
[0006]利用基于SHA1算法的HMAC算法,对所述第一待加密消息进行加密处理,得到160位的哈希报文摘要;其中,在SHA1算法迭代过程中,每轮的迭代结果利用离散小波变换进行加密处理,将处理后得到的目标处理结果作为下一次迭代的输入。
[0007]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加密装置,包括:
[0008]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第一待加密消息;
[0009]加密单元,用于利用基于SHA1算法的HMAC算法,对所述第一待加密消息进行加密处理,得到160位的哈希报文摘要;其中,在SHA1算法迭代过程中,每轮的迭代结果利用离散小波变换进行加密处理,将处理后得到的目标处理结果作为下一次迭代的输入。
[0010]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所述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0011]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并将所述程序代码传输给所述处理器;
[0012]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所述程序代码中的指令执行所述的加密方法。
[0013]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执行所述的加密方法。
[001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获取第一待加密消息;利用基于SHA1算法的HMAC算法,对第一待加密消息进行加密处理,得到160位的哈希报文摘要;其中,在SHA1算法迭代过程中,每轮的迭代结果利用离散小波变换进行加密处理,将处理后得到的目标处理结果作为下一次迭代的输入。
[0015]这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仅使用基于SHA1算法的HMAC算法进行加密,还在SHA1的每轮迭代过程中,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再次进行加密处理,进行二次加密,区块链的哈希加密强度显著提高。离散小波变换的处理运算量较小,且改动难度较小,对系统性能压力较
低,也适合在低功耗低性能的IOT终端、ARM终端上使用,从而扩展业务系统的区块链应用场景,实现去中心化和万物互联的目标,比较适合存在大量SHA1算法应用的系统接入使用区块链技术。并且,生成的哈希报文摘要为160位,保持SHA1加密的密文密码长度不变,不影响区块链使用方接口栏位长度的调整,能够很好的兼容现有系统,使生产上现有系统改造接入区块链,使用区块链哈希算法的工作量较小,成本可控,对现有的系统改动较小,对设备及性能的影响较低,不需要采购或升级专用的硬件设备。而且,本申请提供的算法具有雪崩效应,进而显著增强了密码复杂性和抗穷举性,增加了暴力破解的工作量,在极端情况下,即使加密后的哈希报文摘要泄露,被攻击者获取,攻击者也无法使用传统SHA1的方法逆向破解经过改进优化的HMAC算法签名的哈希值,从而有效保障信息安全。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0017]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0018]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散小波变换的处理过程示意图;
[0019]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多层分解示意图;
[0020]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密装置的结构框图;
[0021]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0023]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它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申请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申请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0024]正如
技术介绍
中的描述,对于SHA1算法,在积累了大量碰撞密码库后,存在暴利破解的可能性。攻击者使用专用的GPU、AI设备、专业的矿机设备,以及超算设备等,可大幅提高哈希碰撞运算速度,对目前的SHA1算法产生的哈希撞库威胁增加。
[0025]基于以上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获取第一待加密消息;利用基于SHA1算法的HMAC算法,对第一待加密消息进行加密处理,得到160位的哈希报文摘要;其中,在SHA1算法迭代过程中,每轮的迭代结果利用离散小波变换进行加密处理,将处理后得到的目标处理结果作为下一次迭代的输入。
[0026]这样,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不仅使用基于SHA1算法的HMAC算法进行加密,还在SHA1的每轮迭代过程中,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再次进行加密处理,进行二次加密,区块链的哈希加密强度显著提高。离散小波变换的处理运算量较小,且改动难度较小,对系统性能压力较低,也适合在低功耗低性能的IOT终端、ARM终端上使用,从而扩展业务系统的区块链应用场景,实现去中心化和万物互联的目标,比较适合存在大量SHA1算法应用的系统接入使用区
块链技术。并且,生成的哈希报文摘要为160位,保持SHA1加密的密文密码长度不变,不影响区块链使用方接口栏位长度的调整,能够很好的兼容现有系统,使生产上现有系统改造接入区块链,使用区块链哈希算法的工作量较小,成本可控,对现有的系统改动较小,对设备及性能的影响较低,不需要采购或升级专用的硬件设备。而且,本申请提供的算法具有雪崩效应,进而显著增强了密码复杂性和抗穷举性,增加了暴力破解的工作量,在极端情况下,即使加密后的哈希报文摘要泄露,被攻击者获取,攻击者也无法使用传统SHA1的方法逆向破解经过改进优化的HMAC算法签名的哈希值,从而有效保障信息安全。
[0027]为了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密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进行详细的说明。
[0028]参考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加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0029]S101,获取第一待加密消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获取第一待加密消息;利用基于SHA1算法的HMAC算法,对所述第一待加密消息进行加密处理,得到160位的哈希报文摘要;其中,在SHA1算法迭代过程中,每轮的迭代结果利用离散小波变换进行加密处理,将处理后得到的目标处理结果作为下一次迭代的输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利用基于SHA1算法的HMAC算法,对所述第一待加密消息进行加密处理,得到160位的哈希报文摘要包括:根据所述第一待加密消息、密匙、第一字符串和第二字符串,利用基于SHA1算法的HMAC算法进行加密处理,得到160位的哈希报文摘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第一待加密消息、密匙、第一字符串和第二字符串,利用基于SHA1算法的HMAC算法进行加密处理,得到160位的哈希报文摘要包括:将所述密钥和所述第一字符串进行按位异或处理,得到第一处理结果;将所述第一处理结果和所述第一待处理消息进行组合,得到第二处理结果;利用SHA1算法对所述第二处理结果进行加密处理,得到第三处理结果;将所述密钥和所述第二字符串进行按位异或处理,得到第四处理结果;将所述第四处理结果和所述第三处理结果进行组合,得到第五处理结果;利用所述SHA1算法对所述第五处理结果进行加密处理,得到160位的哈希报文摘要。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SHA1算法迭代过程中,每轮的迭代结果利用离散小波变换进行加密处理,将处理后得到的目标处理结果作为下一次迭代的输入,包括:利用低通滤波器和降采样滤波器对迭代结果进行加密处理,得到第六处理结果;利用高通滤波器和所述降采样滤波器对所述迭代结果进行加密处理,得到第七处理结果;将所述第六处理结果和所述第七处理结果相加,得到目标处理结果,以将所述目标处理结果作为下一次迭代的输入。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意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超群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