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钢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8465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钢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结构体系包括底柱、延伸柱和横梁,底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底板,底柱和延伸柱竖直设置,底柱的顶端及延伸柱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延伸柱设置在底柱的顶部,延伸柱与底柱组成支撑柱,支撑柱成对设置,横梁设置在两个延伸柱之间,延伸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悬挂座,悬挂座与横梁之间设置有悬挂件,悬挂件与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悬挂件与悬挂座之间设置有第二紧固螺栓,延伸柱的一侧且位于悬挂座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座,支撑座的顶部与横梁的底部接触,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技术领域。该种建筑钢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的钢结构体系抗震性较差的问题。钢结构体系抗震性较差的问题。钢结构体系抗震性较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钢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结构
,具体为一种建筑钢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钢结构建筑是一种新型的建筑体系,打通房地产业、建筑业、冶金业之间的行业界线,集合成为一个新的产业体系。钢结构建筑相比传统的混凝土建筑而言,用钢板或型钢替代了钢筋混凝土,强度更高。并且由于构件可以工厂化制作,现场安装,因而大大减少工期。
[0003]现有的建筑钢结构的组件之间多为刚性连接,一旦建筑受到较大的外力产生振动时,钢结构的耗能主要依靠构件、节点的塑性变形能力实现,钢结构抗震性依然较差,在公开号:CN113914495A公开一种抗震建筑钢结构,通过设置第一弹簧与第五弹簧直接或间接来抑制连接柱的上下振动,减小震动幅度,增强抗震性,但这种只能适用于轻型的钢结构,当整体重量压制弹簧没有变形空间时,防震效果会大打折扣,因此我们对此做出改进,提出一种建筑钢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钢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解决了现有的钢结构体系抗震性较差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建筑钢结构体系,包括底柱、延伸柱和横梁,所述底柱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底板,所述底柱和延伸柱竖直设置,所述底柱的顶端及延伸柱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延伸柱设置在底柱的顶部,所述延伸柱与底柱组成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成对设置,所述横梁设置在两个延伸柱之间,所述延伸柱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悬挂座,所述悬挂座与横梁之间设置有悬挂件,所述悬挂件设置有两个且分布在悬挂座的两侧,所述悬挂件与横梁之间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所述悬挂件与悬挂座之间设置有第二紧固螺栓,第二紧固螺栓采用低强度螺栓,所述延伸柱的一侧且位于悬挂座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的顶部与横梁的底部接触。
[0008]优选的,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横梁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凹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摩擦片,所述横梁的顶部与悬挂座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间隙,且间隙距离大于凹槽的深度。
[0009]优选的,所述悬挂件包括型板,所述型板中部的一侧设置有垫块,所述垫块的厚度小于横梁的顶部与悬挂座的底部之间的间隙,且垫块的厚度大于第一摩擦片的顶部至支撑板顶部之间的距离,所述型板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摩擦片,所述型板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孔,所述型板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固定孔。
[0010]优选的,两个所述连接板之间设置有第三紧固螺栓,所述底柱与延伸柱之间还设置有加强板,所述加强板与底柱和延伸柱之间设置有第四紧固螺栓。
[0011]优选的,所述加强板包括板体,所述板体的一侧设置有限位筒,所述板体的表面设置有与限位筒适配的通孔,所述板体的表面还设置有第三固定孔。
[0012]优选的,所述底柱和延伸柱的表面设置有与限位筒适配的限位孔。
[0013]优选的,所述底柱、延伸柱和横梁采用H型钢,所述固定底板的顶部与底柱的侧面之间设置有肋板。
[0014]优选的,所述支撑柱设置多组且并排设置时,底柱一侧的底部及延伸柱一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稳定座,所述稳定座与加强板之间设置有斜拉杆,两个所述斜拉杆重合处设置有第五紧固螺栓。
[0015]一种建筑钢结构体系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6]步骤1:在底柱底端焊接固定底板和肋板,在底柱顶端和延伸柱一端焊接连接板,并在延伸柱一侧焊接悬挂座和支撑座;
[0017]步骤2:在预设位置安装底柱,底柱安装完成后安装延伸柱;
[0018]步骤3:利用吊车吊起横梁,将横梁放入支撑座顶部的凹槽内;
[0019]步骤4:安装悬挂件,将悬挂件从悬挂座的一侧插入,利用螺栓将悬挂座固定在横梁两侧,然后再利用螺栓将悬挂座与悬挂座固定。
[0020]优选的,在步骤2在若设置并排的支撑柱,在底柱一侧的及延伸柱一侧安装稳定座,然后再安装斜拉杆,最后在拉杆重合处利用螺栓紧固。
[0021](三)有益效果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建筑钢结构体系。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0023]通过在延伸柱的一侧设置悬挂座和支撑座,横梁放置在支撑座顶部,利用悬挂件与悬挂座连接,在发生震动时,采用低强度螺栓的第二紧固螺栓发生断裂,悬挂件与悬挂座之间及横梁与支撑座之间发生摩擦,吸收能量,将原有的刚性连接变成柔性连接,避免了连接处发生塑形变形,提高抗震性能;在施工时,焊接部分在工厂完成,现场采用螺栓进行固定,大大提高了施工效率。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主视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结构侧视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A处放大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图1中B处放大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加强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悬挂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支撑座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1

底柱、2

延伸柱、3

横梁、4

固定底板、5

肋板、6

连接板、7

第三紧固螺栓、8

加强板、81

板体、82

板体、83

第三固定孔、9

第四紧固螺栓、10

悬挂座、11

悬挂件、111

型板、112

垫块、113

第二摩擦片、114

第一固定孔、115

第二固定孔、12

第一紧固螺栓、13

第二紧固螺栓、14

稳定座、15

斜拉杆、16

第五紧固螺栓、17

支撑座、171

支撑板、172

第一摩擦片。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3]请参阅图1

4,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建筑钢结构体系,包括底柱1、延伸柱2和横梁3,底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底板4,底柱1、延伸柱2和横梁3采用H型钢,固定底板4的顶部与底柱1的侧面之间设置有肋板5。
[0034]底柱1和延伸柱2竖直设置,底柱1的顶端及延伸柱2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钢结构体系,包括底柱(1)、延伸柱(2)和横梁(3),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柱(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固定底板(4),所述底柱(1)和延伸柱(2)竖直设置,所述底柱(1)的顶端及延伸柱(2)的底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板(6),所述延伸柱(2)设置在底柱(1)的顶部,所述延伸柱(2)与底柱(1)组成支撑柱,所述支撑柱成对设置,所述横梁(3)设置在两个延伸柱(2)之间,所述延伸柱(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悬挂座(10),所述悬挂座(10)与横梁(3)之间设置有悬挂件(11),所述悬挂件(11)设置有两个且分布在悬挂座(10)的两侧,所述悬挂件(11)与横梁(3)之间设置有第一紧固螺栓(12),所述悬挂件(11)与悬挂座(10)之间设置有第二紧固螺栓(13),所述延伸柱(2)的一侧且位于悬挂座(10)的下方设置有支撑座(17),所述支撑座(17)的顶部与横梁(3)的底部接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7)包括支撑板(171),所述支撑板(171)的顶部设置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宽度与横梁(3)的宽度相适配,所述凹槽的顶部设置有第一摩擦片(172),所述横梁(3)的顶部与悬挂座(10)的底部之间设置有间隙,且间隙距离大于凹槽的深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件(11)包括型板(111),所述型板(111)中部的一侧设置有垫块(112),所述垫块(112)的厚度小于横梁(3)的顶部与悬挂座(10)的底部之间的间隙,且垫块(112)的厚度大于第一摩擦片(172)的顶部至支撑板(171)顶部之间的距离,所述型板(111)一侧的底部设置有第二摩擦片(113),所述型板(111)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固定孔(114),所述型板(111)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固定孔(115)。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钢结构体系,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连接板(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继华万显龙
申请(专利权)人:长沙鼎盛重工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