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轮电动车的识别系统及其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门禁
,具体涉及一种两轮电动车的识别系统及其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城市中的私家车越来越多,导致城市的交通堵塞问题也越来越严重,加上全国各地都在倡导绿色安全出行;于是,对于一些近距离的出行,人们会更倾向于在城市中驾驶两轮电动车,并且,两轮电动车的便利性更强、性价比更高。但随之而来的是各种无牌车、报废车、改装车的恣意乱用,导致小区内产生各种安全问题。随着小区业主对安全的日益重视,对两轮电动车的规范管理势在必行,为了做好管理,第一步就是如何避免存在安全隐患的两轮电动车进入小区内。
[0003]如现有技术中,公开号为CN106408729B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基于超高频RFID技术的门禁自动识别系统及方法,其中提到了利用超高频RFID技术来帮助业主或电动车进行门禁的自动识别;然而,目前超高频RFID技术还不是非常成熟,安全性不够强;而且大部分关于门禁的现有技术都是将超高频RFID技术应用在公交卡或门禁卡上,若用户忘记携带公交卡或门禁卡,两轮电动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两轮电动车的识别系统,包括两轮电动车的待车区,所述待车区设有闸门装置、数据处理模块、语音模块、门禁读卡装置,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与闸门装置、语音模块、门禁读卡装置相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识别装置、LED补光模块、第二识别装置、红外探测模块和存储模块;其中,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分别与第一识别装置、LED补光模块、第二识别装置、红外探测模块和存储模块相连接;所述LED补光模块包括第一LED补光灯、第二LED补光灯;所述第一LED补光灯被设置成响应于第一电平信号,所述第二LED补光灯被设置成响应于第二电平信号;所述红外探测模块包括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二红外传感器;第一红外传感器被设置成响应于有两轮电动车进入待车区,发送第一电平信号至数据处理模块,依次启动第一LED补光灯和第一识别装置;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被设置成响应于有人进入闸门装置的入口区域,发送第二电平信号至数据处理模块,依次启动第二LED补光灯和第二识别装置;所述第一识别装置被设置成响应于第一电平信号;所述第一识别装置用于拍摄车牌照图像,并从车牌照图像中提取出车牌特征信息,将之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第二识别装置被设置成响应于第二电平信号;所述第二识别装置用于拍摄闸门装置的入口区域的人员脸部图像,并从人员脸部图像中提取出人员的脸部特征信息,将之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所述存储模块中存储有允许通行数据库,用以存储具有通行资格的人员的脸部特征信息和两轮电动车的车牌特征信息;当门禁卡靠近所述门禁读卡装置时,门禁读卡装置向数据处理模块发送读卡信号,数据处理模块依次向闸门装置、语音模块发送开闸信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轮电动车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识别装置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第一摄像单元、车牌识别分析单元;所述待车区的一侧设有安装柱,所述第一摄像单元安装于待车区的安装柱上,其镜头对准待车区的两轮电动车的后车牌处,且,其拍摄角度斜向下;所述第一摄像单元将拍摄到的车牌照图像发送至车牌识别单元;所述车牌识别单元接收第一摄像单元拍摄的车牌照图像,并从车牌照图像中提取车牌特征信息,最后将车牌特征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车牌特征信息与所述存储模块中的两轮电动车的车牌特征信息对比,一致则向闸门装置、语音模块发送开闸信号,不一致则向语音模块发送身份验证信号。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轮电动车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识别装置包括相互电连接的第二摄像单元、人脸识别分析单元;所述第二摄像单元安装于闸门装置上,其镜头对准闸门装置前的入口区域,且,其拍摄角度斜向上;所述第二摄像单元能拍摄一定人脸识别距离内的人脸,所述第二摄像单元将拍摄到的人员脸部图像发送至人脸识别单元;所述人脸识别单元接收第二摄像单元拍摄的人员脸部图像,并从人员脸部图像中提取脸部特征信息,最后将脸部特征信息发送至数据处理模块;所述数据处理模块将脸部特征信息与所述存储模块中的人员的脸部特征信息对比,一致则向闸门装置、语音模块发送开闸信号,不一致则向语音模块发送身份登记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轮电动车的识别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人脸识别距离为0.3
‑
技术研发人员:钟颖欣,黄翰华,朱桂林,欧阳杰文,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中维智泊停车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