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阿特拉斯专利>正文

用于动力工具的扭矩传递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8197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4
一种用于动力工具的扭矩传递组件(1,101),所述组件包括:弯头(2,102),其具有第一输出轴(6,106),所述第一输出轴(6,106)绕旋转轴线旋转且布置为连接到动力工具马达,用于将旋转运动从马达传递到第一输出轴(6,106);动力工具附接部件(3,103),其具有可连接到第一输出轴(6,106)的输入轴(7,107)、第二输出轴(112)以及用于将旋转运动从输入轴(107)传递到第二输出轴(112)的齿轮装置(11a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用于动力工具的扭矩传递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总体上涉及动力工具领域,具体涉及设置有弯头和形成扭矩传递组件的一部分的附接部件的动力工具。

技术介绍

[0002]动力工具有时设置有所谓的弯头,所述弯头包括齿轮装置,所述齿轮装置将旋转运动从动力工具的马达传递到输出轴,所述输出轴与马达轴成一定角度,例如90
°
。这种弯头在例如螺母扳手的动力工具上特别有用。
[0003]对于一些应用,动力工具可以另外设置有附接部件,所述附接部件具有输入轴和输出轴,所述输入轴可连接到动力工具的输出轴或弯头,所述输出轴与输入轴偏置并可连接到工具(例如螺栓或螺母接合工具)。典型地,弯头的输出轴设置有正方形、多边形或花键驱动,并且附接部件的输入轴具有对应形成的容纳驱动的凹部。附接部件也称为爪形件、前部附接件、偏置附接件或偏置齿轮头。下面将其称为附接部件。这种附接部件通常用于不能使用普通动力工具(如普通螺母扳手)的受限空间,因为难以接近要紧固或松开的接头的螺栓或螺母。
[0004]因此,对于各种应用,有利的是为动力工具提供扭矩传递组件,该组件包括弯头、附接部件和用于将附接部件固定到弯头的装置。在这种扭矩传递组件中,防止附接部件相对于弯头旋转是非常重要的。否则,这种相对旋转将严重损害动力工具的操作。旋转的附接部件也有击打手持动力工具的操作人员手指的风险,这可能导致严重伤害。
[0005]在这样的先前已知的扭矩传递组件中,附接部件通常借助螺纹连接附接到弯头上。典型地,弯头设置有内螺纹螺母等,所述内螺纹螺母等轴向同心地固定在输出轴周围,使得它可以相对于弯头的颈部旋转。所述附接部件设置有相应的外螺纹,所述外螺纹布置在静止固定于附接部件的套筒上。当将附接部件附接到弯头时,套筒插入螺母中,并且螺母旋转,使得套筒与螺母螺纹接合。螺母被拧紧到特定的扭矩,使得附接部件通过相应的摩擦接合旋转地固定到弯头。然而,当操作动力工具(例如拧紧或松开螺栓)时,对于一个操作旋转方向,从马达经由弯头和附接部件传递到螺母接合工具的扭矩将与螺母与套筒之间的摩擦力相反。在高操作扭矩下,这可能会导致螺母与套筒之间的螺纹接合松动,使得失去附接部件的旋转固定。
[0006]为了增强附接部件的旋转固定,通常将诸如等的螺纹锁定粘合剂应用于螺母与套筒之间的螺纹接合。然而,如果螺纹受到严重冲击,例如如果动力工具掉落并撞到地面,这种螺纹锁定粘合剂可能会失效。此外,螺纹锁定粘合剂的应用使附接部件的移除(例如,为了允许维修和维护以及在更换附接部件时)变得非常复杂。
[0007]还已知的是,通过设计具有相对大直径的螺母、套筒和螺纹来增强附接部件的旋转固定。通过这种方式,增加了螺纹摩擦接合抵抗由作用在工具上的操作扭矩引起的松动扭矩的杠杆。然而,特别是螺母直径的这种增大增加了动力工具的总尺寸,这严重地削弱了在受限空间中操作工具的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8]因此,本公开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动力工具的增强型扭矩传递组件。
[0009]另一个目的是提供这样的组件,在该组件中,在动力工具操作时,附接部件被稳固地防止相对于弯头的无意旋转。
[0010]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这样的组件,当需要时,该组件允许容易地从弯头上拆卸附接部件。
[0011]又一个目的是提供这样的组件,其具有相对小的尺寸并且允许在有限的空间中操作动力工具。
[0012]还一个目的是提供这样的组件,其设计简单并且包括相对较少数量的组成部件。
[0013]进一步的目的是提供这样的组件,其使用可靠并且具有相对长的使用寿命。
[0014]根据一个方面,这些目的通过如所附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用于动力工具的扭矩传递组件来实现。扭矩传递组件包括弯头、动力工具附接部件以及固定装置,所述弯头具有第一输出轴,所述第一输出轴绕旋转轴线旋转并且布置为连接到动力工具马达,用于将旋转运动从马达传递到第一输出轴;所述动力工具附接部件具有可连接到第一输出轴的输入轴、第二输出轴以及用于将旋转运动从输入轴传递到第二输出轴的齿轮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将附接部件固定到弯头。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装置,其布置为防止附接部件相对于弯头的轴向位移;第二固定装置,其布置为防止附接部件相对于弯头绕旋转轴线的旋转,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与第一固定装置分离。
[0015]因此,附接部件到弯头的固定分为分别用于轴向固定和用于旋转固定的单独的装置。这允许第一装置可以被专门选择用于实现稳固的轴向固定,并且第二装置可以被专门选择用于实现稳固的旋转固定。特别地,第二固定装置可以被选择为使得其不依赖于任何摩擦或螺纹接合,所述摩擦或螺纹接合在操作用于经由弯头和附接部件传递操作扭矩的动力工具时容易松动。另一方面,第一固定装置仍然可以包括例如螺纹接合装置,该螺纹接合装置导致稳固的轴向固定,同时允许容易地拆卸以从弯头移除附接部件。
[0016]根据一个实施方案,第二固定装置包括扭矩传递环。
[0017]第二固定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两组相互配合的形式上锁定的构件(form

locking members)。
[0018]所述扭矩传递环借助第一组形式上锁定的构件被固定以防止相对于所述弯头旋转,并且借助第二组形式上锁定的构件被固定以防止相对于所述附接部件旋转。
[0019]每组形式上锁定的构件可以包括阳构件和阴构件,所述阴构件布置为形式上锁定地容纳阳构件。
[0020]所述扭矩传递环可以包括第一组和第二组形式上锁定的构件的阴构件。
[0021]所述第一组可以包括布置在弯头上的径向突出的阳构件,并且所述第二组可以包括布置在所述附接部件上的轴向突出的阳构件。
[0022]所述第一固定装置可以包括可旋转连接器,所述可旋转连接器轴向固定到所述弯头和所述附接部件中的一个并具有第一接合装置,所述第一接合装置布置为与设置在弯头和附接部件中的另一个上的第二接合装置旋转接合。
[0023]所述第一接合装置可以包括第一螺纹,所述第二接合装置可以包括第二螺纹,第一螺纹和第二螺纹布置为相互螺纹接合。
[0024]可旋转连接器可轴向固定到弯头。
[0025]第一螺纹可以是布置在可旋转连接器上的内螺纹,第二螺纹可以是布置在附接部件上的外螺纹。
[0026]扭矩传递环和可旋转连接器可以轴向固定到弯头。
[0027]所述扭矩传递环和所述可旋转连接器可以借助螺纹支撑盘轴向固定到弯头,所述螺纹支撑盘布置为支撑滚珠轴承,所述滚珠轴承支撑第一输出轴。
[0028]本公开还涉及一种包括如上所述的扭矩传递组件的动力工具,例如螺母扳手。
[0029]从以下示例性实施方案的详细描述和所附权利要求中,扭矩传递组件的进一步目的和优点将变得显而易见。
[0030]通常,权利要求中使用的所有术语都将根据它们在
中的普通含义来解释,除非在此另有明确定义。所有对“一/一个/所述元件、设备、部件、装置、步骤等”的引用应公开解释为指元件、设备、部件、装置、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用于动力工具的扭矩传递组件(1,101),所述组件包括:

弯头(2,102),其具有第一输出轴(6,106),所述第一输出轴(6,106)绕旋转轴线旋转并且布置为连接到动力工具马达,用于将旋转运动从马达传递到第一输出轴(6,106);

动力工具附接部件(3,103),其具有能够连接到第一输出轴(6,106)的输入轴(7,107)、第二输出轴(112)以及用于将旋转运动从输入轴(107)传递到第二输出轴(112)的齿轮装置(11a

c,111a

c);以及

用于将附接部件固定到弯头的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第一固定装置(20、22、23、30、50、51、120、122、123、150、151),其布置为防止附接部件(3、103)相对于弯头(2、102)的轴向位移;以及第二固定装置(40,61,62,63,64,140,161,162a

b,163,164),其布置为防止附接部件(3,103)相对于弯头(2,102)绕旋转轴线的旋转,所述第二固定装置与第一固定装置分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扭矩传递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扭矩传递环(40,140)。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扭矩传递组件,其中,所述第二固定装置包括至少两组相互配合的形式上锁定的构件(61、62、63、64、161、162a

b、163、164)。4.根据权利要求2和3所述的扭矩传递组件,其中,所述扭矩传递环(40、140)借助第一组形式上锁定的构件(61、62、161、162a

b)被固定以防止相对于所述弯头(2、102)旋转,并且借助第二组形式上锁定的构件(63、64、163、164)被固定以防止相对于所述附接部件(3、103)旋转。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扭矩传递组件,其中,每组形式上锁定的构件包括阳构件(61、63、161、163)和至少一个阴构件(62、64、162a

b、164),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P
申请(专利权)人:阿特拉斯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