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武岩纤维织物的应急路面板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81562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3
本申请提供一种玄武岩纤维织物的应急路面板及制备方法,所述应急路面板包括:承载基底;纤维基体,包括第一基料层和玄武岩纤维层,所述第一基料层设置在所述承载基底上,所述玄武岩纤维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料层远离所述承载基底的一侧;顶层面板,包括第二基料层和面料层,所述第二基料层设置在所述玄武岩纤维层远离所述承载基底的一侧,所述面料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料层远离所述承载基底的一侧;本申请采用玄武岩纤维层,能够提高了应急路面板的抗断裂能力和使用寿命;且该应急路面板的构造简单,无需投入较多的大型机械设备,降低了制作成本和制作难度,提高应急路面板的铺设效率。提高应急路面板的铺设效率。提高应急路面板的铺设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玄武岩纤维织物的应急路面板及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应急路面板
,尤其涉及一种玄武岩纤维织物的应急路面板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沿海滩涂地区当中,海陆衔接的区域大多为软弱的粘性土或淤泥质粘性土,即软土;在自然状态下,由于软土的含水量较高、渗透性较差、承载力较低,且具有较强的触变性与流变性,因此,车辆和大型机械设备很难再质地较软的滩涂区域上通过或者展开相应作业;为在滩涂区域开展工作,通常情况下会在滩涂区域上铺设临时的应急路面板,提高滩涂的承载能力,以使车辆和大型机械设备能够在滩涂区域通过或停放。
[0003]相关技术中,铺设在滩涂区域的应急路面板通常采用面积较大的金属板材,或者采用钢筋混凝土在滩涂区域浇筑临时路基对滩涂区域的硬化,以使滩涂区域具有较好的承载能力;但是,大面积的金属板材和钢筋混凝土制作的应急路面板在铺设过程中需要投入较多的大型设备配合铺设,成本投入较高,而且在滩涂区域的铺设难度较大,从而降低应急路面板的铺设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玄武岩纤维织物的应急路面板及制备方法。
[0005]基于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玄武岩纤维织物的应急路面板,包括:
[0006]承载基底;
[0007]纤维基体,包括第一基料层和玄武岩纤维层,所述第一基料层设置在所述承载基底上,所述玄武岩纤维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料层远离所述承载基底的一侧;
[0008]顶层面板,包括第二基料层和面料层,所述第二基料层设置在所述玄武岩纤维层远离所述承载基底的一侧,所述面料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料层远离所述承载基底的一侧。
[0009]可选地,所述纤维基体,还包括:
[0010]第一匀化网片,设置在所述玄武岩纤维层靠近所述承载基底的一侧,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料层远离所述承载基底的一侧;
[0011]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匀化网片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玄武岩纤维层靠近所述承载基底的一侧固定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匀化网片进行固定。
[0012]可选地,所述第一固定件靠近所述承载基底的一侧设置有加固凸起,所述加固凸起嵌设在所述第一基料层内。
[0013]可选地,所述纤维基体,还包括:
[0014]第二匀化网片,设置在所述玄武岩纤维层远离承载基底的一侧,并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料层靠近在所述承载基底的一侧;
[0015]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匀化网片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玄武岩纤维层远
离所述承载基底的一侧固定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匀化网片进行固定。
[0016]可选地,所述纤维基体沿垂直于所述承载基底的方向设置有至少两层。
[0017]可选地,所述承载基底包括:多个相互交叉连接的第一肋板和第二肋板,任一所述第一肋板和任一所述第二肋板之间相互垂直,形成多个阵列分布的网格槽。
[0018]可选地,所述承载基底,还包括:
[0019]缓冲板,沿所述网格槽的周向布置,并与所述网格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
[0020]可选地,所述承载基底的侧面设置有用于阻挡所述第一基料层和所述第二基料层的挡板结构。
[0021]可选地,所述挡板结构,包括:
[0022]阻挡部,设置在所述承载基底的侧面,用于阻挡所述第一基料层和所述第二基料层;
[0023]固定部,固定连接在所述阻挡部的底部,用于对所述阻挡部进行固定;
[0024]支撑部,设置在所述阻挡部远离所述承载基底的一侧,用于对所述阻挡部进行支撑。
[0025]基于同一专利技术构思,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对上述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玄武岩纤维织物的应急路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
[0026]提供承载基底,将所述承载基底铺设在滩涂区域;
[0027]在所述承载基底上制作第一基料层,使所述第一基料层均匀铺设在所述承载基底上;
[0028]在所述第一基料层远离所述承载基底的一侧铺设玄武岩纤维层,以使所述玄武岩纤维层覆盖所述第一基料层;
[0029]在所述玄武岩纤维层远离所述承载基底的一侧制作第二基料层,使所述第一基料层均匀铺设在所述玄武岩纤维层上;
[0030]在所述第二基料层上铺设面料层,使所述面料层覆盖所述第二基料层;
[0031]向所述面料层注水,使所述第一基料层吸水后分别与所述承载基底和所述玄武岩纤维层相连接,并使所述第二基料层吸水后分别与所述玄武岩纤维层和所述面料层相连接。
[0032]从上面所述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玄武岩纤维织物的应急路面板及制备方法,通过在纤维基体中应用具有良好抗断裂性和耐腐蚀性的玄武岩纤维层,能够提高应急路面板的抗断裂能力和使用寿命;且该应急路面板的构造简单,不需要投入大型机械设备,减少了成本投入,降低了制作难度,提高应急路面板在滩涂区域的铺设效率。
附图说明
[0033]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相关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34]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应急路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0035]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应急路面板的剖面示意图;
[0036]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固定件和第二固定件的结构示意图;
[0037]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承载基底的结构示意图;
[0038]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挡板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9]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制作应急路面板的方法流程图。
[0040]附图标记说明:
[0041]1、承载基底;110、第一肋板;120、第二肋板;130、缓冲板;
[0042]2、纤维基体;210、第一基料层;220、玄武岩纤维层;230、第一匀化网片;240、第一固定件;241、加固凸起;250、第二匀化网片;260、第二固定件;
[0043]3、顶层面板;310、第二基料层;320、面料层;
[0044]4、挡板结构;410、阻挡部;420、固定部;430、支撑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5]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申请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6]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外定义,本申请实施例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实施例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玄武岩纤维织物的应急路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基底;纤维基体,包括第一基料层和玄武岩纤维层,所述第一基料层设置在所述承载基底上,所述玄武岩纤维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料层远离所述承载基底的一侧;顶层面板,包括第二基料层和面料层,所述第二基料层设置在所述玄武岩纤维层远离所述承载基底的一侧,所述面料层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料层远离所述承载基底的一侧。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岩纤维织物的应急路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基体,还包括:第一匀化网片,设置在所述玄武岩纤维层靠近所述承载基底的一侧,并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料层远离所述承载基底的一侧;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第一匀化网片连接,所述第一固定件与所述玄武岩纤维层靠近所述承载基底的一侧固定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一匀化网片进行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玄武岩纤维织物的应急路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件靠近所述承载基底的一侧设置有加固凸起,所述加固凸起嵌设在所述第一基料层内。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岩纤维织物的应急路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基体,还包括:第二匀化网片,设置在所述玄武岩纤维层远离承载基底的一侧,并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料层靠近在所述承载基底的一侧;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第二匀化网片连接,所述第二固定件与所述玄武岩纤维层远离所述承载基底的一侧固定连接,用于对所述第二匀化网片进行固定。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玄武岩纤维织物的应急路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基体沿垂直于所述承载基底的方向设置有至少两层。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玄武岩纤维织物的应急路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承载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娜孙奇黄玉满王玲张炜钟陈昭华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军事交通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