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织物清洁印染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920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织物清洁印染工艺,涉及织物加工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步骤如下:将成品织物放入多个清洁缸的内部通过多次清洁的方式对织物表面的污渍进行去除;根据布料需要进行染色的颜色以及颜色的浓度,将适当比例的染料放入染缸的内部,并注入温水对染料进行搅拌,使得染料均匀的混合在温水中;对染缸内部染液的温度进行加温,升温速度为每分钟2摄氏度,温度升至7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织物清洁印染工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织物加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织物清洁印染工艺。

技术介绍

[0002]织物是由细小柔长物通过交叉,绕结,连接构成的平软片块物。机织物是由存在交叉关系的纱线构成的。针织物是由存在绕结关系的纱线构成的。无纺织物是由存在连接关系的纱线构成的。第三织物是由存在交叉/绕结关系的纱线构成的;众多纱线构成稳定的关系后就形成了织物。
[0003]织物上的污物包括水溶性污物、油性污物和灰尘。水溶性污物、油性污物由于服饰与人体接触吸附,或由外来油脂(食物油或机器油等)而引起沾污;灰尘主要由于静电作用产生。防污和易去污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又有内在的联系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会逐渐沾污,防污是指衣着用纺织品在使用过程中不会被水性污垢和油性污垢所润湿造成沾污,也不会因静电吸附干的尘埃或微粒于纤维或织物表面。使纺织品具有防污性能的整理称为防污整理。
[0004]易去污是指织物一旦沾污后,污垢在正常的洗涤条件下容易洗净,而且织物在洗涤液中不会吸附洗涤液中的污物而变灰(即从织物上洗下来的污垢,通过洗涤液转移到织物的其他部位,这种现象称为湿再沾污,在重复洗涤中湿再沾污有积累作用);
[0005]织物在进行加工时需要对织物进行清洁后在进行印染,现有的织物清洁印染的工艺使用时的效率较低,同时不够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织物清洁印染工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织物清洁印染工艺,步骤如下:
[0009]将成品织物放入多个清洁缸的内部通过多次清洁的方式对织物表面的污渍进行去除;
[0010]根据布料需要进行染色的颜色以及颜色的浓度,将适当比例的染料放入染缸的内部,并注入温水对染料进行搅拌,使得染料均匀的混合在温水中;
[0011]对染缸内部染液的温度进行加温,升温速度为每分钟2摄氏度,温度升至70

80摄氏度,将织物放入染缸中保温染色15分钟,再次加温,温度升至100

120摄氏度,保温染色20分钟;
[0012]对染色完成的布料放入添加固色液的温水中,浸泡1

3小时,通过固色液对布料上的染色进行固色。
[0013]进一步地,通过清洁缸对织物依次进行去灰、去油渍以及酸性调和。
[0014]进一步地,在进行去灰的清洁缸内部注入清水,通过清水对织物的外表进行清灰,
同时在取出后通过风干机风干18分钟。
[0015]进一步地,在进行去油渍的清洁缸内部注入由温水、盐和肥皂组成的清洗水,通过清洗水对织物上的油渍进行去除,同时在油渍的清洁缸内部出来后通过清水冲洗,并在清水冲洗后通过风干机风干22分钟。
[0016]进一步地,将去油渍后的织物放入注入清洁水的清洁缸中,所述清洁水由双氧水和纯水组成,纯水的比例为50%

95%,双氧水为2%

50%,进而能够通过清洁水对布料清洁的更加干净并对其进行漂白。
[0017]进一步地,将去油渍后的织物放入注入清洁水的清洁缸中,所述清洁水由双氧水和纯水组成,纯水的比例为50%,双氧水为50%,进而能够通过清洁水对布料清洁的更加干净并对其进行漂白。
[0018]进一步地,在进行酸性调和的清洁缸内部注入PH值为4

6的酸性水液,将织物放入酸性水液的内部浸泡清洗20

30分钟,酸性水液的温度为50

60摄氏度;
[0019]将酸性调和后的织物放入温水中进行冲洗。
[0020]进一步地,进行酸性调和的清洁缸内部注入PH值为4的酸性水液,将织物放入酸性水液的内部浸泡清洗30分钟,酸性水液的温度为60摄氏度;
[0021]将酸性调和后的织物放入温水中进行冲洗。
[0022]进一步地,所述固色液包括食盐、固色剂和冰醋酸,固色温度50摄氏度,固色时间为20分钟,然后取出织物并进行冲洗5分钟,再通过烘干机在70℃烘干3分钟,进而得到染色完成后的织物。
[0023]进一步地,对染缸内部染液的温度进行加温,升温速度为每分钟2摄氏度,温度升至70摄氏度,将织物放入染缸中保温染色15分钟,再次加温,温度升至100摄氏度,保温染色20分钟;
[0024]对染色完成的布料放入添加固色液的温水中,浸泡1小时,通过固色液对布料上的染色进行固色。
[0025]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0026]本专利技术通过工艺的改进,让织物在进行印染前能够更好、更高效率的进行清洁,同时能够更加节水,并在清洁后快速对织物进行印染。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实施例一:
[0029]本专利技术为一种织物清洁印染工艺。
[0030]本工艺的具体步骤如下:
[0031]将成品织物放入多个清洁缸的内部通过多次清洁的方式对织物表面的污渍进行去除;
[0032]通过清洁缸对织物依次进行去灰、去油渍以及酸性调和;
[0033]在进行去灰的清洁缸内部注入清水,通过清水对织物的外表进行清灰,同时在取出后通过风干机风干15

40分钟;
[0034]在进行去油渍的清洁缸内部注入由温水、盐和肥皂组成的清洗水,通过清洗水对织物上的油渍进行去除,同时在油渍的清洁缸内部出来后通过清水冲洗,并在清水冲洗后通过风干机风干15

40分钟;
[0035]优选的,可对冲洗的清水以及去灰后的清水在过滤和净化后再次利用,从而达到减少水资源浪费。
[0036]将去油渍后的织物放入注入清洁水的清洁缸中,清洁水由双氧水和纯水组成,纯水的比例为50%

95%,双氧水为2%

50%,进而能够通过清洁水对布料清洁的更加干净并对其进行漂白;
[0037]在进行酸性调和的清洁缸内部注入PH值为4

6的酸性水液,将织物放入酸性水液的内部浸泡清洗20

30分钟,酸性水液的温度为50

60摄氏度;
[0038]将酸性调和后的织物放入温水中进行冲洗,通过多重温水的冲洗让织物更加便于进行印染;
[0039]根据布料需要进行染色的颜色以及颜色的浓度,将适当比例的染料放入染缸的内部,并注入温水对染料进行搅拌,使得染料均匀的混合在温水中;
[0040]对染缸内部染液的温度进行加温,升温速度为每分钟2摄氏度,温度升至70

80摄氏度,将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织物清洁印染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将成品织物放入多个清洁缸的内部通过多次清洁的方式对织物表面的污渍进行去除;根据布料需要进行染色的颜色以及颜色的浓度,将适当比例的染料放入染缸的内部,并注入温水对染料进行搅拌,使得染料均匀的混合在温水中;对染缸内部染液的温度进行加温,升温速度为每分钟2摄氏度,温度升至70

80摄氏度,将织物放入染缸中保温染色15分钟,再次加温,温度升至100

120摄氏度,保温染色20分钟;对染色完成的布料放入添加固色液的温水中,浸泡1

3小时,通过固色液对布料上的染色进行固色。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织物清洁印染工艺,其特征在于,通过清洁缸对织物依次进行去灰、去油渍以及酸性调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织物清洁印染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去灰的清洁缸内部注入清水,通过清水对织物的外表进行清灰,同时在取出后通过风干机风干18分钟。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织物清洁印染工艺,其特征在于,在进行去油渍的清洁缸内部注入由温水、盐和肥皂组成的清洗水,通过清洗水对织物上的油渍进行去除,同时在油渍的清洁缸内部出来后通过清水冲洗,并在清水冲洗后通过风干机风干22分钟。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织物清洁印染工艺,其特征在于,将去油渍后的织物放入注入清洁水的清洁缸中,所述清洁水由双氧水和纯水组成,纯水的比例为50%

95%,双氧水为2%

50%,进而能够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炜亮
申请(专利权)人:舒普林印染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