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业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804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2
作业机具备驾驶座(6)和配置在驾驶座(6)的前方的通过脚踏操作而被操作的踏板(85),踏板(85)具有沿给定方向延伸的踏板主体(61)、将踏板主体(61)支承为能够在给定方向上摆动的踏板轴(44)、以及设置在踏板主体(61)的上表面侧并供操作者放置脚的踏面,踏面形成为随着从操作者放置的脚的大拇趾侧朝向小趾侧而距踏板主体(61)的高度逐渐降低的倾斜状。板主体(61)的高度逐渐降低的倾斜状。板主体(61)的高度逐渐降低的倾斜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作业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反铲挖掘机等作业机。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已知有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作业机。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作业机具有通过脚踏操作对行驶装置进行操作的左右一对行驶踏板。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
[0003]专利文献1:日本国公开专利公报“日本特开2019

1957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要解决的课题
[0004]作为现有的行驶踏板的上表面的踏面形成为与踏板轴的轴心平行的平坦的面。因此,当操作者使脚底与踏面对齐时,存在脚的动作不顺畅而疲劳这样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是鉴于所述问题点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顺畅地进行踏板操作的作业机。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式的作业机具备:驾驶座;以及踏板,其配置在所述驾驶座的前方,通过脚踏操作而被操作,所述踏板具有:踏板主体,其在给定方向上延伸;踏板轴,其将所述踏板主体支承为能够在所述给定方向上摆动;以及踏面,其设置于所述踏板主体的上表面侧,供操作者放置脚,所述踏面形成为随着从操作者放置的脚的大拇趾侧朝向小趾侧而距所述踏板主体的高度逐渐变低的倾斜状。
[0006]另外,所述踏板轴配置于所述踏板的前后方向中途部,将所述踏板主体支承为能够前后摆动,且沿机体宽度方向延伸地配置。另外,所述踏板具有踩踏部件,所述踩踏部件设置于所述踏板主体的上表面侧的比所述踏板轴靠操作者放置的脚的趾尖侧处,所述踏面形成于所述踩踏部件的上表面。
[0007]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相互隔开间隔配置的一对所述踏板。另外,一对所述踏板的间隔随着向操作者放置的脚的趾尖侧移行而逐渐变宽。另外,所述踩踏部件随着从操作者放置的脚的大拇趾侧朝向小趾侧而向俯视时接近所述踏板轴的一侧转移的方向倾斜。
[0008]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行驶装置,所述踏板是操作所述行驶装置的行驶踏板。另外,所述踏板主体的上表面是与所述踏板主体的延伸方向平行的平面状,所述踏面形成为随着从操作者放置的脚的大拇趾侧朝向小趾侧而距所述踏板主体的上表面的高度逐渐变低的倾斜状。
[0009]另外,所述作业机具备:操纵台,其配置于所述驾驶座的前方;操纵部件,其设置于
所述操纵台,且被把持而操作;以及扶手,其从所述操纵台向后方延伸,所述踏板配置于在将肘部放置于所述扶手而把持着所述操纵部件的操作者使上体成为前倾姿势的状态下被操作的位置。专利技术效果
[0010]根据上述的作业机,能够一边闭合膝盖一边在脚的大拇趾侧进行踏板操作,能够顺畅地进行踏板操作。
附图说明
[0011]图1是作业机的俯视图。图2是作业机的侧视图。图3是驾驶室的侧视图。图4是驾驶部的立体图。图5是驾驶部的俯视图。图6是行驶踏板及支承构造体的侧视图。图7是行驶踏板及支承构造体的主视图。图8是行驶踏板的俯视图。图9是图8的J1

J1线向视剖视图。图10是图8的J2

J2线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以下,适当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作业机1的整体结构的概略俯视图。图2是作业机1的概略侧视图。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作业机1,例示了作为回转作业机的反铲挖掘机。如图1、图2所示,作业机1具备机体(回转台)2、行驶装置3以及作业装置4。在机体2上搭载有驾驶室5。在驾驶室5的室内设置有供操作者(驾驶员)就座的驾驶座(座位)6。换言之,驾驶座6搭载于机体2,驾驶室5包围驾驶座6。驾驶座6具有作为操作者就座的部位的座部6A和作为承受操作者的背部的部位的靠背部6B。
[0013]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朝向就座于作业机1的驾驶座6的操作者的前侧的方向(图1、图2的箭头A1方向)设为前方,将朝向操作者的后侧的方向(图1、图2的箭头A2方向)设为后方,将图1、图2的箭头K1方向设为前后方向,将操作者的左侧(图1的箭头B1方向)设为左方,将操作者的右侧(图1的箭头B2方向)设为右方来进行说明。
[0014]另外,如图1所示,将与前后方向K1正交的方向即水平方向作为机体宽度方向K2(机体2的宽度方向)进行说明。如图1、图2所示,行驶装置3是将机体2支承为能够行驶的履带式的行驶装置,具有行驶框架3A、设置于行驶框架3A的左侧的第一行驶装置3L、以及设置于行驶框架3A的右侧的第二行驶装置3R。第一行驶装置3L由第一行驶马达M1驱动,第二行驶装置3R由第二行驶马达M2驱动。在行驶装置3的前部安装有推土装置7。另外,行驶装置3不限于履带式,例如也可以是轮式的行驶装置。
[0015]如图2所示,机体2经由回转轴承8以能够绕回转轴心X1回转的方式支承于行驶框
架3A上。机体2由回转马达M3回转驱动。在机体2的后部搭载有燃料箱T1、工作油箱T2及配重10。如图1所示,驾驶室5搭载于机体2的宽度方向K2的一侧部(左侧部)。在机体2的宽度方向K2的另一侧部(右侧部)搭载有原动机E1。原动机E1是柴油发动机。另外,原动机E1既可以是汽油发动机,也可以是具有发动机以及电动机的混合动力型。在原动机E1的后部安装有液压泵P1。
[0016]如图1、图2所示,在支承托架20的前部经由摆动轴26以能够绕纵轴摆动的方式安装有摆动托架21。在摆动托架21上安装有作业装置4。如图2所示,作业装置4具有动臂22、斗杆23、铲斗(作业工具)24。动臂22的基部22A经由动臂枢轴27以能够绕横轴(沿机体宽度方向K2延伸的轴心)转动的方式枢轴安装于摆动托架21的上部。
[0017]斗杆23以能够绕横轴转动的方式枢轴安装于动臂22的前端侧。铲斗24设置为能够在斗杆23的前端侧进行挖掘动作以及倾倒动作。挖掘动作是指使铲斗24向接近动臂22的方向摆动的动作,例如是挖掘砂土等的情况下的动作。另外,倾倒动作是指使铲斗24向远离动臂22的方向摆动的动作,例如是使挖掘的砂土等落下(排出)的情况下的动作。
[0018]作业机1中,能够代替铲斗24或者在此基础上,安装能够由液压致动器驱动的其他作业工具(液压配件)。作为其他的作业工具,能够例示液压破碎机、液压压碎机、角形扫把、接地螺旋钻、托盘装运叉、清扫机、割草机、除雪机等。摆动托架21能够通过机体2所具备的摆动缸C2的伸缩而摆动。动臂22能够通过动臂缸C3的伸缩而摆动。斗杆23能够通过斗杆缸C4的伸缩而摆动。铲斗24能够通过铲斗缸(作业工具缸)C5的伸缩而进行挖掘动作以及倾倒动作。摆动缸C2、动臂缸C3、斗杆缸C4、铲斗缸C5由液压缸构成。
[0019]如图1、图3所示,在驾驶室5的室内设置有操纵装置41。操纵装置41设置在驾驶座6的前方。由驾驶座6和操纵装置41构成使作业机1运转(操纵机体2、行驶装置3、作业装置4、摆动托架21等)的驾驶部42。如图3、图4所示,驾驶座6经由座椅台76等支承于构成驾驶室5的底部的地板部5B。在座椅台76上设置有悬架装置77,在该悬架装置77上经由滑轨78以能够调整前后位置的方式设置有驾驶座6。
[0020]如图3、图4所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作业机,具备:驾驶座;以及踏板,其配置在所述驾驶座的前方,通过脚踏操作而被操作,所述踏板具有:踏板主体,其在给定方向上延伸;踏板轴,其将所述踏板主体支承为能够在所述给定方向上摆动;以及踏面,其设置在所述踏板主体的上表面侧,供操作者放置脚,所述踏面形成为随着从操作者放置的脚的大拇趾侧朝向小趾侧而距所述踏板主体的高度逐渐降低的倾斜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作业机,其中,所述踏板轴配置于所述踏板的前后方向中途部,将所述踏板主体支承为能够前后摆动,且沿机体宽度方向延伸地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作业机,其中,所述踏板具有踩踏部件,所述踩踏部件设置于所述踏板主体的上表面侧的比所述踏板轴靠操作者放置的脚的趾尖侧处,所述踏面形成于所述踩踏部件的上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作业机,其中,所述作业机具备相互隔开间隔地配置的一对所述踏板。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作业机,其中,一对所述踏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堀井启司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久保田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