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集装箱式电催化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7670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集装箱式电催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车体,车体的内部设有溶气气浮机、蓄电池组和中控室,溶气气浮机连接有膜过滤单元,膜过滤单元连接有电解工程机组,电解工程机组连接有储水罐,储水罐的一个出口连接有水质检测仪和不合格用水存储单元,储水罐的另一个出口外接合格用水收集箱;中控室内部放有互连的中央控制电脑和PLC自动控制器,中央控制电脑和水质检测仪连接,PLC自动控制器与溶气气浮机、膜过滤单元和电解工程机组连接,蓄电池组与水质检测仪、中央控制电脑、LC自动控制器、溶气气浮机、膜过滤单元和电解工程机组连接,能够较为彻底地处理废水,而且体积小便于移动。移动。移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集装箱式电催化污水处理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污水处理
,具体是一种集装箱式电催化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加快,能源短缺和水污染日益严重,已成为当前社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水污染会诱发水体富营养化,产生有毒衍生物,增加人类患重疾的风险。因此,水污染的治理对于环境治理与人体健康具有深远的意义。作为一种绿色反应,电催化技术有望成为解决水污染和恢复全球水环境平衡的有力手段。不过,现有的电催化技术与设备一直存在成本高、能耗大和可移动性差等弊端,因此,结合太阳能驱动提出一种高效耦合的电催化水处理设备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集装箱式电催化污水处理装置,能够较为彻底地处理废水,而且体积小便于移动。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5]一种集装箱式电催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车体,车体的内部设有溶气气浮机、蓄电池组和中控室,溶气气浮机的出口连接有膜过滤单元,膜过滤单元的出口连接有电解工程机组,电解工程机组的出口连接有储水罐,储水罐的一个出口连接有水质检测仪和不合格用水存储单元,不合格用水存储单元通过备用软管分别与电解工程机组、膜过滤单元和溶气气浮机连接,储水罐的另一个出口外接合格用水收集箱;
[0006]所述中控室内部放置有相互连的中央控制电脑和PLC自动控制器,中央控制电脑和水质检测仪连接,PLC自动控制器与溶气气浮机、膜过滤单元和电解工程机组连接,蓄电池组与水质检测仪、中央控制电脑、LC自动控制器、溶气气浮机、膜过滤单元和电解工程机组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溶气气浮机的入口设置有格栅。
[0008]进一步地,所述溶气气浮机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连接有水环式真空泵和变频水泵,变频水泵的出口与膜过滤单元连接;
[0009]所述水环式真空泵和变频水泵均与蓄电池组和PLC自动控制器连接。
[0010]进一步地,所述电解工程机组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电解工程机和第二电解工程机,第一电解工程机和第二电解工程机均连接有搅拌装置。
[0011]进一步地,所述膜过滤单元包括从前至后依次串联设置的三个膜过滤器,最后一个膜过滤器的出口连接有两个变频投加泵,变频投加泵的出口与搅拌装置的入口连接;
[0012]所述变频投加泵和膜过滤器均与蓄电池组和PLC自动控制器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电解工程机和第二电解工程机的出口均通过水管与出料泵连接,出料泵的出口与储水罐连接;
[0014]所述出料泵与蓄电池组和PLC自动控制器连接。
[0015]进一步地,所述储水罐的出口连接有过渡泵,过渡泵的出口与不合格用水存储单元连接;
[0016]所述过渡泵与蓄电池组和PLC自动控制器连接。
[0017]进一步地,所述不合格用水存储单元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事故罐和第二事故罐,第一事故罐和第二事故罐的入口和出口分别通过水管与过渡泵和备用泵连接,备用泵的四个出口通过备用软管分别与第一电解工程机、第二电解工程机、膜过滤单元和溶气气浮机连接;
[0018]所述备用泵与蓄电池组和PLC自动控制器连接。
[0019]进一步地,所述中控室内部存放有多种实验室用的小型仪器设备。
[0020]进一步地,所述车体的顶部设置有太阳能电池板;
[0021]所述蓄电池组包括太阳能蓄电池,太阳能电池板与太阳能蓄电池连接。
[002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0023]本专利技术先通过溶气气浮机分离出废水中的浮物和比重较大的金属氢氧化物,再利用膜过滤单元去除废水中的部分有机物和悬浮物,然后通过电解工程机组进一步去除废水中的残留悬浮物和杂质并氧化分解有机物和无机物,经过溶气气浮机、膜过滤单元和电解工程机组三道工序处理后的水被存储在储水罐内部,利用水质检测仪进行水质检测,若水质符合排放标准,则被收集至合格用水收集箱内部;若水质不符合排放标准,则被收集至不合格用水存储单元,根据检测结果,被排放至电解工程机组、膜过滤单元或溶气气浮机,从而进行二次处理,直至达到排放标准为止,可见,本专利技术可以对废水较为彻底的处理,而且体积小,便于移动,不受地域以及环境的限制,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0024]通过设置的格栅可以过滤掉较大的漂浮物,例如藻类等,防止较大的漂浮物进入装置内部进而影响装置的运行,提高了装置的使用寿命。
[0025]搅拌装置可以加大第一电解工程机和第二电解工程机内部的反应接触面积,加快反应速率,进而提高水处理效率。
[0026]通过太阳能电池板吸收太阳光能并转换为电能为太阳能蓄电池充电,进而实现太阳能驱动废水处理,降低了能耗,环境友好。
附图说明
[002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布置示意图;
[0028]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示意图;
[0029]图中:1、车体;2、溶气气浮机;3、膜过滤单元;4、蓄电池组;5、中控室;6、储水罐;7、第一电解工程机;8、第二电解工程机;9、格栅;10、太阳能蓄电池;11、水环式真空泵;12、变频投加泵;13、变频水泵;14、出料泵;15、过渡泵;16、第一事故罐;17、第二事故罐;18、备用泵;19、备用软管;20、中央控制电脑;21、PLC自动控制器;22、小型仪器设备;23、水质检测仪;24、太阳能电池板;25、搅拌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内容做进一步详细解释说明。
[0031]如图1~图2所示,一种集装箱式电催化污水处理装置,包括车体1,车体1的顶部设
有一组太阳能电池板24,使用时,左边的太阳能电池板24先升起来并到达所需高度后,再向左侧移动,接着右边的电池板24升到与左边的太阳能电池板24相同高度,并向右移动,然后使两块太阳能电池板24同时相向移动并合并为一个整体,用于充分吸收光能;当不再使用太阳能电池板24时,两块太阳能板24先分别向左右方向移动所需的距离,右边的太阳能电池板24先下降并且向左移动从而回到起始位置,接着左边的太阳能电池板24下降并向右移动从而回到右边太阳能板24的上方,最终两块太阳能电池板24叠放在车体1顶部,防止非使用状态下,占用过多的空间位置,优选的,两块太阳能电池板24的面积和车体1顶部面积是相同的;
[0032]所述车体1的内部设有溶气气浮机2、蓄电池组4和中控室5,溶气气浮机2的入口设置有格栅9,可以过滤掉较大的漂浮物,例如藻类等,防止较大的漂浮物进入装置内部进而影响装置的运行,溶气气浮机2连接有水环式真空泵11,溶气气浮机2的出口与变频水泵13的入口连接,变频水泵13的出口与膜过滤单元3连通,膜过滤单元3包括从前至后依次串联设置的三个膜过滤器,最后一个膜过滤器的出口连接有两个变频投加泵12,变频投加泵12的出口连接有搅拌装置25,两个搅拌装置25的出口分别连接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集装箱式电催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车体(1)的内部设有溶气气浮机(2)、蓄电池组(4)和中控室(5),溶气气浮机(2)的出口连接有膜过滤单元(3),膜过滤单元(3)的出口连接有电解工程机组,电解工程机组的出口连接有储水罐(6),储水罐(6)的一个出口连接有水质检测仪(23)和不合格用水存储单元,不合格用水存储单元通过备用软管(19)分别与电解工程机组、膜过滤单元(3)和溶气气浮机(2)连接,储水罐(6)的另一个出口外接合格用水收集箱;所述中控室(5)内部放置有相互连接的中央控制电脑(20)和PLC自动控制器(21),中央控制电脑(20)和水质检测仪(23)连接,PLC自动控制器(21)与溶气气浮机(2)、膜过滤单元(3)和电解工程机组连接,蓄电池组(4)与水质检测仪(23)、中央控制电脑(20)、LC自动控制器(21)、溶气气浮机(2)、膜过滤单元(3)和电解工程机组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装箱式电催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气浮机(2)的入口设置有格栅(9)。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装箱式电催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溶气气浮机(2)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连接有水环式真空泵(11)和变频水泵(13),变频水泵(13)的出口与膜过滤单元(3)连接;所述水环式真空泵(11)和变频水泵(13)均与蓄电池组(4)和PLC自动控制器(21)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集装箱式电催化污水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解工程机组包括并联设置的第一电解工程机(7)和第二电解工程机(8),第一电解工程机(7)和第二电解工程机(8)均连接有搅拌装置(25);所述搅拌装置(25)与蓄电池组(4)和PLC自动控制器(21)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集装箱式电催化污水处理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云庆万学权陈苗王金博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