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用脊柱健康床垫及其并列组合床垫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480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儿童用脊柱健康床垫及其并列组合床垫,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对接的头颈肩背模块、腰臀模块、下肢模块;其中头颈肩背模块、腰臀模块、下肢模块均包括沿厚度方向由下至上依次设置的底部面料层、缓冲层、弹性层、内芯层、填充层、表层面料层;头颈肩背模块、腰臀模块、下肢模块两侧均交替设有多个相互适配的插节槽与插接凸块,头颈肩背模块与腰臀模块之间、腰臀模块与下肢模块之间均通过相应的插节槽与插接凸块相互对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头颈肩背模块、腰臀模块、下肢模块对接边缘设计为锯齿状边缘,以防止模块之间的相互滑移,有效解决模块床垫长时间使用后易发生松动,导致模块连接处分离,影响睡眠体验的问题。体验的问题。体验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儿童用脊柱健康床垫及其并列组合床垫


[0001]本技术属于床垫
,涉及一种儿童用脊柱健康床垫及其并列组合床垫。

技术介绍

[0002]人的一生中大约有1/3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睡眠对人类而言至关重要,特别是儿童和青少年,更加需要充足的睡眠。除此之外,席梦思床垫的使用也不容忽视,儿童处于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对席梦思的支撑性要求也更高,过软和过硬的床垫都不利于儿童的脊柱健康发育。
[0003]儿童脊柱的生长发育速度在不同年龄段存在明显的差异,科学研究表明儿童在0

5岁以及10

18岁期间,脊柱存在两个生长发育高峰期,5

10岁则相对缓慢。0

10岁儿童的脊柱发育尚不完全,骨骼较易变形,且由于睡眠时间较长和睡姿多变等情况,需要使用偏硬的席梦思提供稳健的支撑;而10

18岁期间,由于脊柱的快速发育,则需要使用硬度较为适中的席梦思维持睡眠时脊柱的良好生长发育状态。除此之外,由于体重的差异,不同体重指数的儿童所需要的席梦思软硬度也不同,一般,超重和肥胖的儿童所需要的软硬度更高。过软过硬的床垫都不利于脊柱的生长发育,一般需要对肩部,腰部和臀部给予足够的承托以维持脊柱正常的生理曲线。同时,由于体重的差异,不同体重指数的儿童所需要的床垫软硬度也不同,一般对于超重和肥胖儿童需要使用更硬的床垫。同样的,不同睡姿下的床垫软硬度要求也不同,仰卧睡姿一般需要使用较硬床垫,提供腰臀部良好的承托,避免身体过度下陷,维持正常的脊柱生理曲线。侧卧位睡姿一般要求床垫较软,床垫能够迎合肩部和臀部的下陷,使脊柱处于同一水平线。俯卧位睡姿则需使用硬度较大的床垫,避免身体下陷程度过大影响呼吸血液循环,并减少颈背部受到的压力。
[0004]然而,传统儿童床垫多为单一软硬度,而目前市面上流行的分区床垫则由于分区固定,不适用于儿童生长发育的动态需求;且固定的软硬度难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身高,体重,睡姿等个性化参数的需求。
[0005]为得到分区床垫,通常采用模块化床垫的方案,即分别制备不同硬度的床垫模块再相互对接拼合,得到分区床垫总成。但这种模块床垫长时间使用后易发生松动,导致模块连接处分离,影响睡眠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儿童用脊柱健康床垫及其并列组合床垫。
[0007]本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8]一种床垫,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对接的头颈肩背模块、腰臀模块、下肢模块;
[0009]所述的头颈肩背模块、腰臀模块、下肢模块均包括沿厚度方向由下至上依次堆叠设置的底部面料层、缓冲层、弹性层、内芯层、填充层、表层面料层;
[0010]所述的头颈肩背模块、腰臀模块、下肢模块两侧均交替设有多个相互适配的插节
槽与插接凸块,所述的头颈肩背模块与腰臀模块之间、腰臀模块与下肢模块之间均通过相应的插节槽与插接凸块相互对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插节槽与插接凸块向宽度方向倾斜延伸。
[0012]进一步地,所述的头颈肩背模块中,所述的内芯层为密度40~7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所述的腰臀模块中,所述的内芯层为密度50~8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所述的下肢模块中,所述的内芯层为密度40~6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头颈肩背模块中,所述的内芯层为密度5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所述的腰臀模块中,所述的内芯层为密度6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所述的下肢模块中,所述的内芯层为密度4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或者,
[0014]所述的头颈肩背模块中,所述的内芯层为密度4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所述的腰臀模块中,所述的内芯层为密度5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所述的下肢模块中,所述的内芯层为密度4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或者,
[0015]所述的头颈肩背模块中,所述的内芯层为密度6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所述的腰臀模块中,所述的内芯层为密度7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所述的下肢模块中,所述的内芯层为密度5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或者,
[0016]所述的头颈肩背模块中,所述的内芯层为密度5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所述的腰臀模块中,所述的内芯层为密度6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所述的下肢模块中,所述的内芯层为密度5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或者,
[0017]所述的头颈肩背模块中,所述的内芯层为密度7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所述的腰臀模块中,所述的内芯层为密度8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所述的下肢模块中,所述的内芯层为密度6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或者,
[0018]所述的头颈肩背模块中,所述的内芯层为密度6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所述的腰臀模块中,所述的内芯层为密度7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所述的下肢模块中,所述的内芯层为密度6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
[0019]进一步地,所述的底部面料层、表层面料层为负离子面料层;所述的缓冲层为静音无纺布层;所述的弹性层包括多个并列设置的独立袋装弹簧垫层或连锁弹簧垫层;所述的填充层包括乳胶填充层或纤维棉填充层。
[0020]进一步地,所述的独立袋装弹簧垫层中,所用弹簧高度为150mm,口径为62mm,芯径为45mm,圈数为6圈,线径为2.4~3.2mm;所述的连锁弹簧垫层中,所适用弹簧高度为150mm,口径为62mm,芯径为45mm,圈数为6圈,线径为2.0~2.8mm。
[0021]进一步地,所述的床垫还包括沿长度方向对接于头颈肩背模块前侧的补长模块。
[0022]进一步地,所述的床垫还包括沿长度方向对接于下肢模块后侧的补长模块。
[0023]进一步地,所述的床垫还包括沿长度方向对接于头颈肩背模块与腰臀模块之间、和/或腰臀模块与下肢模块之间的补长模块。
[0024]一种并列组合床垫,包括至少2个沿宽度方向并列设置的、如上所述的床垫。
[002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特点:
[0026]1)本技术引进脊柱健康的睡眠理念,能够满足不同儿童使用者不同身体参数下的个性化使用需求,使用个性化参数达到更健康的睡眠效果,有利于儿童脊柱的生长发育;
[0027]2)本技术通过将头颈肩背模块、腰臀模块、下肢模块对接边缘设计为锯齿状边缘,以防止模块之间的相互滑移,有效解决模块床垫长时间使用后易发生松动,导致模块连接处分离,影响睡眠体验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实施例1中一种儿童用脊柱健康床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实施例1中一种儿童用脊柱健康床垫的截面图;
[0030]图3为实施例2中一种并列组合床垫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标记说明:
[0032]1‑
头颈肩背模块、2

腰臀模块、3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床垫,其特征在于,包括沿长度方向依次对接的头颈肩背模块(1)、腰臀模块(2)、下肢模块(3);所述的头颈肩背模块(1)、腰臀模块(2)、下肢模块(3)均包括沿厚度方向由下至上依次堆叠设置的底部面料层(6)、缓冲层(7)、弹性层(8)、内芯层(9)、填充层(10)、表层面料层(11);所述的头颈肩背模块(1)、腰臀模块(2)、下肢模块(3)两侧均交替设有多个相互适配的插节槽(4)与插接凸块(5),所述的头颈肩背模块(1)与腰臀模块(2)之间、腰臀模块(2)与下肢模块(3)之间均通过相应的插节槽(4)与插接凸块(5)相互对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节槽(4)与插接凸块(5)向宽度方向倾斜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颈肩背模块(1)中,所述的内芯层(9)为密度40~7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所述的腰臀模块(2)中,所述的内芯层(9)为密度50~8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所述的下肢模块(3)中,所述的内芯层(9)为密度40~6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床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头颈肩背模块(1)中,所述的内芯层(9)为密度5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所述的腰臀模块(2)中,所述的内芯层(9)为密度6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所述的下肢模块(3)中,所述的内芯层(9)为密度4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或者,所述的头颈肩背模块(1)中,所述的内芯层(9)为密度4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所述的腰臀模块(2)中,所述的内芯层(9)为密度5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所述的下肢模块(3)中,所述的内芯层(9)为密度4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或者,所述的头颈肩背模块(1)中,所述的内芯层(9)为密度6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所述的腰臀模块(2)中,所述的内芯层(9)为密度7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所述的下肢模块(3)中,所述的内芯层(9)为密度50D的聚烯烃弹性体POE层;或者,所述的头颈肩背模块(1)中,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石生杨笙龚浩宇叶利根曾龙浩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