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托结构、人体工学椅和腰托调节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66878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5-26 04:2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腰托结构、人体工学椅和腰托调节方法,腰托结构包括外壳滑槽、设于所述外壳滑槽上的滑槽导轨和至少一个腰托调节组件,所述腰托调节组件包括片状式软性椎托、椎托支撑机构、深度调节柄和高度调节柄,所述椎托支撑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片状式软性椎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深度调节柄传动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柄与所述滑槽导轨之间传动连接,所述椎托支撑机构、所述深度调节柄和所述高度调节柄外套设有外鞘,所述外鞘设于所述外壳滑槽内,并与所述外壳滑槽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贴合不同人群的腰椎曲线,进而支撑和保护用户的腰椎,防止腰椎疾病的发生。防止腰椎疾病的发生。防止腰椎疾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腰托结构、人体工学椅和腰托调节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腰托
,尤其是涉及一种腰托结构、人体工学椅以及腰托调节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现代学习和工作中基于手机与电脑的自动化办公方式逐渐普及,导致脊柱相关疾病发病率逐渐升高,并出现年轻化趋势。学生、办公人员等久坐学习办公群体已经成为脊柱疾病的高危人群,脊柱相关疾病对个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重大的负担,同时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医疗压力。随着久坐办公的职业疾病高发,以及人们对脊柱健康的重视,基于保护脊柱的人体工学椅的应用越发广泛。
[0003]现有技术中人体工学椅的腰托结构包括腰背一体式结构、腰背分离式结构和两片式左右对称腰托结构,这些腰托结构在矢状面上均为一体式设计,虽然配合布面椅背能够对人体腰部起到一定支撑作用,但由于每个人的腰椎曲线不同,因此无法满足不同人群的腰椎需求,使得用户在久坐办公后腰椎曲线变平甚至后凸,对腰椎间盘产生极大的负荷,长期进展容易导致腰椎疾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腰托结构、人体工学椅以及腰托调节方法,该专利技术能够调节并精准贴合不同人群的腰椎曲线,进而支撑和保护用户的腰椎,防止腰椎疾病的发生。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一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腰托结构,包括外壳滑槽、设于所述外壳滑槽上的滑槽导轨和至少一个腰托调节组件,所述腰托调节组件包括片状式软性椎托、椎托支撑机构、深度调节柄和高度调节柄,所述椎托支撑机构的一端与所述片状式软性椎托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深度调节柄传动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柄与所述滑槽导轨之间传动连接,所述椎托支撑机构、所述深度调节柄和所述高度调节柄外套设有外鞘,所述外鞘设于所述外壳滑槽内,并与所述外壳滑槽滑动连接。
[0007]优选地,所述椎托支撑机构包括调节螺栓和套设于所述调节螺栓外侧的椎托连接部,所述椎托连接部与所述片状式软性椎托连接,所述调节螺栓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所述调节螺栓通过所述第一齿轮与所述深度调节柄传动连接,所述外鞘套设于所述椎托连接部外侧。
[0008]优选地,所述椎托连接部内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栓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
[0009]优选地,所述深度调节柄与所述调节螺栓传动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和所述第一齿轮的齿纹相互啮合。
[0010]优选地,所述椎托连接部的外侧面设有凸起部,所述外鞘内设有与所述凸起部对应的凹槽。
[0011]优选地,所述外鞘包括相互连接的螺旋齿轮外鞘和底座,所述底座与所述外壳滑槽滑动连接,所述螺旋齿轮外鞘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齿轮外鞘和第二齿轮外鞘,所述第一齿轮外鞘套设于所述椎托连接部的外侧,所述凹槽设于所述第一齿轮外鞘内,所述第二齿轮外鞘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以所述深度调节柄和所述高度调节柄插入的圆孔。
[0012]优选地,所述底座设有两个,分别设于所述滑槽导轨的两侧,两个所述底座的一侧均与所述外壳滑槽滑动连接,另一侧面均与所述螺旋齿轮外鞘连接。
[0013]优选地,所述高度调节柄与所述滑槽导轨传动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三齿轮与所述滑槽导轨上设有的齿纹相互啮合。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二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人体工学椅,包括底架、设于所述底架上的坐垫和靠背,还包括如上任一所述的腰托结构,所述腰托结构内嵌于所述靠背的框架里。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第三个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实现如上任一所述的腰托结构的腰托调节方法,当所述腰托结构包括三个腰托调节组件时,包括如下步骤:
[0016]S1:拍摄用户的站姿矢状位图像和坐姿矢状位图像,确定站姿矢状位图像长度与站姿实际长度之间,以及坐姿矢状位图像与坐姿实际长度之间的比例尺;
[0017]分别在站姿矢状位图像和坐姿矢状位图像建立坐标系,具体以体表髂嵴最高点为原点、图像水平向右方向为X轴正方向、图像竖直向上方向为Y轴正方向建立坐标系,同时在实际站姿状态和实际坐姿状态下分别建立与站姿矢状位图像和坐姿矢状位图像相同的坐标系;
[0018]S2:根据坐姿矢状位图像与坐姿实际长度之间的比例尺,确定实际坐姿状态下,臀后缘所做垂线与Y轴之间的实际距离,以及实际坐姿状态下X轴与座面之间的实际距离;
[0019]S3:在站姿矢状位图像中描绘腰部轮廓曲线,确定腰托结构支撑的体表三点的位置,体表三点包括胸段曲线和腰段曲线的转折点、腰部曲线的最凹点以及腰段曲线和臀段曲线的转折点;
[0020]S4:根据站姿矢状位图像长度与站姿实际长度之间的比例尺,确定实际站姿状态下,体表三点与X轴之间的实际距离以及体表三点与Y轴之间的实际距离,进而确定实际站姿状态下,体表三点的坐标信息;
[0021]测量用户臀部接触座面的最后端与所述外壳滑槽边缘之间的距离;将最靠近地面的腰托调节组件调节至所述外壳滑槽的最低点,并将最低点作为零点,确定零点位置距离座面的垂直高度;
[0022]S5:根据体表三点的坐标信息、实际坐姿状态下下臀后缘所做垂线与Y轴之间的实际距离、实际坐姿状态下X轴与座面之间的实际距离、用户臀部接触座面的最后端与所述外壳滑槽边缘之间的距离和零点位置距离座面的垂直高度,确定腰托结构的深度调节参数和高度调节参数。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如下有益效果:
[0024](1)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腰托结构和人体工学椅,通过调节腰托调节组件与用户腰椎水平方向的距离以及垂直方向的调节,使得该技术能够贴合不同人群的腰椎曲线,进而支撑和保护用户的腰椎,防止腰椎疾病的发生。具体通过旋转深度调节柄,带动椎托支撑机构向靠近或远离用户腰椎方向移动,进而带动片状式软性椎托向靠近或远离用户腰椎
方向移动,使得片状式软性椎托在水平方向的支撑能够贴合用户的腰椎;通过旋转高度调节柄,使得高度调节柄的一端沿着滑槽导轨上、下移动,进而带动片状式软性椎托上、下移动,使得片状式软性椎托在垂直方向的支撑能够贴合用户的腰椎。
[0025](2)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腰托调节方法,通过确定人体体表三点在实际状态下的坐标信息,进而确定各腰托调节组件的深度调节参数和高度调节参数,进而对各腰托调节组件进行调节,使其能够符合不同人群的腰椎曲线,从而减小腰椎间盘负荷,减少腰椎疾病发生的可能。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腰托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图1所示实施例的仰视图。
[0028]图3为图1所示实施例中调节螺栓、深度调节柄和高度调节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4为图2所示实施例中A部分的结构示意图。
[0030]图5为图1所示实施例椎托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中标记说明:
[0032]10、外壳滑槽,20、腰托调节组件,201、片状式软性椎托,202、椎托支撑机构,2021、调节螺栓,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腰托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滑槽(10)、设于所述外壳滑槽(10)上的滑槽导轨(30)和至少一个腰托调节组件(20),所述腰托调节组件(20)包括片状式软性椎托(201)、椎托支撑机构(202)、深度调节柄(203)和高度调节柄(204),所述椎托支撑机构(202)的一端与所述片状式软性椎托(201)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深度调节柄(203)传动连接,所述高度调节柄(204)与所述滑槽导轨(30)之间传动连接,所述椎托支撑机构(202)、所述深度调节柄(203)和所述高度调节柄(204)外套设有外鞘(40),所述外鞘(40)设于所述外壳滑槽(10)内,并与所述外壳滑槽(10)滑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腰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椎托支撑机构(202)包括调节螺栓(2021)和套设于所述调节螺栓(2021)外侧的椎托连接部(2022),所述椎托连接部(2022)与所述片状式软性椎托(201)连接,所述调节螺栓(2021)的一端设有第一齿轮(50),所述调节螺栓(2021)通过所述第一齿轮(50)与所述深度调节柄(203)传动连接,所述外鞘(40)套设于所述椎托连接部(2022)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椎托连接部(2022)内设有与所述调节螺栓(2021)的外螺纹相匹配的内螺纹。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深度调节柄(203)与所述调节螺栓(2021)传动连接的一端设有第二齿轮(60),所述第二齿轮(60)和所述第一齿轮(50)的齿纹相互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腰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椎托连接部(2022)的外侧面设有凸起部,所述外鞘(40)内设有与所述凸起部对应的凹槽。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腰托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鞘(40)包括相互连接的螺旋齿轮外鞘(401)和底座(402),所述底座(402)与所述外壳滑槽(10)滑动连接,所述螺旋齿轮外鞘(401)包括一体成型的第一齿轮外鞘(4011)和第二齿轮外鞘(4012),所述第一齿轮外鞘(4011)套设于所述椎托连接部(2022)的外侧,所述凹槽设于所述第一齿轮外鞘(4011)内,所述第二齿轮外鞘(4012)的两端分别设有用以所述深度调节柄(203)和所述高度调节柄(204)插入的圆孔。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腰托结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贺石生王龙飞樊云山姚龙翔叶利根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同九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