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燃料船液化气罐布置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2394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9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燃料船液化气罐布置结构,涉及船舶的技术领域,船体的主甲板依次为艉部区域、货仓区域;所述艉部区域的主甲板处设置有两个气罐;所述艉部区域的主甲板成型有两个向船体内部凹陷的承接凹陷部,所述承接凹陷部与两个所述气罐配合使用,所述船体内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承接凹陷部的支撑部;所述承接凹陷部内部均设置有放置座,两个所述气罐分别安装在放置座上;两个所述气罐的底部位于承接凹陷部的内部。本申请具有在保证液化气罐通风效果较好的情况下,提升了两个液化气罐的布置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燃料船液化气罐布置结构


[0001]本申请涉及船舶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燃料船液化气罐布置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根据国际海事组织(IMO)的要求,大型油船需要按阶段降低总体碳排放量。为确保降低碳排放的同时,船舶功率不发生大幅下降,使用LNG等新能源作为船舶主燃油成为现阶段的最优解。由于LNG需要特殊存储,罐体体积较大,现有的双燃料船一般分别布置两个储气罐于船舷两侧。
[0003]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高,全球对船舶气体排放的控制日益严格,航运界对环保型燃料的呼声也越来越高。LNG(Liquefied Natural Gas,液化天然气)作为一种清洁能源越来越受到重视。通常双燃料船舶采用LNG与柴油共同作为动力源,实现污染物排放的减少。双燃料船舶上设置有LNG提供系统,LNG提供系统包括LNG罐体、加注站和TCS(TankConnection Space,燃气处理间),船舶主甲板上放置有两个C型LNG罐体,两个LNG罐体之间设置燃气供气室,加注站也设置在主甲板上,用于向LNG罐体加注LNG。
[0004]参照公开号为CN113460230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其公开了双燃料船舶,所述双燃料船舶包括主甲板、基座、加气站,所述基座固定于所述主甲板靠近船尾的后部中间位置,所述双燃料船舶还包括双耳储气罐,所述双耳储气罐位于所述基座的上方;所述加气站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加气站分别设置于所述双耳储气罐的两侧。通过将双耳储气罐布置在船舶中间,再分别在储气罐两侧设置加气站。
[0005]双燃料船舶主甲板的上部设置有基座,双耳储气罐设置在基座上,以使得双耳储气罐的底部与主甲板间隔设置,使得双耳储气罐具有足够的自然通风,但是采用此种方式会对机舱的高度有要求,以满足驾驶室人员在船舶航行时视线范围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为了在保证液化气罐通风效果较好的情况下,提升两个液化气罐的布置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双燃料船液化气罐布置结构。
[0007]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燃料船液化气罐布置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双燃料船液化气罐布置结构,船体的主甲板依次为艉部区域、货仓区域;所述艉部区域的主甲板处设置有两个气罐;所述艉部区域的主甲板成型有两个向船体内部凹陷的承接凹陷部,所述承接凹陷部与两个所述气罐配合使用,所述船体内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承接凹陷部的支撑部;所述承接凹陷部内部均设置有放置座,两个所述气罐分别安装在放置座上;两个所述气罐的底部位于承接凹陷部的内部。
[0008]在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气罐的长度方向沿船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两个所述气罐靠近船尾的一端相互靠近。
[0009]在实施例中,所述船尾相对的两个舷侧朝向船体中部的一侧延伸,且两者的间距逐渐增大。
[0010]在实施例中,所述船尾的端部成型有平直面,所述平直面与所述船体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垂直,所述两个气罐延伸方向的交叉点位于船尾的外侧;两个气罐延伸方向交叉的角度小于两个所述舷侧之间的夹角。
[0011]在实施例中,所述放置座包括设置在承接凹陷部内侧的第一座和第二座,所述第一座靠近船头一侧,所述第二座靠近船尾一侧,其中第一座和第二座的表面均成型有与气罐外表面接触的弧形面。
[0012]在实施例中,所述主甲板上成型有U形凹陷部,所述U形凹陷部朝向船尾一侧凸出,所述U形凹陷部与两侧的承接凹陷部连通,所述U形凹陷部内侧设置有与两侧气罐配合使用的定位板。
[0013]在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板自下而上朝向船尾的一侧倾斜设置。
[0014]在实施例中,所述定位板朝向气罐的一侧均设置有定位组件,所述定位组件包括焊接连接在定位板外表面上的第一收纳框,所述第一收纳框内部设置有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背离第一收纳框的一侧设置有抵接板,所述抵接板贴合气罐的表面延伸,所述抵接板朝向第一收纳框的一侧设置有安装环,所述安装环套设在缓冲件周围,所述安装环背离第一座的端面距第一收纳筐的内侧壁呈间隔设置。
[0015]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主甲板上成型有成型凹陷部,使得气罐的竖直高度较小,而且可以实现气罐相对主甲板的稳定性较强。
[0016]2.对两个气罐长度方向延伸线之间的夹角进行限定,可使得两个气罐与船尾侧面的配合效果较好。
[0017]应理解,关于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所描述的特征可并入到本公开的其他方面。例如,方法的方面可并入参考设备方面描述的任何特征,反之亦然。
附图说明
[0018]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双燃料船液化气罐布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隐藏气罐后,用于表示承接凹陷部与U形凹陷部位置关系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定位板和定位组件相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表示定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用于表示橡胶垫内部的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10、主甲板;11、艉部区域;12、货仓区域;13、平直面;20、气罐;30、承接凹陷部;40、放置座;41、第一座;42、第二座;43、弧形面;50、U形凹陷部;51、定位板;60、定位组件;61、第一收纳框;62、缓冲件;621、合金板;622、橡胶垫;6221、纤维层;6222、橡胶材料;63、抵接板;64、安装环;641、腰形孔;642、螺栓;a、气罐长度延伸线;b、船体两侧的舷侧延伸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
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1]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2]以下结合附图1

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3]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双燃料船液化气罐布置结构。双燃料船液化气罐布置结构,船体的主甲板10依次为艉部区域11、货仓区域12;艉部区域11为靠近船尾一端,货仓区域12为靠近船头一端。
[0024]艉部区域11主甲板10的上方布置有上层建筑,上层建筑中设有驾驶室和居住舱室。其中上层建筑可以位于两个气罐20之间,也可以位于气罐20背离船尾的一侧,也可以位于气罐20靠近船尾的一侧。
[0025]艉部区域11的主甲板10处设置有两个气罐20,气罐20为独立舱,气罐20沿船体长度方向延伸,可充分利用主甲板10空间。主甲板10之上设有用于液化气体注入的加气站,加气站可以位于艉部区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燃料船液化气罐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船体的主甲板(10)依次为艉部区域(11)、货仓区域(12);所述艉部区域(11)的主甲板(10)处设置有两个气罐(20);所述艉部区域(11)的主甲板(10)成型有两个向船体内部凹陷的承接凹陷部(30),所述承接凹陷部(30)与两个所述气罐(20)配合使用,所述船体内部设置有用于支撑承接凹陷部(30)的支撑部;所述承接凹陷部(30)内部均设置有放置座(40),两个所述气罐(20)分别安装在放置座(40)上;两个所述气罐(20)的底部位于承接凹陷部(30)的内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燃料船液化气罐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气罐(20)的长度方向沿船体的长度方向延伸,且两个所述气罐(20)靠近船尾的一端相互靠近。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燃料船液化气罐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尾相对的两个舷侧朝向船体中部的一侧延伸,且两者的间距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燃料船液化气罐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船尾的端部成型有平直面(13),所述平直面(13)与所述船体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垂直,所述两个气罐(20)延伸方向的交叉点位于船尾的外侧;两个气罐(20)延伸方向交叉的角度小于两个所述舷侧之间的夹角。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燃料船液化气罐布置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座(40)包括设置在承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炼王峰吴红朱召江蒋江姚宝许波黄胜炎蒋强包冬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