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力度调节装置的方向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720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9
一种带力度调节装置的方向控制装置,包括底座及外壳组成的腔体,腔体内设有相互配合的下摇臂组件、上摇臂组件及力度调节组件,力度调节组件包括上摇柄及下摇柄为中空结构,按压弹簧装入下摇柄,按压销由底部穿入上摇柄中心孔,顶部位置伸出上摇柄,按压销下部伸入下摇柄中心孔内,下摇柄与按压销将按压弹簧固定在中间,上摇柄与下摇柄以销和孔的形式组合在一起,下摇柄穿入外壳定位孔,定位于外壳中心部位;摇动手感可实现轻重力度的变化,以适用于不同需求的操纵者,增加用户群体的操纵体验乐趣。趣。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力度调节装置的方向控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电位器/游戏机手柄,尤其与一种带力度调节装置的方向控制装置有关。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现有遥控器如图1所示,包括相互配合的壳体,壳体内组装上摇臂组件A、下摇臂组件B、上摇臂组件A中的摇柄C摇动时,其摇动力度均为固定,组装后无法对控制装置的摇动力度进行调节,导致有不同需求的客户在同一标准力度下会有不同的操控体验,无法将操控乐趣最大化。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结构紧凑,带力度调节装置的方向控制装置。
[0004]为达成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带力度调节装置的方向控制装置,包括底座及外壳组成的腔体,腔体内设有相互配合的下摇臂组件、上摇臂组件及力度调节组件,其中,力度调节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摇柄、按压销、按压弹簧及下摇柄;上摇柄及下摇柄为中空结构,按压弹簧装入下摇柄,按压销由底部穿入上摇柄中心孔,顶部位置伸出上摇柄,按压销下部伸入下摇柄中心孔内,下摇柄与按压销将按压弹簧固定在中间,上摇柄与下摇柄以销和孔的形式组合在一起,下摇柄穿入外壳定位孔,定位于外壳中心部位;力度调节组件上部通过上摇柄与上摇臂组件配合,下部通过下摇柄与下摇臂组件配合。
[0006]进一步,所述的按压销中间形成凸环台,按压弹簧套设在下摇柄中心孔外,上端顶抵在凸环台下表面,下摇柄与按压销将按压弹簧固定在中间。
[0007]进一步,上摇臂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摇臂、包胶碳片、刷子、胶座;上摇臂的两侧端固定于外壳的两个中心孔位置,力度调节组件的上摇柄伸出上摇臂外向上穿过上摇臂,上摇柄绕着外壳中心孔为圆心转动,转动时带动上摇臂;刷子通过铆点铆合的方式,铆合固定于胶座上,包胶碳片通过两侧的卡勾固定于外壳,胶座穿过包胶碳片中心孔,通过卡勾固定于包胶碳片;上摇臂有一个侧端为长方形扁位形状,扁位插入胶座中心槽,上摇臂转动,带动胶座,以包胶碳片中心孔为圆心旋转从而实现X轴的运动变化。
[0008]进一步,下摇臂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下摇臂、外弹簧、内弹簧、滑动座及辅助组件;其中,外弹簧和内弹簧以铆合的方式与底座结合在一起,内弹簧被外弹簧包围住,滑动座的四个外张臂装入底座的四个滑轨,滑动座上的两个小固定钩卡入底座的两个固定槽,滑动座下压住内外弹簧,组成组合件;组合件按照方向装入腔体与安装在腔体内的下摇臂及力度调节组件配合,滑动座部位接触到下摇柄产生对下摇柄向上的作用力,下摇柄同时将作用力传导至按压销和按压弹簧。
[0009]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一组力度调节装置,该
装置可通过露出外部的结构进行调节,使得控制装置的摇动手感可实现轻重力度的变化,以适用于不同需求的操纵者,增加用户群体的操纵体验乐趣。
附图说明:
[0010]以下用附图对本技术详细说明:
[0011]图1为本技术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2]图2为本技术分解结构示意图;
[0013]图3为本技术组合示意图;
[0014]图4为本技术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详述:
[0016]图2

图4所示,为本技术的实施例。
[0017]一种带力度调节装置的方向控制装置,包括底座1及外壳2组成的腔体,腔体内设有相互配合的下摇臂组件3、上摇臂组件4及力度调节组件5,其中,力度调节组件5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摇柄51、按压销52、按压弹簧53及下摇柄54;上摇柄51及下摇柄54为中空结构,按压弹簧53装入下摇柄54,按压销52由底部穿入上摇柄51中心孔顶部位置伸出上摇柄,按压销52下部伸入下摇柄54中心孔内,下摇柄54与按压销52将按压弹簧53固定在中间,上摇柄51与下摇柄54以销和孔的形式组合在一起,下摇柄54穿入外壳2定位孔,定位于外壳2中心部位;力度调节组件5上部通过上摇柄51与上摇臂组件4配合,下部通过下摇柄54与下摇臂组件3配合。
[0018]进一步,所述的按压销52中间形成凸环台521,按压弹簧53套设在下摇柄54中心孔外,上端顶抵在凸环台521下表面,下摇柄52与按压销52将按压弹簧53固定在中间。
[0019]下摇臂组件3包括相互配合的下摇臂31、外弹簧32、内弹簧33、滑动座34及辅助组件35;其中,外弹簧32和内弹簧33以铆合的方式与底座2结合在一起,内弹簧33被外弹簧32包围住,滑动座34的四个外张臂装入底座2的四个滑轨,滑动座34上的两个小固定钩卡入底座2的两个固定槽,滑动座34下压住内外弹簧组成组合件;组合件按照方向装入腔体与安装在腔体内的下摇臂31及力度调节组件5配合,滑动座34接触到下摇柄54产生对下摇柄向上的作用力,下摇柄54同时将作用力传导至按压销52和按压弹簧53。
[0020]当按压销释放时,此时的摇动上摇柄时反馈的力度为内外弹簧加上按压弹簧的力度,当按压销向下按压,并保持在某个位置时,按压弹簧向下的作用力增加,导致摇动上摇柄时的反馈力度变大,而此反馈力度与按压销的按压深度成正比,直至按压销露出上摇柄的部分与上摇柄齐平,无法再下压为止,此即为实现摇动力度改变的原理。
[0021]摇杆分为X轴和Y轴运动,两者传动原理一致,以X轴为例:
[0022]上摇臂组件4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摇臂41、包胶碳片42、刷子43、胶座44其其他辅助件;上摇臂41的两侧端固定于外壳1的两个中心孔位置,力度调节组件5的上摇柄51伸出上摇臂41外向上穿过上摇臂,上摇柄51绕着外壳1中心孔为圆心转动,转动时带动上摇臂41;刷子43通过铆点铆合的方式,铆合固定于胶座44上,包胶碳片41通过两侧的卡勾固定于外壳1,胶座44穿过包胶碳片41中心孔,通过卡勾固定于包胶碳片;上摇臂41有一个侧端为长
方形扁位形状,扁位插入胶座44中心槽,上摇臂41转动,带动胶座44,以包胶碳片42中心孔为圆心旋转从而实现X轴的运动变化。
[0023]本技术在原有产品的基础上,增加一组力度调节装置,该装置可通过露出外部的结构进行调节,使得控制装置的摇动手感可实现轻重力度的变化,以适用于不同需求的操纵者,增加用户群体的操纵体验乐趣。
[0024]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力度调节装置的方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及外壳组成的腔体,腔体内设有相互配合的下摇臂组件、上摇臂组件及力度调节组件,其中,力度调节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摇柄、按压销、按压弹簧及下摇柄;上摇柄及下摇柄为中空结构,按压弹簧装入下摇柄,按压销由底部穿入上摇柄中心孔,顶部位置伸出上摇柄,按压销下部伸入下摇柄中心孔内,下摇柄与按压销将按压弹簧固定在中间,上摇柄与下摇柄以销和孔的形式组合在一起,下摇柄穿入外壳定位孔,定位于外壳中心部位;力度调节组件上部通过上摇柄与上摇臂组件配合,下部通过下摇柄与下摇臂组件配合。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力度调节装置的方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按压销中间形成凸环台,按压弹簧套设在下摇柄中心孔外,上端顶抵在凸环台下表面,下摇柄与按压销将按压弹簧固定在中间。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带力度调节装置的方向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上摇臂组件包括相互配合的上摇臂、包胶碳片、刷子、胶座;上摇臂的两侧端固定于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荣业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卓凡动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