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脱硫废碱液处理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1308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废碱液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脱硫废碱液处理塔,包括总框架、连通结构、微电解结构,总框架包括第一反应室,第一反应室顶有中和室,中和室底有喷淋结构,第一反应室顶有入液口与入气口,中和室一侧有补液口,第一反应室下有第二反应室,第二反应室两侧有微电解结构,第二反应室底有出液口;连通结构包括挡板,第一反应室与第二反应室之间有连接通道,连通结构包括环槽、槽道、通孔、挡板、连杆、握把;微电解结构包括固定密封端,固定密封端一侧有电解槽板,电解槽板一侧有微电解槽,微电解槽中有微电解填料。该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反应,便于更换电解填料的一种脱硫废碱液处理塔。的一种脱硫废碱液处理塔。的一种脱硫废碱液处理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脱硫废碱液处理塔


[0001]本技术涉及废碱液处理
,具体是指一种脱硫废碱液处理塔。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针对火电厂烟气脱硫大都使用石灰石

石膏湿式脱硫工艺,但这种湿法脱硫工艺产生的脱硫废水含有大量的悬浮物、无机盐、石膏颗粒、氟化物以及重金属等,在环保高压态势下必须对其进行循环利用或加以治理,脱硫废水零排放处置也是近年来废水治理研究与应用的热点。在进行处理脱硫废碱液时需要用到若干种容器,电解槽脱硫塔等,但是现有的技术中。需要用到的装置过多会产生占地面积大的问题,并且现有的电解填料一般是直接铺在电解槽底,时间久了不便于清理更换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一种能够同时进行多种反应,便于更换电解填料的一种脱硫废碱液处理塔。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总框架、连通结构、微电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框架包括第一反应室,能够进行初步中和反应,所述第一反应室顶部开设有中和室,所述第一反应室与中和室之间固定有喷淋结构,便于将中和液铺洒均匀,所述第一反应室顶面开设有入液口与入气口,能够输入脱硫废碱液与氧气,所述中和室一侧开设有补液口,所述第一反应室下方设有第二反应室,主要用于电解反应,所述第二反应室两侧均插设有微电解结构,便于清理更换,所述第一反应室与第二反应室之间设有连通结构,所述第二反应室底部开设有出液口;
[0005]所述连通结构包括挡板,能够分割第一反应室与第二反应室,所述第一反应室与第二反应室之间开设有连接通道,所述连接通道侧面开设有环槽,所述环槽一侧开设有槽道,所述槽道一端开设有通孔,所述挡板一侧固定有连杆,所述连杆一端固定有握把;
[0006]所述微电解结构包括固定密封端,所述固定密封端一侧固定有电解槽板,所述电解槽板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微电解槽,每个所述微电解槽中均放置有若干个微电解填料,能够与脱硫废碱液发生反应,进行初步净化。
[0007]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卡接在环槽中,用于分割第一反应室与第二反应室。
[0008]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挡板直径等于槽道宽度,便于挡板在槽道中滑动。
[0009]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杆插设在通孔中。
[0010]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微电解填料为椭圆形铁碳,能够与脱硫废碱液进行反应。
[0011]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固定密封端一侧固定有把手,便于将固定密封端拉出。
[0012]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出液口一端位于第二反应室顶部固定有滤网。
[0013]每两个所述微电解槽之间的电解槽板上均开设有若干个孔洞。
[0014]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优点在于:1、本技术增加了分隔开的两个反应室,能够对脱硫电解液同时进行初步中和与电解反应;2、本技术增加了可便于更换的电解槽,能够便于更换电解填料。
附图说明
[0015]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一种脱硫废碱液处理塔的整体结构剖视图。
[0017]图2为本技术一种脱硫废碱液处理塔的微电解结构半剖立体图。
[0018]图3为本技术一种脱硫废碱液处理塔的A

A截面剖视图。
[0019]附图中:
[0020]1、总框架;2、连通结构;3、微电解结构;1.1、第一反应室;1.2、中和室;1.3、喷淋结构;1.4、入液口;1.5、入气口;1.6、补液口;1.7、第二反应室;1.8、出液口;1.9、连接通道;1.10、环槽;1.11、槽道;1.12、通孔;2.1、挡板;2.2、连杆;2.3、握把;3.1、固定密封端;3.2、电解槽板;3.3、微电解槽;3.4、微电解填料;3.5、把手。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为了解决进行处理脱硫废碱液时需要用到若干种容器,电解槽脱硫塔等,但是现有的技术中,需要用到的装置过多会产生占地面积大的问题,并且现有的电解填料一般是直接铺在电解槽底,时间久了不便于清理更换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脱硫废碱液处理塔,包括总框架1、连通结构2、微电解结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总框架1包括第一反应室1.1,能够进行初步中和反应,所述第一反应室1.1顶部开设有中和室1.2,所述第一反应室1.1与中和室1.2之间固定有喷淋结构1.3,便于将中和液铺洒均匀,所述第一反应室1.1顶面开设有入液口1.4与入气口1.5,能够输入脱硫废碱液与氧气,所述中和室1.2一侧开设有补液口1.6,所述第一反应室1.1下方设有第二反应室1.7,主要用于电解反应,所述第二反应室1.7两侧均插设有微电解结构3,便于清理更换,所述第一反应室1.1与第二反应室1.7之间设有连通结构2,所述第二反应室1.7底部开设有出液口1.8;
[0023]所述连通结构2包括挡板2.1,能够分割第一反应室1.1与第二反应室1.7,所述第一反应室1.1与第二反应室1.7之间开设有连接通道1.9,所述连接通道1.9侧面开设有环槽1.10,所述环槽1.10一侧开设有槽道1.11,所述槽道1.11一端开设有通孔1.12,所述挡板2.1一侧固定有连杆2.2,所述连杆2.2一端固定有握把2.3;
[0024]所述微电解结构3包括固定密封端3.1,所述固定密封端3.1一侧固定有电解槽板3.2,所述电解槽板3.2一侧开设有若干个微电解槽3.3,每个所述微电解槽3.3中均放置有若干个微电解填料3.4,能够与脱硫废碱液发生反应,进行初步净化。
[0025]所述挡板2.1卡接在环槽1.10中,用于分割第一反应室1.1与第二反应室1.7,所述挡板2.1直径等于槽道1.11宽度,便于挡板2.1在槽道1.11中滑动,所述连杆2.2插设在通孔1.12中,所述微电解填料3.4为椭圆形铁碳,能够与脱硫废碱液进行反应,所述固定密封端3.1一侧固定有把手,便于将固定密封端3.1拉出,所述出液口1.8一端位于第二反应室1.7顶部固定有滤网。
[002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在进行脱硫废碱液中和时,首先将脱硫废碱液从入液口1.4将脱硫废碱液输入进第一反应室1.1中,然后将中和室1.2中的中和液从喷淋结构1.3中喷出,并通过入气口1.5输入氧气,便可对脱硫废碱液进行初步的中和,中和完毕后,拉动握把2.3,使挡板2.1在槽道1.11中滑动,将中和后的脱硫废碱液倒入第二反应室1.7,然后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脱硫废碱液处理塔,包括总框架(1)、连通结构(2)、微电解结构(3),其特征是:所述总框架(1)包括第一反应室(1.1),所述第一反应室(1.1)顶部开设有中和室(1.2),所述第一反应室(1.1)与中和室(1.2)之间固定有喷淋结构(1.3),所述第一反应室(1.1)顶面开设有入液口(1.4)与入气口(1.5),所述中和室(1.2)一侧开设有补液口(1.6),所述第一反应室(1.1)下方设有第二反应室(1.7),所述第二反应室(1.7)两侧均插设有微电解结构(3),所述第一反应室(1.1)与第二反应室(1.7)之间设有连通结构(2),所述第二反应室(1.7)底部开设有出液口(1.8);所述连通结构(2)包括挡板(2.1),所述第一反应室(1.1)与第二反应室(1.7)之间开设有连接通道(1.9),所述连接通道(1.9)侧面开设有环槽(1.10),所述环槽(1.10)一侧开设有槽道(1.11),所述槽道(1.11)一端开设有通孔(1.12),所述挡板(2.1)一侧固定有连杆(2.2),所述连杆(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文雪冯学斌雷祥澳冯美欣赵军威徐小康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省众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