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人工关节的卡环及人工关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71034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卡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该卡环包括:卡环本体,卡环本体具有通孔,沿通孔的轴向,卡环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且卡环本体还具有连接第一端面的外缘和第二端面的外缘的环形外壁;孔壁向环形外壁凹陷形成卡环凹槽,且沿轴向,卡环凹槽和第一端面之间具有卡环凸起,卡环凸起用于卡入内衬的内衬凹槽,卡环凹槽用于容纳所属内衬的内衬突起;卡环本体还具有突出于环形外壁的卡环卡扣,沿通孔的轴向,卡环卡扣靠近第一端面的一端具有第一导向面;其中,沿第一端面向第二端面的方向,第一导向面与通孔的轴线的间距递增,且第一导向面为曲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人工关节,这种卡环能够减小将卡环卡入内衬的难度。内衬的难度。内衬的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人工关节的卡环及人工关节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人工关节的卡环及人工关节。

技术介绍

[0002]在人体关节发生病变时,可以将病变关节置换为人工关节,相较于将病变关节整体替换为带有单级头的人工骨骼整体替换的治疗方式,植入双极头人工关节的手术操作难度低,手术持续时间段且手术创面小。
[0003]相关的双极头人工关节包括:外杯、内衬和卡环,卡环用于将内衬锁定于外杯内,相关的卡环的外部具有卡环凸起并通过该卡环凸起与外杯卡合,这种卡环凸起的端面为平面,导致难以将卡环卡入外杯内。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人工关节的卡环和一种人工关节,用于解决如何减小将卡环卡入内衬的难度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人工关节的卡环,该卡环包括:卡环本体,所述卡环本体具有通孔,沿所述通孔的轴向,所述卡环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且所述卡环本体还具有连接所述第一端面的外缘和所述第二端面的外缘的环形外壁;所述通孔的孔壁向所述环形外壁凹陷形成卡环凹槽,且沿所述通孔的轴向,所述卡环凹槽和所述第一端面之间具有卡环凸起,所述卡环凸起用于卡入所述人工关节的内衬的内衬凹槽,所述卡环凹槽用于容纳所属内衬的内衬突起;所述卡环本体还具有突出于所述环形外壁的卡环卡扣,沿所述通孔的轴向,所述卡环卡扣靠近所述第一端面的一端具有第一导向面;其中,沿所述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二端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通孔的轴线的间距递增,且所述第一导向面为曲面。
[0006]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面在所述卡环的纵向截面内的投影形成样条曲线,所述纵向截面与所述轴向平行。
[0007]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导向面为圆弧曲面。
[0008]进一步的,所述卡环卡扣的靠近所述第二端面的一端为第一抵接面;沿所述第二端面向所述第一端面的方向,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通孔的轴线的间距递增。
[000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抵接面为平面,且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夹角在0度至45度之间。
[0010]进一步的,所述卡环卡扣的数量为多个,且各所述卡环卡扣沿所述通孔的轴向间隔设置。
[0011]进一步的,所述卡环凹槽的靠近所述第一端面的一端具有第二导向面,沿所述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二端面,所述第二导向面与所述通孔的轴线的间距递增,和/或,所述通孔的孔壁靠近所述第一端面的一端具有第三导向面,沿所述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二端面的方向,所述第三导向面与所述通孔的轴线的间距递减。
[0012]进一步的,所述卡环本体具有对称面,且所述对称面与所述通孔的轴线垂直;沿所述通孔的轴向,所述卡环卡扣和所述卡环凹槽位于所述对称面的同一侧。
[001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人工关节,该人工关节包括:如上实施例提供的卡环,内衬,具有能够与所述卡环凸起卡合的内衬凹槽,且所述内衬还具有能够与所述卡环凹槽卡合的内衬凸起;外杯,内部具有能够容纳所述内衬和所述卡环的至少部分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内壁具有能够与所述卡环卡扣卡合的外杯凹槽;其中,所述卡环凸起和所述内衬凹槽卡合,且所述卡环凹槽与所述内衬凸起卡合的状态下,在所述卡环本体的通孔的孔壁向所述环形外壁的方向上,所述卡环凸起的外缘与所述内衬凹槽的内缘之间具有间隔,且所述卡环凹槽的内缘与所述内衬凸起的外缘之间具有间隔。
[0014]进一步的,所述卡环凹槽的靠近所述第二端面的一端具有第二抵接面;沿所述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二端面的方向,所述第二抵接面与所述通孔的轴线的间距递减;所述内衬的靠近所述内衬凹槽的端面的外缘具有第四导向面,且在所述内衬凸起与所述卡环凹槽卡合的状态下,所述第四导向面与所述第二抵接面平行。
[0015]本技术提供一种用于人工关节的卡环,该卡环包括:具有通孔的卡环本体,沿该通孔的轴向,该卡环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且卡环本体还具有连接第一端面的外缘和第二端面的外缘的环形外壁;通孔的孔壁向环形外壁凹陷形成卡环凹槽,且沿通孔的轴向,卡环凹槽和第一端面之间具有卡环凸起,该卡环凸起用于卡入人工关节的内衬的内衬凹槽,能够通过卡环凸起与内衬凹槽的卡合将卡环与内衬卡接;同时,环形外壁具有突出于环形外壁的卡环卡扣,沿通孔的轴向,卡环卡扣的靠近第一端面的一端具有第一导向面;其中,沿第一端面向第二端面的方向,第一导向面与环形外壁的间距递增,即,沿卡环被卡入外杯的方向,第一导向面向外倾斜。下面结合卡环卡入外杯的过程,对倾斜设置的第一导向面减小将卡环卡入外杯的难度的原理进行说明,在将卡环卡入外杯的过程中,外杯的壁面与第一导向面抵接,该壁面与第一导向面之间的作用力可以被分解为平行于通孔的轴线的轴向分力和垂直于该轴线的横向分力,外杯在轴向分力的作用下沿通孔的轴向运动,从而使外杯的外杯凹槽靠近卡环卡扣,在外杯凹槽靠近卡环卡扣的过程中,卡环本体在横向分力的作用下产生垂直于该轴向的向内收缩的形变,即,在将卡环卡入外杯的过程中,卡环本体能够在横向分力的作用下通过弹性形变,使卡环卡扣避让外杯的壁面,从而减小了在将卡环卡入外杯的过程中,由于卡环卡扣和外杯的壁面之间的干涉导致的阻力,减小了将卡环卡入外杯的难度,同时,将第一导向面设置为曲面,相较于将第一导向面设置为平面,能够使卡环本体在横向分力的作用下产生的弹性形变量的大小平滑变化,减小了由于弹性形变量突变导致的卡环本体的弹性力骤增,导致将卡环卡入外杯的阻力骤增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减小了将卡环卡入外杯的难度。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环的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环的另一个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环的剖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卡环的剖视图;
[0020]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卡环的剖视图;
[0021]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卡环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卡环的剖视图;
[0023]图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卡环的剖视图;
[0024]图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卡环的对称面、卡环凹槽和卡环卡扣的位置关系图;
[0025]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工关节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工关节中的内衬与卡环的装配示意图。
[0027]附图标记说明
[0028]1、人工关节;10、卡环;100、卡环本体;110、通孔;120、第一端面;130、第二端面;140、环形外壁;150、卡环凹槽;151、第二导向面;152、第二抵接面;160、卡环凸起;170、卡环卡扣;171、第一导向面;172、第一抵接面;180、第三导向面;20、内衬;21、内衬凹槽;22、内衬凸起;23、第四导向面;30、外杯;31、容纳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人工关节的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包括:卡环本体,所述卡环本体具有通孔,沿所述通孔的轴向,所述卡环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且所述卡环本体还具有连接所述第一端面的外缘和所述第二端面的外缘的环形外壁;所述通孔的孔壁向所述环形外壁凹陷形成卡环凹槽,且沿所述通孔的轴向,所述卡环凹槽和所述第一端面之间具有卡环凸起,所述卡环凸起用于卡入所述人工关节的内衬的内衬凹槽,所述卡环凹槽用于容纳所属内衬的内衬突起;所述卡环本体还具有突出于所述环形外壁的卡环卡扣,沿所述通孔的轴向,所述卡环卡扣靠近所述第一端面的一端具有第一导向面;其中,沿所述第一端面向所述第二端面的方向,所述第一导向面与所述通孔的轴线的间距递增,且所述第一导向面为曲面。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面在所述卡环的纵向截面内的投影形成样条曲线,所述纵向截面与所述轴向平行。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面为圆弧曲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卡扣的靠近所述第二端面的一端为第一抵接面;沿所述第二端面向所述第一端面的方向,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通孔的轴线的间距递增。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抵接面为平面,且所述第一抵接面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夹角在0度至45度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卡环,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卡扣的数量为多个,且各所述卡环卡扣沿所述通孔的轴向间隔设置。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卡环,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桐桐石杜芳伍能陈涛刘梦星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迈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