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尼器组件、阻尼器收容组件以及开闭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69405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阻尼器组件、阻尼器收容组件以及开闭组件,提供用于以更简单的结构来将单向的直线阻尼器用作双向的直线阻尼器的技术。阻尼器组件具备直线阻尼器、收容构件、第一限制构件、第二限制构件。直线阻尼器包括缸筒和活塞杆,在活塞杆缩回时产生衰减力。收容构件以缸筒和活塞杆相对于收容构件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收容直线阻尼器。在活塞杆承受了向缸筒侧的力的情况下,第一限制构件对缸筒相对于收容构件的移动进行限制。在缸筒承受了向活塞杆侧的力的情况下,第二限制构件对活塞杆相对于收容构件的移动进行限制。收容构件的移动进行限制。收容构件的移动进行限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阻尼器组件、阻尼器收容组件以及开闭组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阻尼器组件、阻尼器收容组件以及开闭组件。

技术介绍

[0002]以往,在设置于住宅、收纳家具或者电器等的门,有时设置用于使开闭时的冲击缓和的阻尼器。例如,专利文献1以及专利文献2中记载了用缓冲阻尼器使拉门开闭时的冲击缓和的技术。
[0003]在专利文献1中,用具备两个缸的双向冲击吸收装置,在滑动门的打开动作以及关闭动作中吸收冲击。另一方面,在专利文献2中,用具备一个缸和一个活塞杆的所谓的单向的缓冲阻尼器(直线阻尼器),在拉门的打开动作和关闭动作这两方中缓和冲击。因此,与使用具备两个缸的双向冲击吸收装置的情况相比,在削减成本、简化构造等方面有利。但是,在将单向的直线阻尼器以能够缓和双向冲击的方式应用于滑动式、旋转式等各种开闭体时,还有改进的余地。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日本特表2016

520744号公报
[0007]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09

287355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0008]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以更简单的结构来将单向的直线阻尼器以能够缓和双向冲击的方式应用于各种开闭体。
[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阻尼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具备:直线阻尼器,其包括缸筒和活塞杆,在所述活塞杆缩回时,所述直线阻尼器产生衰减力;收容构件,其作为收容构件,以所述缸筒和所述活塞杆相对于所述收容构件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收容所述直线阻尼器;第一限制构件,在所述活塞杆承受了向所述缸筒侧的力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对所述缸筒相对于所述收容构件的移动进行限制;以及第二限制构件,在所述缸筒承受了向所述活塞杆侧的力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限制构件对所述活塞杆相对于所述收容构件的移动进行限制。
[0012]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阻尼器收容组件,其特征在于,具备:收容构件,其是收容直线阻尼器的收容构件,所述直线阻尼器包括缸筒和活塞杆,所述收容构件以所述缸筒和所述活塞杆相对于所述收容构件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收容所述直线阻尼器;第一限制构件,在所述直线阻尼器被收容于所述收容构件的状态下所述活塞杆承受了向所述缸筒侧的力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对所述缸筒相对于所述收容构件的移动进行限制;以及第二限制构件,在所述直线阻尼器被收容于所述收容构件的状态下所述缸筒承受
了向所述活塞杆侧的力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限制构件对所述活塞杆相对于所述收容构件的移动进行限制。
[0013]另外,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开闭组件,其特征在于,具备:开闭构件,其在覆盖开口的关闭位置与使所述开口露出的打开位置之间移位;以及上述的阻尼器组件,在所述开闭构件向所述打开位置移位时以及在所述开闭构件向所述关闭位置移位时所述阻尼器组件产生阻尼力。
[0014]专利技术的效果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提供如下技术,以更简单的结构来将单向的直线阻尼器以能够缓和双向冲击的方式应用于各种开闭体。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阻尼器组件的外观的立体图。
[0017]图2A是从图1的A方向观察的视图。
[0018]图2B是从图1的B方向观察的视图。
[0019]图3是阻尼器组件的动作说明图。
[0020]图4A是示出将阻尼器组件应用于开闭组件的例子的图。
[0021]图4B是示出将阻尼器组件应用于开闭组件的例子的图。
[0022]图5是示出阻尼器组件的变形例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实施方式。而且,以下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定权利要求要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并不需要实施方式说明的全部特征的组合。也可以是,将实施方式中说明的多个特征中的两个以上特征任意组合。另外,对同一或同样的结构标注同一的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
[0024](直线阻尼器的结构)
[0025]图1是示出一实施方式涉及的阻尼器组件1的外观的立体图。图2A是从图1的A方向观察的视图,是示出将后述的收容构件20的一部分拆除了的状态的图。另外,图2B是从图1的B方向观察的视图,是示出将后述的收容构件20的一部分拆除了的状态的图。
[0026]阻尼器组件1是用于将单向的直线阻尼器用作双向的直线阻尼器的组件。阻尼器组件1包括直线阻尼器10、收容构件20、限制构件30、限制构件40。
[0027]直线阻尼器10是缓和冲击的装置。直线阻尼器10包括能够沿轴向相对移动的缸筒11以及活塞杆12。而且,在活塞杆12缩回时缓和冲击。另外,直线阻尼器10包括复位弹簧(未图示),在活塞杆12缩回的状态下外力被解除时,所述复位弹簧使活塞杆12恢复至伸长位置。
[0028]作为直线阻尼器10,能够适当地采用液压式或者气压式的阻尼器等公知的阻尼器。例如在液压式的情况下能够构成为,当油被密闭在缸筒11中且活塞杆12的活塞在缸筒11内移动时,缸筒11内的油通过节流孔从而产生阻尼力。
[0029]收容构件20收容直线阻尼器10。收容构件20包括能够进行组装和拆卸的一组构件21、22。一组构件21、22的一方的凸部与另一方的凹部相互卡合来组装收容构件20,由此划
定用于收容直线阻尼器10的空间。收容构件20例如由树脂材料形成。
[0030]另外,收容构件20以缸筒11和活塞杆12能够沿轴向(活塞杆12的伸缩方向)移动的方式收容直线阻尼器10。进一步而言,收容构件20以缸筒11和活塞杆12能够在不被后述的限制构件30、40限制的范围内移动的方式收容缸筒11和活塞杆12。另外,收容构件20包括开口形成部23。
[0031]在开口形成部23形成有至少一个开口,后述的突出部31或者突出部41可在所述至少一个开口中沿轴向移动。在此,开口形成部23设置于构件22的面22a并且形成有开口23a以及开口23b,突出部31可在开口23a中移动,突出部41可在开口23b中移动。开口23a以及开口23b在轴向上分离地设置,分别在轴向具有长的形状。另外,开口23a包括靠缸筒11侧的缘部24,开口23b包括靠活塞杆12侧的缘部25。而且,也可以是,在开口形成部23,从靠缸筒11侧的缘部24至靠活塞杆12侧的缘部25形成一个开口。
[0032]限制构件30是对缸筒11的移动进行限制的构件。限制构件30例如由树脂材料形成。限制构件30和缸筒11沿轴向排列,该限制构件30在收容构件20内被配置于缸筒11的外侧。另外,限制构件30的一部分(接近缸筒11的一侧)被收容构件20收容,并且剩余部分(远离缸筒11的一侧)从收容构件20露出。而且,在此,也可以是,对缸筒11的移动进行限制,例如使得缸筒11相对于收容构件20无法相对地移动。
[0033]伴随着缸筒11相对于收容构件2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尼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具备:直线阻尼器,其包括缸筒和活塞杆,在所述活塞杆缩回时所述直线阻尼器缓和冲击;收容构件,其作为收容构件,以所述缸筒和所述活塞杆相对于所述收容构件能够沿轴向移动的方式,收容所述直线阻尼器;第一限制构件,在所述活塞杆承受了向所述缸筒侧的力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对所述缸筒相对于所述收容构件的移动进行限制;以及第二限制构件,在所述缸筒承受了向所述活塞杆侧的力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限制构件对所述活塞杆相对于所述收容构件的移动进行限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构件是伴随着所述缸筒相对于所述收容构件的移动而相对于所述收容构件能够移动的构件,所述第二限制构件是伴随着所述活塞杆相对于所述收容构件的移动而相对于所述收容构件能够移动的构件,在所述活塞杆承受了向所述缸筒侧的力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限制构件相对于所述收容构件的移动被限制,由此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对所述缸筒相对于所述收容构件的移动进行限制,在所述缸筒承受了向所述活塞杆侧的力的情况下,所述第二限制构件相对于所述收容构件的移动被限制,由此所述第二限制构件对所述活塞杆相对于所述收容构件的移动进行限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制构件是伴随着所述缸筒相对于所述收容构件的移动而相对于所述收容构件能够移动的构件,所述第一限制构件包括在所述缸筒的径向突出的第一突出部,所述第二限制构件是伴随着所述活塞杆相对于所述收容构件的移动而相对于所述收容构件能够移动的构件,所述第二限制构件包括在所述活塞杆的径向突出的第二突出部,所述收容构件包括开口形成部,在所述开口形成部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三山裕介筱塚启辅
申请(专利权)人:高千穗交易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