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快速排水阀门的分流监测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6940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快速排水阀门的分流监测筒,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多个分流筒,所述分流筒包括筒身,所述筒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筒底,多个所述分流筒之间均连通有分流管,筒底呈锥形结构,其底部设置有底片,底片与筒身的下筒口为同心结构,底片一侧连接排出槽,排出槽的另一端延伸至筒身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排出口,从而便于排出水和泥沙,排出槽的侧视图为直角三角形,便于适应锥形结构的筒底,底部锥形结构有利于水利检测过程中,雨天对其底部泥沙等快速排出,有利于雨天取水动态检测取样的顺利进行,也同时防止雨天泥沙堆积,对其底部造成堵塞,同时减小筒内径流对筒底的压力,不易变形,阀门为板阀,径流排出更快。排出更快。排出更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快速排水阀门的分流监测筒


[0001]本技术涉及径流泥沙监测装置
,具体为一种带快速排水阀门的分流监测筒。

技术介绍

[0002]径流小区是对坡地水土流失规律和小流域水土流失规律进行定量研究的一种测验设施。一般由边埂、边埂围成的小区、集流槽、径流和泥沙集蓄设备、保护带及排水系统组成。径流小区测验是为了解决大范围的水土流失问题,因而规划时既要考虑代表周围环境,还应注意外推到其它地区的可能性;其次要考虑极端状况,如极大、极小坡度的试验、极端降水试验等;规划时尽可能保持原有土壤地形等状态。径流小区监测主要包括降水、径流、泥沙监测以及覆盖度、土壤水分、径流冲刷过程等监测;
[0003]常规径流小区泥沙监测装置采用的分流监测筒为桶装平底,常规的塑料阀门,容易桶底变形,造成监测桶不水平,而监测数据不准,普通阀门为塑料手拧的阀门,径流排出监测桶比较慢效率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快速排水阀门的分流监测筒,具有便于底部泥沙快速排出,有利于雨天取水动态检测取样的顺利进行,减小筒内径流对筒底的压力,不易变形,径流排出速度更快的特点。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快速排水阀门的分流监测筒,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上端面设置有多个分流筒,所述分流筒包括筒身,所述筒身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筒底,所述筒身的顶部设置有筒盖,多个所述分流筒之间均连通有分流管,所述筒底呈锥形结构,所述筒底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片,所述底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出槽,所述排出槽延伸至筒身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排出口,所述阀门为板阀。
[0006]为了便于控制排出槽的开关,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带快速排水阀门的分流监测筒优选的,所述排出口的外壁设置有阀门。
[0007]为了便于径流平稳流动,作为本技术的一种带快速排水阀门的分流监测筒优选的,多个所述分流筒从左到右高度依次递增,多个所述分流管管径底端高度从左到右依次递增。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09]底板对多个分流筒进行支撑固定,且多个分流筒之间通过分流管连通,多个分流筒从左到右高度依次递增,多个分流管管径底端高度从左到右依次递增,确保径流稳定流动,分流筒包括筒身和筒底,筒底呈锥形结构,其底部设置有底片,底片与筒身的下筒口为同心结构,底片一侧连接排出槽,排出槽的另一端延伸至筒身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排出口,从而便于排出水和泥沙,排出槽的侧视图为直角三角形,便于适应锥形结构的筒底,底部锥形结构有利于水利检测过程中,雨天对其底部泥沙等快速排出,有利于雨天取水动态检测
取样的顺利进行,也同时防止雨天泥沙堆积,对其底部造成堵塞,同时减小筒内径流对筒底的压力,不易变形,阀门为板阀,径流排出更快。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技术整体主视结构图;
[0011]图2为本技术部分俯视结构图;
[0012]图3为本技术筒底主视结构图;
[0013]图4为本技术筒底侧视结构图;
[0014]图5为本技术筒底立体结构图;
[0015]图6为本技术筒底俯视结构图;
[0016]图中:1、底板;2、分流筒;3、筒身;4、筒底;5、排出槽;6、排出口;7、阀门;8、底片;9、分流管;10、筒盖。
具体实施方式
[0017]请参阅图1至图6,一种带快速排水阀门的分流监测筒,包括底板1,底板1的上端面设置有多个分流筒2,分流筒2包括筒身3,筒身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筒底4,筒身3的顶部设置有筒盖10,多个分流筒2之间均连通有分流管9,筒底4呈锥形结构,筒底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片8,底片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出槽5,排出槽5延伸至筒身3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排出口6,阀门7为板阀。
[0018]本实施例中:底板1对多个分流筒2进行支撑固定,且多个分流筒2之间通过分流管9连通,多个分流筒2从左到右高度依次递增,多个分流管9管径底端高度从左到右依次递增,确保径流稳定流动,分流筒2包括筒身3和筒底4,筒底4呈锥形结构,其底部设置有底片8,底片8与筒身3的下筒口为同心结构,底片一侧连接排出槽5,排出槽5的另一端延伸至筒身3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排出口6,从而便于排出水和泥沙,排出槽5的侧视图为直角三角形,便于适应锥形结构的筒底4,底部锥形结构有利于水利检测过程中,雨天对其底部泥沙等快速排出,有利于雨天取水动态检测取样的顺利进行,也同时防止雨天泥沙堆积,对其底部造成堵塞,同时减小筒内径流对筒底4的压力,不易变形,阀门7为板阀,径流排出更快,且阀门7为板阀,相比传统阀门,板阀有效提高径流排出速度。
[0019]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排出口6的外壁设置有阀门7。
[0020]本实施例中:排出口6的外壁设置有阀门7,通过阀门7控制排出口6处的开关,便于水和泥沙的排出。
[0021]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多个分流筒2从左到右高度依次递增,多个分流管9管径底端高度从左到右依次递增。
[0022]本实施例中:多个分流筒2从左到右高度依次递增,多个分流管9管径底端高度从左到右依次递增,确保径流稳定流动。
[0023]工作原理:分流筒2包括筒身3和筒底4,筒底4呈锥形结构,其底部设置有底片8,底片8与筒身3的下筒口为同心结构,底片一侧连接排出槽5,排出槽5的另一端延伸至筒身3的外侧且固定连接有排出口6,从而便于排出水和泥沙,排出槽5的侧视图为直角三角形,便于适应锥形结构的筒底4,底部锥形结构有利于水利检测过程中,雨天对其底部泥沙等快速排
出,有利于雨天取水动态检测取样的顺利进行,也同时防止雨天泥沙堆积,对其底部造成堵塞,同时减小筒内径流对筒底4的压力,不易变形,阀门7为板阀,径流排出更快。
[0024]以上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快速排水阀门的分流监测筒,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设置有多个分流筒(2),所述分流筒(2)包括筒身(3),所述筒身(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筒底(4),所述筒身(3)的顶部设置有筒盖(10),多个所述分流筒(2)之间均连通有分流管(9),所述筒底(4)呈锥形结构,所述筒底(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底片(8),所述底片(8)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排出槽...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艳会张明芳
申请(专利权)人:威海市水文中心威海市水土保持监测站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