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卵圆孔缝合手术的缝合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67699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卵圆孔缝合手术的缝合头,属于卵圆孔缝合技术领域。它解决了目前封堵易增加并发症等问题。摆杆的两端对称开设有两个穿设通道,两个穿设通道内均设置有缝合扣,两个缝合扣之间通过连接线连接,连接线的中部连接有拉线,两个针管对称设置在外管内部的两侧,两个针管的管腔内均设置有推棒,两个针管均设置有插入尖端,两个针管远离插入尖端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将两个针管分别推入到两个穿设通道内的第一推杆,两个推棒连接有用于驱动两个推棒分别自两个针管内伸出的第二推杆,当针管穿过穿设通道后,缝合扣位于针管的管腔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实现了卵圆孔未闭的微创缝合,降低了出现并发症风险等优点。降低了出现并发症风险等优点。降低了出现并发症风险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卵圆孔缝合手术的缝合头


[0001]本技术属于卵圆孔缝合
,特别涉及一种卵圆孔缝合手术的缝合头。

技术介绍

[0002]卵圆孔一般在生后第1年闭合,若大于3岁的幼儿卵圆孔仍不闭合称卵圆孔未闭,成年人中有20%~25%的卵圆孔不完全闭合。卵圆孔未闭是目前成人中最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异常。近年来的许多研究表明,卵圆孔未闭与不明原因脑卒中患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针对病因治疗,封闭高危人群的开放的卵圆孔,有望降低患者的发生率。另外,也发现卵圆孔未闭与减压病、偏头痛等的发病有关,闭合卵圆孔可能有益于上述患者。
[0003]目前大多采用的是封堵手术,就是操作封堵器械,在卵圆孔的两侧各放置一个封堵伞,封堵伞体积较大,且由于心脏内结构复杂,且将封堵器放置在心脏内,很多患者不易接受,近期及远期都可能会增加并发症的发生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卵圆孔缝合手术的缝合头。
[0005]本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卵圆孔缝合手术的缝合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摆杆及两个针管,外管的第一端设置有安装架,所述摆杆转动设置在安装架上,所述外管内设置有驱动杆,所述驱动杆用于供人向远离摆杆的一端拉动从而转动摆杆,所述摆杆的两端对称开设有两个穿设通道,两个穿设通道内均设置有缝合扣,两个缝合扣之间通过连接线连接,连接线的中部连接有拉线,两个针管对称设置在外管内部的两侧,两个针管的管腔内均设置有推棒,两个所述针管均设置有插入尖端,两个所述针管远离插入尖端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将两个针管分别推入到两个穿设通道内的第一推杆,两个所述推棒连接有用于驱动两个推棒分别自两个针管内伸出的第二推杆,当针管穿过穿设通道后,所述缝合扣位于针管的管腔内。
[0006]本技术的工作原理:驱动杆、第一推杆、第二推杆以及拉线均有自外管第二端伸出的操作端,使用时,通过导管插入鞘将外管经病患的大腿根部送至心房处,此间摆杆和外管位于同一直线上,之后借助造影观察定位至卵圆孔处,工作人员先拉动驱动杆将摆杆转动展开,这样摆杆的两端分别对准了卵圆孔两侧的隔膜,随后工作人员推动第一推杆,两个针管便会从外管伸出并从穿设通道经过再分别将卵圆孔两侧的隔膜刺穿,随后再推动第二推杆来推动两个推棒,直到两个推棒将两个缝合扣分别从两个针管内推出,再通过第一推杆和第二推杆将推棒和针管拉回到外管内,这样两个缝合扣便位于隔膜的另一侧了,拉动拉线便能够将两个缝合扣拉拢带动卵圆孔两侧的隔膜合拢,连接线和拉线的连接处会事先预打结,拉拢两个缝合扣后便能够完成打结,最后通过剪线器将拉线剪断即可,实现了卵圆孔未闭的微创缝合,降低了出现并发症风险,实用可靠。
[0007]在上述的卵圆孔缝合手术的缝合头中,所述安装架包括两个安装板,两个安装板
远离外管的一端均设置有转轴,所述摆杆的中部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对接转轴的对接孔,对接孔和转轴一一对应,摆杆的两侧侧壁上均设置有限位杆,两个所述转轴上均设置有限位器,两个所述限位器面向摆杆的一侧均开设有用于供限位杆插入的环形凹槽,所述环形凹槽的两侧侧壁上均设置有凸起从而形成限位口。
[0008]在上述的卵圆孔缝合手术的缝合头中,所述驱动杆靠近所述摆杆的一端设置有转动块,所述摆杆靠近所述穿孔设置有用于容纳转动块的转动槽。
[0009]在上述的卵圆孔缝合手术的缝合头中,所述驱动杆自远离转动块的一端开设有容纳通道,所述容纳通道内靠近转动块设置有轨道块,所述轨道块贯穿设置有两个活动通道,两个活动通道分别用于容纳两个所述针管,所述驱动杆的两侧均开设有与容纳通道连通的出针开口,所述轨道块的两侧均开设有出针孔并且轨道块的两侧分别卡接在两个所述出针开口内,两个出针孔分别与两个所述活动通道连通,所述外管的两侧侧壁上均开设有露出槽,两个露出槽分别用于供两个出针孔露出。
[0010]在上述的卵圆孔缝合手术的缝合头中,两个所述针管以及两个所述推棒均采用形状记忆合金制成,两个所述出针孔靠近摆杆的一侧均设置有导向弧面。
[0011]在上述的卵圆孔缝合手术的缝合头中,所述第一推杆位于所述容纳通道内并与针管远离插入尖端的一端固定,所述第一推杆贯穿设置有用于容纳第二推杆的安装通道,所述第二推杆靠近针管的一端设置有两个推柱,两个推柱分别与两个推棒固定连接。
[0012]在上述的卵圆孔缝合手术的缝合头中,所述摆杆的一侧开设有出线槽,所述出线槽的两端分别和两个穿设通道连通,所述摆杆的另一侧开设有连通出线槽的穿孔,所述穿孔用于供拉线穿过,所述第二推杆和轨道块均贯穿设置有用于供拉线穿设的扯线通道。
[0013]在上述的卵圆孔缝合手术的缝合头中,两个所述穿设通道的侧壁上均设置有两个对接块,两个所述缝合扣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两个对接槽。
[0014]在上述的卵圆孔缝合手术的缝合头中,两个所述针管的侧壁上均开设有与针管的管腔连通的让位槽。
[0015]在上述的卵圆孔缝合手术的缝合头中,所述缝合扣的外侧壁与穿设通道的侧壁之间留有用于供针管的管壁穿过的间隙。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实现了卵圆孔未闭的微创缝合,降低了出现并发症风险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是本技术中摆杆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4是本技术中隐藏外管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5是本技术中隐藏外管和驱动杆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是本技术中隐藏外管、驱动杆、第一推杆和其中一个限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是本技术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4]图8是本技术中摆杆展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9是本技术中限位器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10是本技术位于卵圆孔处准备工作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7]图中,1、外管;2、摆杆;3、针管;4、安装架;5、驱动杆;6、穿设通道;7、缝合扣;8、连接线;9、推棒;10、插入尖端;11、第一推杆;12、第二推杆;13、安装板;14、转轴;15、对接孔;16、限位杆;17、环形凹槽;18、限位口;19、转动块;20、转动槽;22、轨道块;23、活动通道;24、出针开口;25、露出槽;26、导向弧面;27、推柱;28、安装通道;29、出线槽;30、穿孔;31、扯线通道;32、对接块;33、对接槽;34、让位槽;35、限位器;36、出针孔;37、拉线;38、容纳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以下是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技术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0029]如图1

图10所示,本卵圆孔缝合手术的缝合头包括外管1、摆杆2及两个针管3,外管1的第一端设置有安装架4,所述摆杆2转动设置在安装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卵圆孔缝合手术的缝合头,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管(1)、摆杆(2)及两个针管(3),外管(1)的第一端设置有安装架(4),所述摆杆(2)转动设置在安装架(4)上,所述外管(1)内设置有驱动杆(5),所述驱动杆(5)用于供人向远离摆杆(2)的一端拉动从而转动摆杆(2),所述摆杆(2)的两端对称开设有两个穿设通道(6),两个穿设通道(6)内均设置有缝合扣(7),两个缝合扣(7)之间通过连接线(8)连接,连接线(8)的中部连接有拉线(37),两个针管(3)对称设置在外管(1)内部的两侧,两个针管(3)的管腔内均设置有推棒(9),两个所述针管(3)均设置有插入尖端(10),两个所述针管(3)远离插入尖端(10)的一端连接有用于将两个针管(3)分别推入到两个穿设通道(6)内的第一推杆(11),两个所述推棒(9)连接有用于驱动两个推棒(9)分别自两个针管(3)内伸出的第二推杆(12),当针管(3)穿过穿设通道(6)后,所述缝合扣(7)位于针管(3)的管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卵圆孔缝合手术的缝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架(4)包括两个安装板(13),两个安装板(13)远离外管(1)的一端均设置有转轴(14),所述摆杆(2)的中部两侧均设置有用于对接转轴(14)的对接孔(15),对接孔(15)和转轴(14)一一对应,摆杆(2)的两侧侧壁上均设置有限位杆(16),两个所述转轴(14)上均设置有限位器(35),两个所述限位器(35)面向摆杆(2)的一侧均开设有用于供限位杆(16)插入的环形凹槽(17),所述环形凹槽(17)的两侧侧壁上均设置有凸起从而形成限位口(18)。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卵圆孔缝合手术的缝合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杆(5)靠近所述摆杆(2)的一端设置有转动块(19),所述摆杆(2)的一侧开设有出线槽(29),所述出线槽(29)的两端分别和两个穿设通道(6)连通,所述摆杆(2)的另一侧开设有连通出线槽(29)的穿孔(30),所述穿孔(30)用于供拉线(37)穿过,所述第二推杆(12)和轨道块(22)均贯穿设置有用于供拉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玮泽黄杭栋舒强赵长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滨江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