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震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66766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震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减震胶的制备原料包括顺丁橡胶、丁腈橡胶、环氧树脂、PVC糊树脂、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减震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粘结剂
,具体涉及一种减震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必不可少的代步工具,汽车驾驶和乘坐的舒适性也越来越成为购买者关注的焦点,而车身的振动和噪声,无疑是影响汽车驾驶和乘坐舒适性的主要原因。现代轿车的车身用骨架构件和外板蒙皮互相连接,形成美观的外表和高强度的承载结构,车辆在行驶、怠速等过程中,车身外板蒙皮等薄弱部位会产生振动,形成激励源,把振动传给车体,以振动形式进行传播,进而引起车身上其它部件的振动,降低驾乘舒适性。
[0003]为防止外板与加强筋之间的振动传播,目前汽车外板与加强筋之间采用减震胶、胶带等高分子材料类产品进行减振,该类材料通过电泳工序固化,形成高弹态橡胶,将蒙皮与加强筋连接在一块。通过应用该类产品,起到了防振、控制共振、阻尼等作用,从而避免或消除车辆低频振动,提升车辆NVH性能。减震胶产品是以合成橡胶为主要成分的单组分型糊状产品,主要应用于汽车车门、发动机盖、行李箱盖、车顶横梁等内外板之间,用于粘接冷轧钢板,经烘烤后固化发泡,增强内外板间连接力,起减震降噪作用。
[0004]由于近年来对于汽车轻量化的要求以及新能源汽车业的大力发展,越来越多的铝板材料得到应用,现有的减震胶产品对于目前多见的5系铝及6系铝。CN110818972A公开了一种无PVC型减震胶,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丁苯橡胶8~12%、顺丁橡胶4~6%、重质碳酸钙15~18%、纳米活性碳酸钙22~25%、氧化钙2~4%、增塑剂18~22%、氧化锌1~4%、炭黑0.5~1%、环氧树脂4~6%、AC发泡剂0.1~0.8%、对苯醌二肟0.4~1%、双氰胺0.5~1%、马来酸酐接枝改性聚丁二烯2~3%、硫磺0.4~1%、石蜡油8~10%;该专利技术得到的无PVC型减震胶,在满足行业标准的同时,大大降低了VOC含量,对环境友好。但是,因为铝合金与冷轧板差异较大,该专利技术得到的减震胶对铝合金板材的粘接效果不佳,且耐热性较差,不能满足汽车生产厂家的要求。
[0005]因此,开发一种粘结性能较高且耐热性优异的减震胶,成为本领域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减震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减震胶通过选择丁腈橡胶、顺丁橡胶、环氧树脂、PVC糊树脂、γ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碳酸钙、交联剂和固化剂进行搭配,在室温下就具有高粘性,且经过烘烤和发泡后呈现橡胶弹性体状态,具有良好的减震和密封性,适合在汽车的车门、发动机盖、行李箱盖、车顶横梁以及内外板间等连接部位使用。
[0007]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减震胶,所述减震胶的制备原料包括丁腈橡胶、顺丁橡
胶、环氧树脂、PVC糊树脂、γ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碳酸钙、交联剂和固化剂。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减震胶首先选用丁腈橡胶和顺丁橡胶进行搭配,并辅以环氧树脂和PVC糊树脂,使减震胶具有优异的粘结性能和弹性,再搭配添加γ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其能促进各个组分产生协同作用,在不降低减震胶储存稳定性的同时增加了减震胶的粘结强度,能进一步提高减震胶的粘结性能,同时使其还具有较高的存储稳定性,最后还添加碳酸钙作为补强填料,添加交联剂作为硫化剂以及添加固化剂用于促进树脂的固化。
[0010]优选地,所述减震胶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丁腈橡胶10~20重量份、顺丁橡胶2~10重量份、环氧树脂5~10重量份、PVC糊树脂2~7重量份、γ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2~1重量份、碳酸钙25~36重量份、交联剂0.1~0.5重量份和固化剂0.1~1重量份。
[0011]其中,所述丁腈橡胶可以为11重量份、12重量份、13重量份、14重量份、15重量份、16重量份、17重量份、18重量份或19重量份等。
[0012]所述顺丁橡胶可以为2.5重量份、3重量份、3.5重量份、4重量份、4.5重量份、5重量份、5.5重量份、6重量份、6.5重量份、7重量份、7.5重量份、8重量份、8.5重量份、9重量份或9.5重量份等。
[0013]所述环氧树脂可以为5.5重量份、6重量份、6.5重量份、7重量份、7.5重量份、8重量份、8.5重量份、9重量份或9.5重量份等。
[0014]所述PVC糊树脂可以为3重量份、4重量份、5重量份或6重量份等。
[0015]所述γ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可以为0.3重量份、0.4重量份、0.5重量份、0.6重量份、0.7重量份、0.8重量份或0.9重量份等。
[0016]所述碳酸钙可以为26重量份、27重量份、28重量份、29重量份、30重量份、31重量份、32重量份、33重量份、34重量份或35重量份等。
[0017]所述交联剂可以为0.15重量份、0.2重量份、0.25重量份、0.3重量份、0.35重量份、0.4重量份或0.45重量份等。
[0018]所述固化剂可以为0.2重量份、0.3重量份、0.4重量份、0.5重量份、0.6重量份、0.7重量份、0.8重量份或0.9重量份等。
[0019]优选地,所述碳酸钙包括重质碳酸钙和纳米活性碳酸钙。
[002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选择重质碳酸钙和纳米活性碳酸钙搭配可以使得减震胶具有较好的性能,如果仅添加重质碳酸钙,因为重钙颗粒的粒径大,则会导致减震胶胶体表面不细腻,且密度有所增加,如果仅添加纳米活性碳酸钙,则会导致成本增加。
[0021]优选地,所述重质碳酸钙和纳米活性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3):1,例如1.2:1、1.4:1、1.6:1、1.8:1、2:1、2.2:1、2.4:1、2.6:1或2.8:1等。
[0022]优选地,所述交联剂为过氧化物交联剂。
[0023]优选地,所述过氧化物交联剂包括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二叔丁基过氧化物或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等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24]优选地,所述固化剂包括双氰胺、2

甲基咪唑、2

乙基
‑4‑
甲基咪唑或2

苯基咪唑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
[0025]优选地,所述减震胶的制备原料还包括吸水剂和/或增塑剂。
[0026]优选地,所述减震胶的制备原料中吸水剂的含量为0.5~2重量份,例如0.7重量份、0.9重量份、1.1重量份、1.3重量份、1.5重量份、1.7重量份或1.9重量份等。
[0027]优选地,所述吸水剂包括氧化钙。
[0028]优选地,所述减震胶的制备原料中增塑剂的含量为20~40重量份,例如22重量份、24重量份、26重量份、28重量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减震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胶的制备原料包括顺丁橡胶、丁腈橡胶、环氧树脂、PVC糊树脂、γ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碳酸钙、交联剂和固化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胶的制备原料按照重量份包括如下组分:丁腈橡胶10~20重量份、顺丁橡胶2~10重量份、环氧树脂5~10重量份、PVC糊树脂2~7重量份、γ

缩水甘油醚氧丙基三甲氧基硅烷0.2~1重量份、碳酸钙25~36重量份、交联剂0.1~0.5重量份和固化剂0.1~1重量份。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减震胶,其特征在于,所述碳酸钙包括重质碳酸钙和纳米活性碳酸钙;优选地,所述重质碳酸钙和纳米活性碳酸钙的质量比为(1~3):1。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减震胶,其特征在于,所述交联剂为过氧化物交联剂;优选地,所述过氧化物交联剂包括过氧化二异丙苯、过氧化苯甲酰、二叔丁基过氧化物或过氧化氢二异丙苯等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优选地,所述固化剂包括双氰胺、2

甲基咪唑、2

乙基
‑4‑
甲基咪唑或2

苯基咪唑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减震胶,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胶的制备原料还包括吸水剂和/或增塑剂;优选地,所述减震胶的制备原料中吸水剂的含量为0.5~2重量份;优选地,所述吸水剂包括氧化钙;优选地,所述减震胶的制备原料中增塑剂的含量为2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钱晓前孙辉尤羽中何丹薇何永富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之江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