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夏秋茶制备耐泡高品质茶的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667064 阅读:8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耐泡高品质茶的加工方法,具体涉及一种福鼎大毫茶的创新加工方法,针对传统夏秋白茶“香低味薄”的品质缺陷,本发明专利技术以夏秋季的福鼎大毫茶鲜叶为原料,在现有白茶萎凋、干燥等制作工艺基础上,创新引入摇青、冻融、揉捻及低温烘干等先进工艺技术,相比传统白茶产品,本发明专利技术产品兼有红茶、乌龙茶的风味特点,外形与内质全面提升,成茶紧结成条,体积缩小利于包装,打破品种香局限,缩短用工耗时,经济适用性强,无需额外构建成本,该方法突破夏秋白茶品质缺陷难题,可有效缓减夏秋茶鲜叶资源被浪费的问题。缓减夏秋茶鲜叶资源被浪费的问题。缓减夏秋茶鲜叶资源被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利用夏秋茶制备耐泡高品质茶的加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茶叶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耐泡高品质茶的加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相比于春茶,夏秋茶的茶鲜叶氨基酸含量减少、咖啡碱与茶多酚含量增多,茶叶的苦涩味加重、鲜爽度降低,同时由于采摘轮次增加、内含成分减少等原因,导致成品茶“香低味薄”的品质缺陷明显,由此引发了夏秋茶鲜叶大量弃采、利用率低等问题严重,极大地影响了茶叶的整体经济效益。
[0003]福鼎大毫茶是白茶产区福鼎县的主栽茶树品种,已有百年栽培历史,因具有品种适制性广、持嫩性较强、萌芽速度快、采摘间隔短、芽壮毫多等诸多优点,深受茶农喜爱。福鼎市茶园可采摘面积30多万亩,福鼎大毫茶种植占比80%以上,每亩产量可达200

300kg,作为高产量低成本的夏秋茶资源,其开发利用的潜力巨大。然而,由于现有夏秋白茶“香低味薄”的品质缺陷以及由此所致夏秋茶鲜叶弃采严重、利用率低等问题,严重制约了夏秋茶叶资源的发展利用,因此,以福鼎大毫茶鲜叶为原料,专利技术一种创新加工方法,以期实现福鼎大毫茶的高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利用夏秋茶制备耐泡高品质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鲜叶采摘:在白茶茶树品种夏季或者秋季时,采摘一芽二叶或三叶,得到鲜叶原料;S2、萎凋:将步骤S1所得的鲜叶原料进行萎凋,直至含水率为55%~60%,得到萎凋后在制品;S3、摇青:将步骤S2所得的萎凋后在制品投入滚筒摇青机进行摇青,得到摇青后在制品;S4、冻融:将步骤S3所得的摇青后在制品放入

10℃

20℃冰箱中冻融1.5

2.5h后常温解冻,之后解块冷风摊凉,得到冻融后在制品;S5、揉捻:将步骤S4所得的冻融后在制品进行至少一次揉捻成条后得到揉捻后在制品;S6、低温烘干:将步骤S5所得的揉捻后在制品置于温度为60℃

75℃环境下烘干,烘至含水率小于6%得到成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耐泡高品质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白茶茶树品种为福鼎大毫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耐泡高品质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2中的萎凋包括将鲜叶原料薄摊在尼龙网筛上,在室内进行常温冷风摊晾。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耐泡高品质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尼龙网筛为18

20目,摊叶量为0.6~1.0kg/m2。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利用夏秋茶制备耐泡高品质茶的加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室内的温度为32~42℃,所述室内的相对湿度RH%为40%~66%,所述冷风条件为68cm三叶工业风扇,风量1400r/min,所述室内的常温冷风摊晾的时长为6~8h。6.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清修叶兰兰陈艺林郭玉琼黎煌周承哲田采云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清铧茶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