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药物组合物技术

技术编号:38666834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药物组合物。本发明专利技术将林下参总皂苷溶解于水中,利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然后利用乙醇体积分数分别为25~35%、55~65%和75~85%乙醇水溶液分离,首次得到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本发明专利技术制得的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经体内、体外模型、代谢组学和宏基因组学进行了初步测试和评价,研究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的免疫调节活性以及对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确证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通过“肠道菌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药物组合物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药
,具体涉及一种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药物组合物。

技术介绍

[0002]人参(Panaxginseng C.A.Mey)一直作为补气的最佳药材。中医理论认为人参归脾肺心经,通过补脾、肺、心之气,充足后天之精,补先天不足。人参中的活性组分包括人参皂苷、多糖、肽类、聚炔醇和脂肪酸等,其中人参皂苷是主要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研究报道表明林下参和园参中所含人参皂苷种类基本相同,但各人参皂苷的含量和所占比例不同,中国专利CN111912927A公开了一种利用人参皂苷成分含量及其比例鉴别野山参与园参、林下山参与园参的方法,当人参皂苷Rb1的含量占样品重量的百分比≥0.6%,Rb1/Ro≥2.0时,样品为野山参(生长年限≥15年的林下山参),而园参无法同时满足上述两个条件;当Rb1/Ro≥2.0时,林下山参(5~14年)符合此参数的条件,而园参中90%的样品无法满足此条件。按化学结构分类,人参皂苷Rb1属于原人参二醇型皂苷,人参皂苷Ro属于齐墩果酸型人参皂苷,二者属于低中极性成分。
[0003]现有技术“肖涵等.林下参根皂苷类化合物优化提取与鉴定[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9,40(24):132

137.”等公开了以林下参根为试验对象,利用醇提法和超声波辅助优化提取人参皂苷,大孔吸附树脂纯化,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有效物质含量,高效液相色谱法进行定性定量鉴定,提取物中人参皂苷Ro的提取率为74.6%,人参皂苷Rd的提取率为87.1%。然而上述提取方法得到的是人参总皂苷,没有单独分离得到低中极性皂苷组分。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药物组合物,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制备方法能够得到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包括林下参中极性皂苷和林下参低极性皂苷),且所得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能够显著提高免疫力。
[0005]为了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7]将林下参总皂苷溶解于水中,得到林下参总皂苷溶液;
[0008]将所述林下参总皂苷溶液置于HP20大孔吸附树脂柱中进行吸附,依次采用25~35v/v%乙醇

水溶液、55~65v/v%乙醇

水溶液和75~85v/v%乙醇

水溶液进行洗脱分离,收集75~85v/v%乙醇

水溶液的洗脱液浓缩后干燥,得到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
[0009]优选的,所述林下参总皂苷溶液的浓度为0.01~0.1g/mL。
[0010]优选的,所述吸附的时间为8~14h。
[0011]优选的,所述林下参总皂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2]将林下参与乙醇水溶液混合,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
[0013]将所述提取液依次进行浓缩、干燥和溶解于水中,得到醇提物溶液;
[0014]将所述醇提物溶液置于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中进行吸附,依次采用25~35v/v%乙醇

水溶液、55~65v/v%乙醇

水溶液和75~85v/v%乙醇

水溶液进行洗脱分离,收集75~85v/v%乙醇

水溶液的洗脱液浓缩后干燥,得到林下参总皂苷。
[0015]优选的,所述乙醇水溶液中乙醇的体积分数为65~75%;
[0016]所述林下参的干重与乙醇水溶液的体积之比为1g:8~12mL;
[0017]所述提取为回流提取,所述提取的次数为2~3次,单次提取时间为1.5~3h。
[0018]优选的,所述林下参干重与溶解用水的质量比为1:3~5。
[0019]优选的,所述吸附的时间为8~14h。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制备方法得到的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
[0021]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在制备提高免疫力药物或抗疲劳药物中的应用。
[002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药物组合物,包括活性组分和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所述活性组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
[0023]本专利技术将林下参总皂苷溶解于水中,利用HP20大孔吸附树脂柱吸附,然后利用乙醇体积分数分别为25~35%、55~65%和75~85%的乙醇水溶液进行洗脱分离,首次得到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本专利技术制备得到的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经体内、体外模型、代谢组学和宏基因组学进行了初步测试和评价,研究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的免疫调节活性以及对肠道微生态环境的影响,显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可通过“肠道菌群

代谢物

免疫轴”发挥免疫作用,本专利技术制备的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具有明显的免疫调节作用,在制备提高免疫力药物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如实施例测试结果所示,通过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实验比较林下参总皂苷和园参总皂苷的增殖效果,结果表明林下参总皂苷和园参总皂苷浓度在2~32μg/mL范围均可促进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在相同浓度下,林下参总皂苷对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的促进作用均强于园参总皂苷(p<0.01);在相同浓度下,林下参高极性皂苷组分和园参高极性皂苷组分(Rg1、Re)对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的促进作用无统计学差异(p>0.05),而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对小鼠脾细胞体外增殖的促进作用均强于园参低中极性皂苷(p<0.01)。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实施例1制备的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的总离子流图;
[0025]图2为各组分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图;
[0026]图3为各组分对小鼠脾淋巴细胞周期的影响图;
[0027]图4为脾细胞中Th17细胞与Treg细胞比例图;
[0028]图5为AhR/MAPK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图;
[0029]图6为林下参皂苷组分对Balb/c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图,其中,A为造模、给药期间小鼠体重变化图,B脾增殖指数结果图;
[0030]图7为Th17细胞与Treg细胞比例图;
[0031]图8为林下参皂苷组分对Balb/c小鼠的免疫调节作用图,其中A为各组脾脏HE染色结果图,B为各组胸腺HE染色结果图,C为各组结肠HE染色结果图;
[0032]图9为小鼠结肠紧密连接蛋白的表达结果图;
[0033]图10为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组干预免疫低下小鼠的粪便代谢组学分析结果,其中,A为各组小鼠粪便样品总离子流图,B为PCA得分图;
[0034]图11为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组干预免疫低下小鼠粪便样本OPLS

DA得分图;
[0035]图12为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组干预免疫低下小鼠粪便样本置换检验结果图,其中,A、B、C分别为正离子模式下M组:Co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林下参总皂苷溶解于水中,得到林下参总皂苷溶液;将所述林下参总皂苷溶液置于HP20大孔吸附树脂柱中进行吸附,依次采用25~35v/v%乙醇

水溶液、55~65v/v%乙醇

水溶液和75~85v/v%乙醇

水溶液进行洗脱分离,收集75~85v/v%乙醇

水溶液的洗脱液浓缩后干燥,得到林下参低中极性皂苷。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林下参总皂苷溶液的浓度为0.01~0.1g/mL。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的时间为8~14h。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林下参总皂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林下参与乙醇水溶液混合,进行提取,得到提取液;将所述提取液依次进行浓缩、干燥和溶解于水中,得到醇提物溶液;将所述醇提物溶液置于D101大孔吸附树脂柱中进行吸附,依次采用25~35v/v%乙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飞张美玉越皓李方彤戴雨霖皮子凤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中医药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