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阀式微流控芯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6670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7
本发明专利技术适用于体外诊断领域和微流控检测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转阀式微流控芯片,包括转阀、微流控芯片盖板、微流控芯片流道层、微流控芯片底板;转阀包含两组转阀流道选通槽;转阀可转动的安装于微流控芯片盖板一侧;微流控芯片流道层包含反应腔、反应腔流道及特殊试剂反应腔流道、若干试剂存储腔;每个试剂存储腔下端设有存储腔流道,其中一组转阀流道选通槽用于连通特殊试剂反应腔流道与特殊试剂存储腔流道;而另一组所述转阀流道选通槽用于连通反应腔流道及通用试剂存储腔流道,借此,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两个独立的通道,该独立通道不会交叉感染,将该转阀集成到微流控芯片实现试剂存储、试剂混合、试剂转移、试剂反应和试剂排废等功能。能。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阀式微流控芯片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体外诊断领域和微流控检测
,尤其涉及一种转阀式微流控芯片。

技术介绍

[0002]微流控芯片能够仅使用少量的时间和样品就能自动的检测出结果,操作简单,可以随时随地的进行检测,可以自动生成报告。微流控芯片完全能够满足POCT(point

of

caretesting)的要求,对患者进行更加及时的诊断和治疗。POCT诊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是整合取样、检测、校准报告于一体的微型化、集成化的芯片实验室技术。
[0003]微流控技术应用于体外诊断领域具有如下优点:
[0004]1、集成小型化与自动化
[0005]微流控技术可以将样品检测的多个步骤集中在一个小芯片上,通过流道的大小和曲率、微阀、腔体设计的组合,将这些操作集成在一起,最终使整个检测集成小型化和自动化。
[0006]2、高通量
[0007]由于微流控可以设计成多个流道,通过微流道网络可以将待测样品同时分流到多个反应单元,反应单元之间相互隔离,使每个反应不相互干扰,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同一样品并行测试多个项目。与传统的逐项检验相比,大大缩短了检验时间,提高了检验效率,并具有吞吐量高的特点。
[0008]3、检测试剂消耗少
[0009]由于集成检测的小型化,微流控芯片上的反应单元腔非常小。虽然试剂配方的浓度可以按一定比例增加,但试剂用量远低于常规试剂,大大减少了试剂的消耗数量。
[0010]4、样本量需求少
>[0011]由于测试只在小芯片上完成,因此需要测试的样本量非常小,往往只有微升甚至纳米级的升级。此外,全血可直接用于检测,更方便婴幼儿、老人、残疾人等血容量低、静脉采集困难的人群;或者是非常稀有、稀有的样本,这使得检测多个指标成为可能。
[0012]5、污染少
[0013]由于微流控芯片的集成功能,原本需要在实验室手动完成的所有操作都集成到芯片中,自动完成,从而将人工操作过程中对样品的环境污染降到最低。例如,在分子核酸检测中,样本本身和制备后准备检测的核酸都会对实验室造成污染,气溶胶的扩散使得后续的样本检测容易出现假阳性。
[0014]但是,现有结构中的转阀式微流控芯片,一般只具有一个切换通道,在进行溶液输送时,无法做到特殊溶液与通用溶液的分别输送,这样就容易在反应过程中产生交叉感染。
[0015]综上可知,现有技术在实际使用上显然存在不便与缺陷,所以有必要加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16]针对上述的缺陷,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转阀式微流控芯片,其具有两个独立的通道,该独立通道不会交叉感染。将该转阀集成到微流控芯片实现试剂存储、试剂混合、试剂转移、试剂反应和试剂排废等功能。
[001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转阀式微流控芯片,包括转阀、密封垫、微流控芯片盖板、微流控芯片流道层、微流控芯片底板、硅胶垫和压板;其中,微流控芯片盖板、微流控芯片流道层和微流控芯片底板之间进行键合固定;所述转阀包含两组转阀流道选通槽;所述转阀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盖板一侧;所述微流控芯片盖板包含若干组存储/反应腔盖板连接孔;所述微流控芯片流道层包含反应腔、与反应腔连通的反应腔流道及特殊试剂反应腔流道、设于所述反应腔上端的若干试剂存储腔;每个所述试剂存储腔上端设有流道层试剂存储腔气孔、下端设有存储腔流道,其中,特殊试剂反应腔流道所对应为特殊试剂存储腔流道;反应腔流道所对应的为通用试剂存储腔流道;其中一组所述转阀流道选通槽用于连通特殊试剂反应腔流道与特殊试剂存储腔流道;而另一组所述转阀流道选通槽用于连通反应腔流道及通用试剂存储腔流道。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阀式微流控芯片,所述转阀与微流控芯片盖板之间设有转阀密封垫,转阀密封垫的结构与转阀底面结构一致并且对应安装,包含密封垫指示角、密封垫选通槽。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阀式微流控芯片,微流控芯片盖板还包含试剂存储腔盖板气孔、试剂存储腔盖板标号、试剂存储腔盖板指示区;其中,试剂存储腔盖板气孔将芯片试剂存储腔连接至大气;试剂存储腔盖板标号标记各个试剂存储腔的序号,通过转阀指示角指向不同试剂存储腔盖板指示区,从而选通不同的试剂存储腔与反应腔连接,通过存储/反应腔连接孔与转阀流道选通槽配合完成不同流道切换;所述反应腔上端连通有流道层反应腔气孔。
[002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阀式微流控芯片,微流控芯片流道层还包含设于反应腔下端并与其连通的废液腔;所述废液腔通过废液腔流道与反应腔连通;所述废液腔与一流道层废液腔气孔连通。
[002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阀式微流控芯片,硅胶垫与压板的结构一致,均设有对应的气孔结构。
[0022]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阀式微流控芯片,硅胶垫与压板的结构一致,均设有对应的气孔结构。
[002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阀式微流控芯片,通过旋转转阀与转阀密封垫同时旋转使得流道选通槽选通不同试剂存储腔与反应腔。
[002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转阀式微流控芯片,所述转阀通过螺栓结构安装于微流控芯片盖板上;所述转阀、微流控芯片盖板、微流控芯片流道层、微流控芯片底板、硅胶垫及压板均设有供螺栓结构安装的通孔结构,其包括转阀通孔、芯片盖板通孔、流道层通孔、底板通孔、硅胶垫通孔、压板通孔。
[002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转阀式微流控芯片,包括转阀、密封垫、微流控芯片盖板、微流控芯片流道层、微流控芯片底板、硅胶垫和压板;其中,微流控芯片盖板、微流控芯片流道层和微流控芯片底板之间进行键合固定;所述转阀包含两组转阀流道选通槽;所述转阀可转
动的安装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盖板一侧;所述微流控芯片盖板包含若干组存储/反应腔盖板连接孔;所述微流控芯片流道层包含反应腔、与反应腔连通的反应腔流道及特殊试剂反应腔流道、设于所述反应腔上端的若干试剂存储腔;每个所述试剂存储腔上端设有流道层试剂存储腔气孔、下端设有存储腔流道,其中,特殊试剂反应腔流道所对应为特殊试剂存储腔流道;反应腔流道所对应的为通用试剂存储腔流道;其中一组所述转阀流道选通槽用于连通特殊试剂反应腔流道与特殊试剂存储腔流道;而另一组所述转阀流道选通槽用于连通反应腔流道及通用试剂存储腔流道。本专利技术具有两个独立的通道,该独立通道不会交叉感染。将该转阀集成到微流控芯片实现试剂存储、试剂混合、试剂转移、试剂反应和试剂排废等功能。
附图说明
[0026]图1为芯片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为芯片整体结构概览图;
[0028]图3为转阀的正视图;
[0029]图4是转阀的后视图;
[0030]图5是密封垫的结构图;
[0031]图6为微流控芯片盖板结构示意图;
[0032]图7为微流控芯片流道层结构示意图;
[0033]图8为微流控芯片底板结构示意图;
[0034]图9为硅胶垫的结构示意图;
[0035]图10是压板的正面视图;
[0036]图11是压板的背面视图;...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阀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包括转阀、密封垫、微流控芯片盖板、微流控芯片流道层、微流控芯片底板、硅胶垫和压板;其中,微流控芯片盖板、微流控芯片流道层和微流控芯片底板之间进行键合固定;所述转阀包含两组转阀流道选通槽;所述转阀可转动的安装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盖板一侧;所述微流控芯片盖板包含若干组存储/反应腔盖板连接孔;所述微流控芯片流道层包含反应腔、与反应腔连通的反应腔流道及特殊试剂反应腔流道、设于所述反应腔上端的若干试剂存储腔;每个所述试剂存储腔上端设有流道层试剂存储腔气孔、下端设有存储腔流道,其中,特殊试剂反应腔流道所对应为特殊试剂存储腔流道;反应腔流道所对应的为通用试剂存储腔流道;其中一组所述转阀流道选通槽用于连通特殊试剂反应腔流道与特殊试剂存储腔流道;而另一组所述转阀流道选通槽用于连通反应腔流道及通用试剂存储腔流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阀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转阀与微流控芯片盖板之间设有转阀密封垫,转阀密封垫的结构与转阀底面结构一致并且对应安装,包含密封垫指示角、密封垫选通槽。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阀式微流控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微流控芯片盖板还包含试剂存储腔盖板气孔、试剂存储腔盖板标号、试剂存储腔盖板指示区;其中,试剂存储腔盖板气孔将芯片试剂存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国宪胡莉徐程曹伟刘琼瑶
申请(专利权)人:安普未来常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