暹罗芽孢杆菌CM-19及其培养方法、菌剂和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3866355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暹罗芽孢杆菌CM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暹罗芽孢杆菌CM

19及其培养方法、菌剂和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特别是涉及暹罗芽孢杆菌CM

19及其培养方法、菌剂和菌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介绍

[0002]磷是仅次于氮第二大限制作物生长的营养元素,也是土壤中最难移动,有效性最差的植物必须的大量营养元素。土壤中磷总量虽然丰富,但通常情况下施入土壤中磷肥的当季利用率仅有10%~25%,因为施入土壤中的磷肥会迅速通过土壤吸附、化学固定等方式变成植物难以利用的形态,施入的磷肥中有75%~90%被固定在土壤中,造成土壤全磷含量颇丰,而有效磷含量很低的现象出现。因此如何挖掘土壤磷这一养分库,减少磷肥施用,提高磷肥利用效率是当前农业生产中亟需解决的问题。
[0003]解磷微生物能够通过产生有机酸、质子和酶类来活化土壤难溶磷,从而将植物难以利用的磷转化为有效态磷,提高作物磷肥的利用效率,世界各国相继开展了相关研究,但目前已报道的溶磷菌,溶磷效果并不明显,而且有些溶磷菌在作物根际土壤中稳定定殖能力差,受土壤环境条件影响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暹罗芽孢杆菌CM

19、及其培养方法、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暹罗芽孢杆菌CM

19能够有效降解土壤中的难溶性磷,并该菌株能够稳定定殖于植物根际土壤,受土壤环境影响较小。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000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CM

19,所述的暹罗芽孢杆菌CM

19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733。
[0007]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暹罗芽孢杆菌CM

19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暹罗芽孢杆菌CM

19接种于LB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扩繁后的暹罗芽孢杆菌CM

19。
[0008]优选的,所述培养的pH为5~7,时间为24~48h,温度为27~33℃;培养时,所述暹罗芽孢杆菌CM

19的接种量为LB培养基体积的1~2%。
[0009]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菌剂或菌肥,所述菌剂或菌肥的有效成分包括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暹罗芽孢杆菌CM

19或所述暹罗芽孢杆菌CM

19的发酵液。
[0010]优选的,所述菌剂或菌肥中暹罗芽孢杆菌CM

19的有效活菌数优选为10.0~14.0亿/g。
[0011]优选的,所述菌剂或菌肥还包括辅料;所述辅料和暹罗芽孢杆菌CM

19的发酵液的质量比为3~4:1~1.5。
[0012]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菌剂或菌肥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暹罗芽孢杆菌CM

19的代谢物与辅料混合,依次进行烘干和粉碎,得菌剂或菌肥。
[001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暹罗芽孢杆菌CM

19或上述技术方案所述菌剂或菌肥在提高植物对土壤难溶性磷利用率和/或促进植物生长中的应用。
[001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提高植物对土壤难溶性磷利用率/或促进植物生长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采用所述菌剂或菌肥进行拌种处理后,播种;
[0015]或播种前施入土壤。
[0016]优选的,当进行拌种处理时,所述菌剂或菌肥的用量为1.5~2.5/亩;
[0017]当施入土壤时,所述菌剂或菌肥的用量为1.5~3.0kg/亩。
[0018]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CM

19,所述的暹罗芽孢杆菌CM

19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733。该菌株具有高效解磷和促生的作用,具体表现在高效提高作物对土壤难溶性磷的利用效率,提高土壤中的可溶性磷含量,以此来缓解作物利用磷肥利用率低的问题,而且通过荧光标记的方法证明该菌能够稳定定殖于植物根际土壤,受土壤环境影响较小。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中表明,接种所述暹罗芽孢杆菌CM

19后,能够显著促进植株的生长,提高植物对难溶性磷的利用,减少磷肥用量。
[0019]另外,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培养所述暹罗芽孢杆菌CM

19的方法,该方法通过优化培养条件获得的,明晰了菌株的最适宜生存环境,促进其发挥最大功效,对发展低碳生态绿色农业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0020]生物保藏说明
[0021]本专利技术所述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CM

19,于2019年10月24日保藏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733。
附图说明
[00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0023]图1为菌株CM

19的系统发育树;
[0024]图2为暹罗芽孢杆菌CM

19的溶磷圈;
[0025]图3为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对细菌细胞密度OD
600
值的响应面图;
[0026]图4为培养时间和培养温度对细菌细胞密度OD
600
值的等高线图;
[0027]图5为培养时间和培养液pH对细菌细胞密度OD
600
值的响应面图;
[0028]图6为培养时间和培养液pH对细菌细胞密度OD
600
值的等高线图;
[0029]图7为培养温度和培养液pH对细菌细胞密度OD
600
值的响应面图;
[0030]图8为培养温度和培养液pH对细菌细胞密度OD
600
值的等高线图;
[0031]图9为土壤中的暹罗芽孢杆菌CM

19的荧光显微图;
[0032]图10为含有卡那霉素的平板上生长的暹罗芽孢杆菌CM

19的荧光显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株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 siamensis)CM

19,所述的暹罗芽孢杆菌CM

19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18733。本专利技术所述暹罗芽孢杆菌CM

19与目前已报道出的菌株相比,溶磷能力有着显著优势,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性及生存优势。
[0034]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上述技术方案所述的暹罗芽孢杆菌CM

19的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暹罗芽孢杆菌CM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株暹罗芽孢杆菌(Bacillussiamensis)CM

19,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暹罗芽孢杆菌CM

19的保藏编号为CGMCCNo.18733。2.权利要求1所述的暹罗芽孢杆菌CM

19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所述暹罗芽孢杆菌CM

19接种于LB培养基中培养,得到扩繁后的暹罗芽孢杆菌CM

19。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的pH为5~7,时间为24~48h,温度为27~33℃;培养时,所述暹罗芽孢杆菌CM

19的接种量为LB培养基体积的1%~2%。4.一种菌剂或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或菌肥的有效成分包括权利要求1所述的暹罗芽孢杆菌CM

19或所述暹罗芽孢杆菌CM

19的发酵液。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菌剂或菌肥,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剂或菌肥中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淑敏张宇航孟雨霏尹滕娇成泽禹霍红蕊赵舒畅赵浩兵
申请(专利权)人:东北农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