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浮力材装填用压紧定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6275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浮力材装填用压紧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凹模,用于放置壳体;于所述壳体的内壁装填有浮力材;第一凸模,所述第一凸模的外表面与所述浮力材的底部相贴,用于压紧所述浮力材的底部;第二凸模,所述第二凸模的外表面与所述浮力材的中部相贴,用于压紧所述浮力材的中部;第三凸模,所述第三凸模的外表面与所述浮力材的顶部相贴,用于压紧所述浮力材的顶部。该装置的使用可减少加工次数,只提前加工一次即可,极大的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且通过三个凸模压紧浮力材,可保证浮力材装配后的尺寸精度,从而保证产品的合格率;进一步的,该装置的零件加工简单,生产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实用性强。实用性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浮力材装填用压紧定位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加工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浮力材装填用压紧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壳体经常会用到浮力材的装填工艺。按照传统装填工艺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0003](1)需要多次机加完成,效率低。
[0004]浮力材的装填工艺是要将浮力材装填到半精加工状态的壳体毛坯内,待浮力材与壳体完全粘接在一起后,再通过机加将壳体和浮力材加工到满足图纸要求。该过程至少需要两次机加,导致工艺过程繁琐,效率低。
[0005](2)产品精度高,尺寸不易保证,合格率低。
[0006]浮力材装填到壳体主要是靠粘接完成。机加时,在切削力的作用下,浮力材的位置会有偏移,给机加带来很多不确定的失效因素。若产品尺寸精度高,很难保证产品的合格率。
[0007]针对现有技术中需要多次机加完成,效率低;产品精度高,尺寸不易保证,合格率低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浮力材装填用压紧定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需要多次机加完成,效率低;产品精度高,尺寸不易保证,合格率低的问题。
[0009]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浮力材装填用压紧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凹模,用于放置壳体;于所述壳体的内壁装填有浮力材;第一凸模,所述第一凸模的外表面与所述浮力材的底部相贴,用于压紧所述浮力材的底部;第二凸模,所述第二凸模的外表面与所述浮力材的中部相贴,用于压紧所述浮力材的中部;第三凸模,所述第三凸模的外表面与所述浮力材的顶部相贴,用于压紧所述浮力材的顶部。
[0010]可选的,还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置于所述凹模的底部。
[0011]可选的,于所述定位板的中心开设有螺纹孔。
[0012]可选的,于所述第一凸模的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于所述第二凸模的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于所述第三凸模的中心开设有第三通孔。
[0013]可选的,还包括:螺柱;所述螺柱用于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三个凸模固定连接,与所述定位板螺纹连接。
[0014]可选的,所述第一凸模与所述螺柱通过第一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凸模与所述螺柱通过第二螺母固定连接;所述第三凸模与所述螺柱通过第三螺母固定连接。
[0015]可选的,于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第一凸模之间设置有第一垫圈;于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第二凸模之间设置有第二垫圈;于所述第三螺母与所述第三凸模之间设置有第三垫圈。
[0016]可选的,所述凹模的内壁为碗状结构;所述凹模的内壁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相贴
合。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凸模的外表面为圆台型结构,所述第一凸模的内部为十字型结构;所述第二凸模、所述第三凸模与所述第一凸模形状相同;所述第二凸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凸模的直径;所述第三凸模的直径大于所述第二凸模的直径。
[0018]可选的,所述第一凸模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或铝合金;所述第二凸模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或铝合金;所述第三凸模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或铝合金。
[0019]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
[0020]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浮力材装填用压紧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凹模,用于放置壳体;于所述壳体的内壁装填有浮力材;第一凸模,所述第一凸模的外表面与所述浮力材的底部相贴,用于压紧所述浮力材的底部;第二凸模,所述第二凸模的外表面与所述浮力材的中部相贴,用于压紧所述浮力材的中部;第三凸模,所述第三凸模的外表面与所述浮力材的顶部相贴,用于压紧所述浮力材的顶部。该装置的使用可减少加工次数,只提前加工一次即可,极大的提升产品的生产效率,且通过三个凸模压紧浮力材,可保证浮力材装配后的尺寸精度,从而保证产品的合格率;进一步的,该装置的零件加工简单,生产成本低廉,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浮力材装填用压紧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凹模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凸模的俯视图;
[0024]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第一凸模的正视图。
[0025]符号说明:
[0026]凹模

1,第一凸模

2,第二凸模

3,第三凸模

4,定位板

5,螺柱

6,第一螺母

7,第二螺母

8,第三螺母

9,壳体

10,浮力材

11。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壳体10经常会用到浮力材11的装填工艺。按照传统装填工艺存在以下两个问题:
[0029](1)需要多次机加完成,效率低。
[0030]浮力材11的装填工艺是要将浮力材11装填到半精加工状态的壳体10毛坯内,待浮力材11与壳体10完全粘接在一起后,再通过机加将壳体10和浮力材11加工到满足图纸要求。该过程至少需要两次机加,导致工艺过程繁琐,效率低。
[0031](2)产品精度高,尺寸不易保证,合格率低。
[0032]浮力材11装填到壳体10主要是靠粘接完成。机加时,在切削力的作用下,浮力材11的位置会有偏移,给机加带来很多不确定的失效因素。若产品尺寸精度高,很难保证产品的合格率。
[003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浮力材11装填用压紧定位装置,该装置操作简单,不仅可以提升装填效率,还可以有效的改善产品合格率。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浮力材11装填用压紧定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装置包括:
[0034]1、凹模1,用于放置壳体10;于所述壳体10的内壁装填有浮力材11;
[0035]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凹模1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
[0036]凹模1主要有松木制成,凹模1的外表面为长方形结构,凹模1的内壁为碗状结构;凹模1的内壁用于放置壳体10,凹模1的内壁与所述壳体10的外表面相贴合。壳体10的下方且位于凹模1的底部上设置有贯通的孔,该孔位用于卡装定位板5,所述定位板5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或铝合金。所述定位板5为一体式结构。本专利技术中,定位板5是嵌入在凹模1内的,这样可防止定位板5脱离凹模1。
[0037]于所述定位板5的中心开设有螺纹孔,具体的,本专利技术中,开设为M30的内螺纹。
[0038]2、第一凸模2,所述第一凸模2的外表面与所述浮力材11的底部相贴,用于压紧所述浮力材11的底部;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浮力材装填用压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凹模,用于放置壳体;于所述壳体的内壁装填有浮力材;第一凸模,所述第一凸模的外表面与所述浮力材的底部相贴,用于压紧所述浮力材的底部;第二凸模,所述第二凸模的外表面与所述浮力材的中部相贴,用于压紧所述浮力材的中部;第三凸模,所述第三凸模的外表面与所述浮力材的顶部相贴,用于压紧所述浮力材的顶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力材装填用压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位板;所述定位板设置于所述凹模的底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浮力材装填用压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定位板的中心开设有螺纹孔。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浮力材装填用压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第一凸模的中心开设有第一通孔;于所述第二凸模的中心开设有第二通孔;于所述第三凸模的中心开设有第三通孔。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浮力材装填用压紧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螺柱;所述螺柱用于依次穿过所述第三通孔、所述第二通孔、所述第一通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三个凸模固定连接,与所述定位板螺纹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浮力材装填用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帅孟波波徐志勇吕伟郭旭闫晓英冯喆郝永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船舶集团汾西重工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