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运动实物的交互投影方法、系统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6260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运动实物的交互投影方法、系统及装置,通过获取运动实物的运动信息,确定对应的投影虚拟图像,并可以根据实物的实时位置,确定虚拟图像在投影画面中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通过自动获取运动实物的相关数据,并进行分析处理,实现了自动控制投射虚拟图像的内容、大小、位置等参数;用户使用更加便捷,不需要专业的参数调试。需要专业的参数调试。需要专业的参数调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运动实物的交互投影方法、系统及装置
[0001]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2211576391.2、申请日为2022年12月09日、名称为一种基于实物模块的投影画面输出方法、系统及设备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原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本申请中。


[0002]本专利技术涉及互动投影
,特别涉及一种运动实物的交互投影方法、系统及装置。

技术介绍

[0003]互动投影系统的原理是通过捕捉设备对目标影像进行捕捉拍摄,然后由影像分析系统分析,从而确定被捕捉对象对应的模式,根据当前模式状态投射实时的影像,使参与者与屏幕内容之间产生紧密结合的互动效果。
[0004]投影互动游戏是指利用投影进行互动游戏的一种游戏方式,通过感应系统感应玩家在投影区域的动作,然后进行分析计算,从而执行相关的游戏命令。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可以大致分为墙面投影、地面投影和桌面投影三种。对于儿童用户来说,采用实物模块进行辅助的游戏交互性更好,进而出现了实物模块与投影交互的产品,如砸气球游戏和打地鼠游戏等。
[0005] 市场上的投影互动游戏设备常见于商业场所,家用较少。由于投影互动游戏设备对投影距离和感应系统的安装位置会有一定的要求,一般通过人工调试配置,配置完成后, 固定不动。在家用时,用户每次放置的投影设备位置不同,会造成显示的图案大小也不同。 同时,现有实物模块的大小一般是固定的,当使用不同大小的实物模块时,投影互动游戏设备往往不能自主的适应和匹配。可以看出在复杂条件下使用投影互动游戏设备时,如果没有人工的位置调整校正,常常会遇到实物模块大小与显示图像大小无法对应的问题。
[0006]在专利文献中,如授权公告号为CN104615328B,名称为一种投影输出方法和电子设备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投影输出方法和穿戴式电子设备,穿戴式电子设备包括:检测模块以及投影输出模块;该方法包括:当接收到用户的第一操作时,利用所述检测模块捕捉投影范围内的对象;其中,所述投影范围为所述投影输出模块能够输出投影内容的范围;获取待投影区域的特征参数;基于所述特征参数调整所述投影内容的属性参数;控制所述投影输出模块将调整后的投影内容输出在所述对象上。但在该专利文献中,实际是通过人体对穿戴式电子设备的操作,对投影内容进行的调节,同时在进行投影内容调节时是对整个投影画面进行的整体大小调节,不能在保持投影画面不变的基础上仅对投影画面内容进行调节。
[0007]对于运动目标的动态投影技术,也缺少相关的研究资料。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运动实物的交互投影方法、系统及装置。
[0009]第一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运动实物的交互投影方法,包括:保持投影画面大小,位置不变;实物在投影面上;获取投影画面内实物的运动信息;根据实物的运动信息,确定投影画面内对应的虚拟图像,并投射。
[0010]在一实施例中,获取包含实物及投影画面的采集图像,检测采集图像内的实物目标,确定实物位置信息;或者使用UWB定位装置获取实物位置信息;根据实物的实时位置信息确定实物的速度或加速度;根据实物的速度或加速度确定对应的所述虚拟图像。
[0011]在一实施例中,虚拟图像在投影画面中的位置根据实物在投影画面上的位置信息确定;虚拟图像的长度与实物的速度或加速度正相关。
[0012]在一实施例中,获取包含实物及投影画面的采集图像,根据实物在采集图像内对应的参照信息,对应确定虚拟图像在采集图像中的位置,进一步确定虚拟图像在投影画面中的位置。
[0013]在一实施例中,根据设置的投影画面内的坐标,在投影画面中显示参照点对应的标记图像,在采集图像内检测确定对应的标记图像,确定对应参照点在采集图像内的位置;或者在采集图像内检测投影画面对应的参照矩形,根据参照矩形确定对应参照点在投影画面以及采集图像内的位置;根据所述参照点在投影画面、采集图像内的位置,以及所述虚拟图像在采集图像中的位置,确定所述虚拟图像在投影画面中的位置。
[0014]在一实施例中,根据UWB定位装置获取的实物位置信息;确定实物在投影画面中的位置,并确定虚拟图像在投影画面中的位置。
[0015]在一实施例中,获取包含实物及投影画面的采集图像,所述虚拟图像上设置有第二特征线,实物上设置有第三特征线;在采集图像内识别所述实物模块的第三特征线,确定在采集图像中的位置;根据投影画面参照点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三特征线在投影画面中的坐标;在投影画面内,将所述虚拟图像的第二特征线与实物模块的第三特征线平行或重合,并使第二特征线的中点位于第三特征线的中垂线上,且将所述虚拟图像显示于所述第三特征线相对于所述实物模块的另一侧。
[00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投影画面在一平面上;当实物在运动时,所述虚拟图像与实物的相对位置保持不变,所述虚拟图像的长度随实物的速度或加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0017]在一实施例中,获取包含实物及投影画面的采集图像;在采集图像内检测实物,确定实物在采集图像内的大小参照信息;在采集图像内检测投影画面,确定投影画面在采集图像内的大小参照信息;根据实物在采集图像内的大小,投影画面在采集图像内的大小,以及虚拟图像与实物的大小比例,确定所述虚拟图像在投影画面内的基准大小。
[0018]在一实施例中,获取包含实物及投影画面的采集图像,检测采集图像内实物区域对应图像,根据实物区域对应图像确定实物对应的所述虚拟图像内容;或者在实物上固定有信息标签,根据信息标签确定实物对应的所述虚拟图像内容。
[0019]在一实施例中,获取包含实物及投影画面的采集图像;检测采集图像内实物区域对应区域,采集图像内虚拟图像对应的区域;确定采集图像内,实物对应区域与虚拟图像对应区域的位置关系,根据位置关系执行对应的操作。
[0020]第二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运动实物的交互投影系统,包括投影单元投射所述虚拟图像,数据处理及指令执行单元处理实物运动信息,确定所述虚拟图像信息,并实现第一方面的运动实物的交互投影方法。
[0021]第三方面,本申请提出一种运动实物的交互投影装置,包括投影设备投射所述虚拟图像,数据处理及指令执行设备处理实物运动信息,确定所述虚拟图像信息,通过投影设备投射所述虚拟图像,并实现第一方面的运动实物的交互投影方法。
[0022]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了有关如何根据实物确定投影虚拟图像的相关技术方案,可参见原申请中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在此不做赘述。
附图说明
[0023]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参照矩形区域示意图。
[0024]图2是本专利技术覆盖显示示意图。
[0025]图3是本专利技术间隔显示示意图。
[0026]图4是本专利技术相邻显示示意图。
[0027]图5是本专利技术环绕显示示意图。
[0028]图6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特征线的关键点示意图。
[0029]图7是本专利技术第一特征线的参照矩形区域示意图。
[0030]图8是本专利技术包含目标实物模块图像概率最大的参照矩形区域示意图。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运动实物的交互投影方法,其特征在于,保持投影画面大小,位置不变;实物在投影面上;获取投影画面内实物的运动信息;根据实物的运动信息,确定投影画面内对应的虚拟图像,并投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动实物的交互投影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包含实物及投影画面的采集图像,检测采集图像内的实物目标,确定实物位置信息;或者使用UWB定位装置获取实物位置信息;根据实物的实时位置信息确定实物的速度或加速度;根据实物的速度或加速度确定对应的所述虚拟图像。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动实物的交互投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虚拟图像在投影画面中的位置根据实物在投影画面上的位置信息确定;所述虚拟图像的长度与实物的速度或加速度正相关。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动实物的交互投影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包含实物及投影画面的采集图像,根据实物在采集图像内对应的参照信息,对应确定所述虚拟图像在采集图像中的位置,进一步确定所述虚拟图像在投影画面中的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运动实物的交互投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设置的投影画面内的坐标,在投影画面中显示参照点对应的标记图像,在采集图像内检测确定对应的标记图像,确定对应参照点在采集图像内的位置;或者在采集图像内检测投影画面对应的参照矩形,根据参照矩形确定对应参照点在投影画面以及采集图像内的位置;根据所述参照点在投影画面、采集图像内的位置,以及所述虚拟图像在采集图像中的位置,确定所述虚拟图像在投影画面中的位置。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运动实物的交互投影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UWB定位装置获取的实物位置信息;确定实物在投影画面中的位置,并确定虚拟图像在投影画面中的位置。7.根据权利要求3

6中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运动实物的交互投影方法,其特征在于,获取包含实物及投影画面的采集图像,所述虚拟图像上设置有第二特征线,实物上设置有第三特征线;在采集图像内识别所述实物模块的第三特征线,确定在采集图像中的位置;根据投影画面参照点的位置信息,确定第三特征线在投影画面中的坐标;在投影画面内,将所述虚拟图像的第二特征线与实物模块的第三特征线平行或重合,并使第二特征线的中点位于第三特征线的中垂线上,且将所述虚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毅张元道尹一笑曹邱晴
申请(专利权)人:普赞加信息科技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