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湖泊生态养殖的流水槽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62045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流水槽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湖泊生态养殖的流水槽系统,设置于池塘拐角或两个池塘交界处,该系统包括槽体及曝气机构,所述槽体由两个水平设置的侧板及两个水平设置的网格件组成的围框式结构;所述曝气机构包括曝气机及设置于所述槽体中的挡流板,所述挡流板中安装有曝气盘,各所述曝气盘均通过导管与所述曝气机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在槽体的尾端设置一挡板,当槽体中鱼类的粪便沿水流向下流动时,粪便跟随水流冲击在挡板上,通过挡板对粪便进行止挡,使其沉淀在底栖软体动物集养区中,以供该区域底栖软体动物,如蚌、螺类摄食再利用,实现了废物再利用,真正做到无污染及水体充分有效利用的生态养殖模式。无污染及水体充分有效利用的生态养殖模式。无污染及水体充分有效利用的生态养殖模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湖泊生态养殖的流水槽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流水槽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湖泊生态养殖的流水槽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流水槽养殖是结合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理念,集成了循环流水养鱼技术与普通池塘养鱼技术,将传统池塘的“开放式散养”变为“集约化圈养”,使“静水”池塘实现了“流水”养鱼。
[0003]传统的水流槽结构中鱼类粪便在后续排出后一般采用排污装置进行处理,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15074799U”公开的流水槽及其养殖水综合处理系统,在上述专利的技术方案中采用废水收集装置将从其前端深层推流曝气装置推流过来的经过多个出水槽的高浓度废水进行汇流,汇流后的尾水将进入后续的尾水洁净处理装置进行处理。尾水洁净处理装置对尾水进行处理,再将符合相应要求的净化之后的水排入周围水体。
[0004]但是采用上述废水收集装置在实际生产时一是处理成本较高,二是无法对废水中含有的有机物进行有效的回收利用,不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湖泊生态养殖的流水槽系统。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设计一种用于湖泊生态养殖的流水槽系统,设置于池塘拐角或两个池塘交界处,该系统包括槽体及曝气机构,所述槽体由两个水平设置的侧板及两个水平设置的网格件组成的围框式结构;
[0008]所述曝气机构包括曝气机及设置于所述槽体中的挡流板,所述挡流板中安装有曝气盘,各所述曝气盘均通过导管与所述曝气机相连通;
[0009]其中,沿水流流动方向的下游还设置有一挡板,所述挡板与所述槽体相连接,且与所述网格件相对。
[0010]进一步的,所述挡板呈U型结构,且所述挡板的横向平面高度低于所述槽体的平面高度。
[0011]进一步的,所述挡板距所述槽体下游的尾端2

3M。
[0012]进一步的,所述挡流板为一罩壳,所述罩壳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孔,以通过该排气孔使得曝气盘改变曝气方向形成气推力,促使水体流动。
[0013]进一步的,所述罩壳为长方体罩壳,其中,位于所述排气中处还拆卸连接有一护板,所述护板用于对鱼类进行止挡。
[0014]进一步的,所述护板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位于所述护板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对接块,所述护板的顶部还设置有一弹性卡,其中,所述挡流板位于排气孔的顶壁及底
壁上均设置有卡槽,所述对接块能够与下方的卡槽相卡接,所述弹性卡的凸起部能够与上方的所述卡槽相卡接。
[0015]进一步的,所述侧板为玻璃钢,所述网格件为铁网格,其中,所述铁网格的网孔直径为2

5um。
[0016]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用于湖泊生态养殖的流水槽系统,有益效果在于:
[0017]本技术中通过在槽体的尾端设置一挡板,当槽体中鱼类的粪便沿水流向下流动时,粪便跟随水流冲击在挡板上,通过挡板对粪便进行止挡,使其沉淀在底栖软体动物集养区中,以供该区域底栖软体动物,如蚌、螺类摄食再利用,实现了废物再利用,真正做到无污染及水体充分有效利用的生态养殖模式。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一;
[0019]图2为本技术的立体图二;
[0020]图3为本技术的护板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槽体;11、网格件;12、侧板;2、曝气机构;21、曝气机;22、挡流板;23、曝气盘;24、卡槽;3、挡板;4、护板;41、对接块;42、弹性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3]参照图1

3,一种用于湖泊生态养殖的流水槽系统,设置于池塘拐角或两个池塘交界处,其目的是能够保证有水流流动,该系统包括槽体1及曝气机构2,槽体1由两个水平设置的侧板12及两个水平设置的网格件11组成的围框式结构;
[0024]本技术实施例中槽体1可根据水体面积设计大小,具体可为1:100,在没有增氧、饲料投喂情况下,一般水体承载力,存塘鱼的密度约为100斤/亩较为安全。
[0025]曝气机构2包括曝气机21及设置于槽体1中的挡流板22,在本本技术实施例中上述的曝气机21采用罗斯鼓风机驱动,挡流板22中安装有曝气盘23,各曝气盘23均通过导管与曝气机21相连通;
[0026]其中,沿水流流动方向的下游还设置有一挡板3,挡板3与槽体1相连接,且与网格件11相对,具体的,该挡板3是安装于下层底栖软体动物集养区。
[0027]在本技术中通过在槽体1的尾端设置一挡板3,当槽体1中鱼类的粪便沿水流向下流动时,粪便跟随水流冲击在挡板3上,通过挡板3对粪便进行止挡,使其沉淀在底栖软体动物集养区中,以供该区域底栖软体动物,如蚌、螺类摄食再利用,实现了废物再利用,真正做到无污染及水体充分有效利用的生态养殖模式。
[0028]进一步来说,在本技术中挡板3呈U型结构,且挡板3的横向平面高度低于槽体1的平面高度,由于挡板3安装于底栖软体动物集养区,因此其横向平面高度可根据底栖软体动物集养区的高度进行具体旋转。
[0029]再进一步的,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农挡板3距槽体1下游的尾端2

3M。
[0030]再者就是说,挡流板22为一罩壳,罩壳上开设有至少一个排气孔,以通过该排气孔使得曝气盘23改变曝气方向形成气推力,促使水体流动。
[0031]在本技术中通过设置的罩壳来改变曝气盘23改变曝气方向,以实现对水流形成推力,从而进一步保证了水流的流动能力,有效提升水质及鱼群的高品质生长。
[0032]具体来说,罩壳为长方体罩壳,其中,位于排气中处还拆卸连接有一护板4,护板4用于对鱼类进行止挡。
[0033]示例性的是,上述的护板4的端面上开设有若干通孔,位于护板4的底部设置有至少一个对接块41,护板4的顶部还设置有一弹性卡42,其中,挡流板22位于排气孔的顶壁及底壁上均设置有卡槽24,对接块41能够与下方的卡槽24相卡接,弹性卡42的凸起部能够与上方的卡槽24相卡接。
[0034]具体的是,在本技术中通过采用可拆卸的护板4用于对罩壳的开口处进行遮挡,该设计的目的在于避免鱼类啃食曝气盘23导致损坏,其次,亦避免鱼类在游动时卡入罩壳中的风险,以保证对鱼类的生长安全。
[0035]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侧板12为玻璃钢,网格件11为铁网格,其中,铁网格的网孔直径为2

5um,此外,具体来说,在本技术实施例中槽体1做成长方体形状,其长宽比例为3:1,深度固定为2

2.5米,可在槽体1的上顶部搭设人行脚架,以方便人员进行捕鱼及喂养操作。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湖泊生态养殖的流水槽系统,设置于池塘拐角或两个池塘交界处,该系统包括槽体(1)及曝气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槽体(1)由两个水平设置的侧板(12)及两个水平设置的网格件(11)组成的围框式结构;所述曝气机构(2)包括曝气机(21)及设置于所述槽体(1)中的挡流板(22),所述挡流板(22)中安装有曝气盘(23),各所述曝气盘(23)均通过导管与所述曝气机(21)相连通;其中,沿水流流动方向的下游还设置有一挡板(3),所述挡板(3)与所述槽体(1)相连接,且与所述网格件(11)相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湖泊生态养殖的流水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呈U型结构,且所述挡板(3)的横向平面高度低于所述槽体(1)的平面高度。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湖泊生态养殖的流水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板(3)距所述槽体(1)下游的尾端2

3M。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湖泊生态养殖的流水槽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流板(22)为一罩壳,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荣徐后涛郑小燕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水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