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打捞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985535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2-30 12: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打捞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打捞装置,包括手柄部分及固定于该手柄部分端部的捞网部分;其中,所述捞网部分至少包括一固定座,在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延展板,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手柄部分相固定,两个所述延展板与所述手柄部分的尾端之间形成至少三个固定点,三个所述固定点之间固定有网兜,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打捞装置可根据现场螺量调整捕获采集宽度,通过固定座和两个延展板快速打捞福寿螺,调整捕获宽度大小的同时,中间的网兜自动调整大小,固定座和两个延展板用螺栓和螺母固定,收集网兜正中央用绳件绑扎,结构简单实用;当采摘福寿螺卵时,将本装置的打捞宽度收缩至最小尺寸,装置前端锯齿部迅速采摘福寿螺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捞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打捞装置
,尤其涉及一种打捞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每年的4~
10
月份是福寿螺产卵和孵化的高峰期,也是成螺以及高龄幼螺危害集中的旺盛时期,水稻

紫云英

慈姑

蔬菜

苦草等作物是福寿螺主要危害的对象,对水稻危害尤为严重,同时福寿螺的螺壳锋利,容易划伤农民的手脚,大量粪便污染水体,与本地物种竞争导致本地淡水生物减少,甚至绝迹,影响水生物多样性

[0003]目前的打捞福寿螺主要为人工浅水区拾捡以及网兜打捞,人工拾捡费时费力,网兜多为打捞水面漂浮物的圆形网兜,如中国专利公开号“CN203270532U”公开的一种伸缩型打捞网,包括外管

内管

下端固定在内管内的弹片;所述弹片上端的后端面与内管的内壁之间设置有弹簧,所述内管和外管的表面均覆盖有防锈层;所述内管的下端设置有捞网

[0004]然而圆形网兜用于处理死亡漂浮的螺壳尚可,用于打捞水底活动的福寿螺甚是不便,同时福寿螺卵极易粘附在植物外侧,传统的打捞工具亦不便于对福寿螺卵进行刮除,因此,提出一种合适的实用工具处理福寿螺就成为一种必要的措施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打捞装置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设计一种打捞装置,包括手柄部分及固定于该手柄部分端部的捞网部分;
[0008]其中,所述捞网部分至少包括一固定座,在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延展板,所述固定座与所述手柄部分相固定,两个所述延展板与所述手柄部分的尾端之间形成至少三个固定点,三个所述固定点之间固定有网兜

[0009]进一步的,所述延展板具有一滑槽,所述固定座的两侧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滑槽中,其中,所述延展板通过锁止件与所述固定座相固定

[0010]进一步的,所述锁止件为螺栓,在所述固定座的端面上至少设置有两个贯穿孔,其中,所述螺栓的端部贯穿所述延展板并通过螺母紧固

[0011]进一步的,所述固定座及所述延展板均呈弯折结构,在所述固定座及所述延展板远离所述手柄部分的端部还具有锯齿部

[0012]进一步的,在所述延展板与所述手柄部分之间还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设置有两个且分别位于两个延展板与手柄部分的尾部之间

[0013]进一步的,所述网兜的底部为开口式结构,在所述网兜的底部设置有用于对其开口进行封合的绳件

[0014]进一步的,三个所述固定点分别位于两个所述延展板的端部以及所述手柄部分的底部

[0015]进一步的,所述网兜位于两个所述延展板之间的顶部边侧中还嵌装有弹性带,所述弹性带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网兜顶部两边侧相固定

[0016]进一步的,所述手柄部分为具有自锁结构的伸缩杆

[0017]进一步的,所述伸缩杆具有至少三个伸缩节

[0018]本技术提出的一种打捞装置,有益效果在于:本技术的打捞装置可根据现场螺量调整捕获采集宽度,通过固定座和两个延展板快速打捞福寿螺,调整捕获宽度大小的同时,中间的网兜自动调整大小,固定座和两个延展板用螺栓和螺母固定,收集网兜正中央用绳件绑扎,结构简单实用;
[0019]当采摘福寿螺卵时,将本装置的打捞宽度收缩至最小尺寸,装置前端锯齿部迅速采摘福寿螺卵,此外,现场人员还根据螺和螺卵位置控制尾端自由伸缩杆长度,扩大打捞范围,以完成对福寿螺及螺卵的全面打捞,操作简便迅速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图;
[0021]图2为图1的
A
区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2]图3为本技术的绳件结构示意图

[0023]图中:
1、
手柄部分;
2、
捞网部分;
21、
固定座;
211、
贯穿孔;
22、
延展板;
23、
网兜;
24、
锁止件;
25、
锯齿部;
26、
弹簧;
27、
绳件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

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25]参照图1‑3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其公开了一种打捞装置,在本实施例中,以福寿螺为打捞例,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知晓,在实际的打捞过程中,还可对其他螺类进行打捞,该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常规技术手段,在此不过多赘述,详细的是,该打捞装置包括手柄部分1及固定于该手柄部分1端部的捞网部分2;
[0026]其中,所述捞网部分2至少包括一固定座
21
,在所述固定座
21
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延展板
22
,所述固定座
21
与所述手柄部分1相固定,两个所述延展板
22
与所述手柄部分1的尾端之间形成至少三个固定点,三个所述固定点之间固定有网兜
23。
[0027]所属领域技术人员知晓,为了满足两个延展板
22
的延展需求,因此,本实施例中上述网兜
23
的中部在初始位时,应呈褶皱状,如此提供两个延展板
22
在拉出时的位移需求

[0028]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中所述延展板
22
具有一滑槽,该滑槽沿延展板
22
的一个侧面贯穿至另一个水平侧面上,所述固定座
21
的两侧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滑槽中,也就是说,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的延展板
22
时套设滑动在固定座
21
的外侧,其中,所述延展板
22
通过锁止件
24
与所述固定座
21
相固定

[0029]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锁止件
24
为螺栓,在所述固定座
21
的端面上至少设置有两个贯穿孔
211
,贯穿孔
211
根据调节需求设置多个并选择适应性的螺距,其中,所述螺栓的端部贯穿所述延展板
22
并通过螺母紧固

[0030]综上,本技术中当需要对本打捞工具的宽度进行调节时,可通过拆卸螺栓及螺母,此后滑动延展板
22
至需求的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
一种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柄部分
(1)
及固定于该手柄部分
(1)
端部的捞网部分
(2)
;其中,所述捞网部分
(2)
至少包括一固定座
(21)
,在所述固定座
(21)
的两侧分别滑动连接有延展板
(22)
,所述固定座
(21)
与所述手柄部分
(1)
相固定,两个所述延展板
(22)
与所述手柄部分
(1)
的尾端之间形成至少三个固定点,三个所述固定点之间固定有网兜
(23)。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延展板
(22)
具有一滑槽,所述固定座
(21)
的两侧分别插接在两个所述滑槽中,其中,所述延展板
(22)
通过锁止件
(24)
与所述固定座
(21)
相固定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件
(24)
为螺栓,在所述固定座
(21)
的端面上至少设置有两个贯穿孔
(211)
,其中,所述螺栓的端部贯穿所述延展板
(22)
并通过螺母紧固
。4.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打捞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
(21)
及所述延展板
(22)
均呈弯折结构,在所述固定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旭东徐后涛郑小燕高启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水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