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气性强的服饰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服饰技术

技术编号:3866179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透气性强的服饰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服饰。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聚丙烯腈纺丝原液经过凝胶纺丝、萃取、干燥、拉伸后,得到的高性能纤维;将棉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活性碳纤维通过加捻工艺制作成为纬线;将所述高性能纤维和麻赛尔纤维通过加捻工艺制作成为经线;将所述经线和所述纬线针织为第一斜纹,作为面料第一层;将所述经线和所述纬线针织为平纹,作为面料第二层;将所述经线和所述纬线针织为第二斜纹,作为面料第三层;将所述面料第一层、所述面料第二层、所述面料第三层由下至上叠加设置,再进行浆纱、退浆、染色后,得到所述透气性强的服饰面料。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服饰面料的制备方法成本低且产品透气性能优异。优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透气性强的服饰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服饰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服装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透气性强的服饰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服饰。

技术介绍

[0002]服装面料需要具有透气性,因为人体皮肤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细胞呼吸,和外界进行着气体交换,透气性强的服饰有利于人体皮肤新陈代谢。
[0003]透气性是指气体透过织物的能力,织物的透气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服装的舒适性,纤维的截面形态、纱线线密度与单位体积质量,以及织物的密度、厚度、组织与表面特征等,都是影响透气性的重要因素。
[0004]然而,目前透气性强的服饰面料还没有一种低成本、易推广且透气效果优异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透气性强的服饰面料及其制备方法、及一种服饰,旨在解决目前透气性强的服饰面料还没有一种低成本、易推广且透气效果优异的制备方法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透气性强的服饰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丙烯腈纺丝原液经过凝胶纺丝、萃取、干燥、拉伸后,得到的高性能纤维;将棉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活性碳纤维通过加捻工艺制作成为纬线;将所述高性能纤维和麻赛尔纤维通过加捻工艺制作成为经线;将所述经线和所述纬线针织为第一斜纹层,作为面料第一层;将所述经线和所述纬线针织为平纹层,作为面料第二层;将所述经线和所述纬线针织为第二斜纹层,作为面料第三层;将所述面料第一层、所述面料第二层、所述面料第三层由下至上叠加设置,再进行浆纱、退浆、染色后,得到所述透气性强的服饰面料。
[0007]可选地,所述面料第一层的所述纬线密度为7~16根/cm,所述经线的密度为14~32根/cm;和/或,所述面料第二层的所述纬线密度为12.5~25.5根/cm,所述经线的密度为15~29根/cm;和/或,所述面料第三层的所述纬线密度为15.2~30.4根/cm,所述经线的密度为35~55根/cm。
[0008]可选地,所述聚丙烯腈纺丝原液的制备过程包括:混合聚丙烯腈与二甲基亚砜,在80~100℃的油浴中加热1~2h,再加入凝胶剂、苯乙烯磺酸钠搅拌,均匀混合后得到聚丙烯腈纺丝原液。
[0009]可选地,在“将聚丙烯腈纺丝原液经过凝胶纺丝、萃取、干燥、拉伸后,得到的高性能纤维”的步骤中,所述拉伸为3级拉伸;和/或,所述拉伸的温度在150~200℃的范围内逐级升高;和/或,所述拉伸的拉伸比为(20~25):1。
[0010]可选地,在“将聚丙烯腈纺丝原液经过凝胶纺丝、萃取、干燥、拉伸后,得到的高性能纤维”的步骤中,所述纺丝温度为10~60℃。
[0011]可选地,在“进行织造、浆纱、退浆、编织、染色后,得到所述透气性强的服饰面料”的步骤中,所述浆纱包括浆料处理,所述浆料包括表面活性剂、柔软剂和抗静电剂;和/或,所述表面活性剂、所述柔软剂和所述抗静电剂的质量比为(0.4~0.6):(0.2~0.4):(0.1~0.5)。
[0012]可选地,所述棉纤维、所述大豆蛋白纤维、所述活性碳纤维的质量比为(33~60):(45~72):(5~10)。
[0013]可选地,所述高性能纤维和所述麻赛尔纤维的质量比为65:(95~136)。
[001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透气性强的服饰面料,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001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还提出一种服饰,包括上述透气性强的服饰面料。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透气性强的服饰面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将凝胶纺丝得到的高性能纤维和麻赛尔纤维合捻成纱线作为布料的经线,在保证经线的机械强度的同时,利用了天然麻纤维原有的抑菌防霉、吸湿快干、透气排湿的特点;同时,大豆蛋白纤维纵截面形态呈不规则的沟槽和海岛状凹凸,有利于纤维的吸湿、导湿、透气、传热,并且具有较高的初始模量,进而具有一定的抗变性能,将棉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活性碳纤维合捻,结合了多孔性物质棉纤维透气性好的特点以及活性碳纤维的抗菌能力。并且,协调编织方式由下至上形成第一斜纹层、平纹层、第二斜纹层,同时保证了透气性、布料柔软性和编制结构稳定性。
[0017]本专利技术通过分别设置经线和纬线的纤维种类,汇集各种纤维的材料特性,协调编织方式形成三层结构,实现对布料透气性能的改善,同时制备步骤成本较低,容易实现和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应当理解,以下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19]除非另有规定,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要求保护主题所属领域的通常含义。
[0020]服装面料需要具有透气性,因为人体皮肤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细胞呼吸,和外界进行着气体交换,透气性强的服饰有利于人体皮肤新陈代谢。
[0021]透气性是指气体透过织物的能力,织物的透气性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服装的舒适性,纤维的截面形态、纱线线密度与单位体积质量,以及织物的密度、厚度、组织与表面特征等,都是影响透气性的重要因素。
[0022]然而,目前透气性强的服饰面料还没有一种低成本、易推广且透气效果优异的制备方法。
[0023]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透气性强的服饰面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丙烯腈纺丝原液经过凝胶纺丝、萃取、干燥、拉伸后,得到的高性能纤维;将棉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活性碳纤维通过加捻工艺制作成为纬线;将所述高性能纤维和麻赛尔纤维通过加捻工艺制作成为经线;将所述经线和所述纬线针织为第一斜纹层,作为面料第一层;
将所述经线和所述纬线针织为平纹层,作为面料第二层;将所述经线和所述纬线针织为第二斜纹层,作为面料第三层;将所述面料第一层、所述面料第二层、所述面料第三层由下至上叠加设置,再进行浆纱、退浆、染色后,得到所述透气性强的服饰面料。
[0024]凝胶纺丝利用聚丙烯腈超高分子量的柔性链分子,在半稀溶液中解去缠结,然后纺丝,再通过高倍拉伸得到伸展链,其中聚丙烯腈纺丝原液在凝固成型过程中没有溶液扩散,仅仅发生热交换,因而初生纤维含有大量溶剂,呈凝胶态,这种初生纤维经过拉伸,成为高强高模的高性能纤维。麻赛尔纤维是对天然植物纤维麻进行处理而制得的一种新型纤维素纤维,将凝胶纺丝得到的高性能纤维和麻赛尔纤维合捻成纱线作为布料的经线,在保证经线的机械强度的同时,利用了天然麻纤维原有的抑菌防霉、吸湿快干、透气排湿的特点。
[0025]大豆蛋白纤维是由聚乙烯醇和大豆蛋白双组分构成的,聚乙烯醇属于碳链高聚物,大分子呈碳

碳链连接,其分子链上含有大量的羟基,平均一个大分子有1400

1800个,由于羟基的极性作用,使得碳分子链的柔曲性降低,属刚性偏强的大分子;大豆蛋白属于天然杂链高聚物,大分子由酰胺键相互连接,链段长度较小,属于柔性链,使得大豆蛋白纤维纵截面形态呈不规则的沟槽和海岛状凹凸,有利于纤维的吸湿、导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透气性强的服饰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聚丙烯腈纺丝原液经过凝胶纺丝、萃取、干燥、拉伸后,得到的高性能纤维;将棉纤维、大豆蛋白纤维、活性碳纤维通过加捻工艺制作成为纬线;将所述高性能纤维和麻赛尔纤维通过加捻工艺制作成为经线;将所述经线和所述纬线针织为第一斜纹层,作为面料第一层;将所述经线和所述纬线针织为平纹层,作为面料第二层;将所述经线和所述纬线针织为第二斜纹层,作为面料第三层;将所述面料第一层、所述面料第二层、所述面料第三层由下至上叠加设置,再进行浆纱、退浆、染色后,得到所述透气性强的服饰面料。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性强的服饰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料第一层的所述纬线密度为7~16根/cm,所述经线的密度为14~32根/cm;和/或,所述面料第二层的所述纬线密度为12.5~25.5根/cm,所述经线的密度为15~29根/cm;和/或,所述面料第三层的所述纬线密度为15.2~30.4根/cm,所述经线的密度为35~55根/c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性强的服饰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腈纺丝原液的制备过程包括:混合聚丙烯腈与二甲基亚砜,在80~100℃的油浴中加热1~2h,再加入凝胶剂、苯乙烯磺酸钠搅拌,均匀混合后得到聚丙烯腈纺丝原液。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透气性强的服饰面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将聚丙烯腈纺丝原液经过凝胶纺丝、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峥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东方逸尚服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