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锭细纱机主传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5994 阅读:20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环锭细纱机主传动装置,尾墙板(15)和尾二墙板(2)设置在车尾底板(1)上,车尾盖板(7)设置在尾墙板(15)和尾二墙板(2)上,四个零件构成车尾框架,轴承座(11)设置在尾墙板(15)和尾二墙板(2)上,第一圆柱辊子轴承(9)、向心球轴承(10)和第二圆柱辊子轴承(12)设置在轴承座(11)中,主轴(14)设置在三个轴承上,轴承盖(8)和(13)设置在轴承座(11)的两端,第二皮带轮(4)设置在主电机(6)的输出轴上,第一皮带轮(3)设置在主轴(14)的一端,传动皮带(5)设置在第一皮带轮(3)和第二皮带轮(4)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可靠,满足了细纱机主轴高速重载的传动需求。(*该技术在201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纺织机械的一个部件,具体涉及一种环锭细纱机主传动装
技术介绍
环锭细纱机是纺织行业生产流程中面大、量广的重要设备,其性能的好坏 直接影响到成纱质量,用工多少,工人的劳动强度,以及管理、经济效益等各 个方面。细纱机的水平直接影响到棉纺行业的发展。随着纺织工业的升级换代,用户对纺织机械的要求越来越高。带集体落纱的细纱机长车成为当今市场的主流。锭数逐步扩大,目前最大锭数达1632锭。 随着锭数的扩大,主电机功率也不断增大,目前细纱长车配置37 65Kw的电机。 现使用比较广泛的环锭细纱机主传动机构如图2所示,主电机21安装在车尾底 板16上,主轴26由第一球面调心辊子轴承24和第二球面调心辊子轴承29支 撑,第一球面调心辊子轴承24和第二球面调心辊子轴承29分别由第一轴承座 25和第二轴承座28支撑,第一轴承座25和第二轴承座28分别安装在尾墙板 30和尾二墙板17上,车尾底板16和尾墙板30、尾二墙板17、车尾盖板22构 成车尾框架,电机通过第一皮带轮19、第二皮带轮23,带动主轴26旋转,从 而带动细纱机整机运转。从理论上计算,两个球面调心辊子轴承的承载力足够 大,计算寿命长达50年,但这种主传动结构主轴由两个独立的轴承座支撑,两 个轴承座的同轴度靠工人安装时调整,很难做好,轴承用锥套固定在轴上,轴 承的预紧力比较难控制,常常预紧过度,破坏了轴承的正常游隙,当受到轴向载荷时,球面调心辊子轴承的内外圈容易挤死,迅速发热,轴承用脂润滑,润 滑效果不好,在用户厂家表现出主轴断,主轴轴承经常坏,个别情况还出现主 轴烧红着火事件。这种结构对安装调试,用户的日常维护保养要求较高,并且 轴承的价格昂贵,更换比较困难,制约了细纱机的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环锭细纱机主传动装置,采用 整体式轴承座,三个轴承分别承担轴向和径向负荷,脂或油润滑,可解决主轴 断,主轴轴承经常坏等问题。本技术的技术方案 一种环锭细纱机主传动装置,它包括车尾底板l, 尾二墙板2,第一皮带轮3,第二皮带轮4,传动皮带5,主电机6,车尾盖板7, 轴承盖8,第一圆柱辊子轴承9,向心球轴承IO,轴承座ll,第二圆柱辊子轴 承12,轴承盖13,主轴14和尾墙板15,尾墙板15和尾二墙板2设置在车尾底 板1上,车尾盖板7设置在尾墙板15和尾二墙板2上,四个零件构成车尾框架, 轴承座11设置在尾墙板15和尾二墙板2上,第一圆柱辊子轴承9、向心球轴承 10和第二圆柱辊子轴承12设置在轴承座11中,主轴14设置在三个轴承上,轴 承盖8和13设置在轴承座11的两端,主电机6设置在车尾底板1上,第二皮 带轮4设置在主电机6的输出轴上,第一皮带轮3设置在主轴14的一端,传动 皮带5设置在第一皮带轮3和第二皮带轮4上。轴承座11中,在主轴14上的 左端设置有第二圆柱辊子轴承12,右端设置有向心球轴承10,向心球轴承10 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圆柱辊子轴承9。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轴承座为整体式,两个 轴承档的同轴度靠加工很容易保证,绝对避免因轴承档不同心造成的轴承意外 损坏;2、三个轴承组合使用,圆柱辊子轴承承担径向载荷,内外圈互相游动,不会产生轴向压紧,向心球轴承对轴起轴向定位作用,承担少量的径向载荷,当受到轴向载荷时,轴承不会挤死发热;3、可以使用油润滑,使轴承得到充分 的润滑,大大增长轴承的使用寿命;4、选用价格低廉的轴承代替昂贵的球面调 心辊子轴承,具有很好的经济性;5、结构简单可靠,解决了环锭细纱机主传动 的需求,满足了细纱机主轴高速重载的传动需求。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现有主传动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一种环锭细纱机主传动装置包括车尾底板l,尾二墙板2,第一皮带轮3, 第二皮带轮4,传动皮带5,主电机6,车尾盖板7,轴承盖8,第一圆柱辊子轴 承9,向心球轴承IO,轴承座ll,第二圆柱辊子轴承12,轴承盖13,主轴14 和尾墙板15,尾墙板15和尾二墙板2设置在车尾底板1上,车尾盖板7设置在 尾墙板15和尾二墙板2上,四个零件构成车尾框架,轴承座ll设置在尾墙板 15和尾二墙板2上,第一圆柱辊子轴承9、向心球轴承10和第二圆柱辊子轴承 12设置在轴承座11中,主轴14设置在三个轴承上,轴承盖8和13设置在轴承 座11的两端,主电机6设置在车尾底板1上,第二皮带轮4设置在主电机6的 输出轴上,第一皮带轮3设置在主轴14的一端,传动皮带5设置在第一皮带轮 3和第二皮带轮4上。轴承座11中,在主轴14上的左端设置有第二圆柱辊子轴 承12,右端设置有向心球轴承10,向心球轴承10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圆柱辊子 轴承9。权利要求1、一种环锭细纱机主传动装置,它包括车尾底板(1),尾二墙板(2),第一皮带轮(3),第二皮带轮(4),传动皮带(5),主电机(6),车尾盖板(7),轴承盖(8),第一圆柱辊子轴承(9),向心球轴承(10),轴承座(11),第二圆柱辊子轴承(12),轴承盖(13),主轴(14)和尾墙板(15),其特征是尾墙板(15)和尾二墙板(2)设置在车尾底板(1)上,车尾盖板(7)设置在尾墙板(15)和尾二墙板(2)上,四个零件构成车尾框架,轴承座(11)设置在尾墙板(15)和尾二墙板(2)上,第一圆柱辊子轴承(9)、向心球轴承(10)和第二圆柱辊子轴承(12)设置在轴承座(11)中,主轴(14)设置在三个轴承上,轴承盖(8)和(13)设置在轴承座(11)的两端,主电机(6)设置在车尾底板(1)上,第二皮带轮(4)设置在主电机(6)的输出轴上,第一皮带轮(3)设置在主轴(14)的一端,传动皮带(5)设置在第一皮带轮(3)和第二皮带轮(4)上。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锭细纱机主传动装置,其特征是轴承座(11)中,在主轴(14)上的左端设置有第二圆柱辊子轴承(12),右端设置有向心球轴承(10),向心球轴承(10)的右端设置有第一圆柱辊子轴承(9)。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环锭细纱机主传动装置,尾墙板(15)和尾二墙板(2)设置在车尾底板(1)上,车尾盖板(7)设置在尾墙板(15)和尾二墙板(2)上,四个零件构成车尾框架,轴承座(11)设置在尾墙板(15)和尾二墙板(2)上,第一圆柱辊子轴承(9)、向心球轴承(10)和第二圆柱辊子轴承(12)设置在轴承座(11)中,主轴(14)设置在三个轴承上,轴承盖(8)和(13)设置在轴承座(11)的两端,第二皮带轮(4)设置在主电机(6)的输出轴上,第一皮带轮(3)设置在主轴(14)的一端,传动皮带(5)设置在第一皮带轮(3)和第二皮带轮(4)上。本技术结构简单可靠,满足了细纱机主轴高速重载的传动需求。文档编号D01H1/32GK201400735SQ200920102818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5月14日 优先权日2009年5月14日专利技术者刺志勇, 师雅并, 张新民, 张满枝, 李嘉琦, 武启秀, 王峰山, 王建根, 田克勤, 石华睿, 叡 谈 申请人: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锭细纱机主传动装置,它包括车尾底板(1),尾二墙板(2),第一皮带轮(3),第二皮带轮(4),传动皮带(5),主电机(6),车尾盖板(7),轴承盖(8),第一圆柱辊子轴承(9),向心球轴承(10),轴承座(11),第二圆柱辊子轴承(12),轴承盖(13),主轴(14)和尾墙板(15),其特征是尾墙板(15)和尾二墙板(2)设置在车尾底板(1)上,车尾盖板(7)设置在尾墙板(15)和尾二墙板(2)上,四个零件构成车尾框架,轴承座(11)设置在尾墙板(15)和尾二墙板(2)上,第一圆柱辊子轴承(9)、向心球轴承(10)和第二圆柱辊子轴承(12)设置在轴承座(11)中,主轴(14)设置在三个轴承上,轴承盖(8)和(13)设置在轴承座(11)的两端,主电机(6)设置在车尾底板(1)上,第二皮带轮(4)设置在主电机(6)的输出轴上,第一皮带轮(3)设置在主轴(14)的一端,传动皮带(5)设置在第一皮带轮(3)和第二皮带轮(4)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新民师雅并田克勤张满枝谈叡石华睿李嘉琦王峰山武启秀刺志勇王建根
申请(专利权)人:经纬纺织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