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线缆铠装层绕包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5918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线缆生产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线缆铠装层绕包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后有翻转座,所述翻转座上有第一通孔,所述翻转座后端设有机箱,所述机箱后有第二通孔,所述翻转座后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后端有第一齿轮,所述机箱内有第二齿轮,所述机箱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通孔一侧翻转座上下两端有导向结构,所述翻转座上下两端面有焊接结构,所述翻转座上下两端面有转盘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第一红外传感器检测第一焊接头与第二焊接头之间是否放置铠装层,然后第一电动伸缩杆启动带动第一焊接头向下移动,工人只需要对齐两个铠装层的端部,防止焊接时出现瑕疵。防止焊接时出现瑕疵。防止焊接时出现瑕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线缆铠装层绕包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线缆生产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线缆铠装层绕包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铠装线缆是由不同的材料导体装在有绝缘材料的金属套管中,被加工成可弯曲的坚实组合体,铠装电缆包括铠装热电偶、铠装热电阻、铠装加热器和铠装引线,在生产时,需要用到线缆铠装层绕包装置进行绕包。
[0003]在现有线缆铠装绕包装置使用当中,当铠装层使用结束后,需要将铠装层盘套设在转盘结构上后与包裹后的铠装层拉扯出来进行焊接,通过工人用脚踩下开关带动第一焊接头下降进行焊接,可能存在焊接时工人操作不当出现瑕疵的情况,从而导致包装漏缝的情况,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线缆铠装层绕包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线缆铠装层绕包装置,通过将使用结束后的铠装层端部与新装的铠装层拉扯在第二焊接头上端,第一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第一焊接头与第二焊接头之间出现铠装层后,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启动,带动第一焊接头向下移动进行焊接,在焊接时,工人只需要对齐两个铠装层的端部,防止焊接时出现瑕疵。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线缆铠装层绕包装置,包括支撑座,所述支撑座后端面中心靠上处转动连接有翻转座,所述翻转座上端面中心靠前处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翻转座后端设有机箱,所述机箱后端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机箱后端面中心两侧处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杆,两个连接杆之间靠后处固定连接有固定轴;
[0006]所述翻转座后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管,所述延伸管后端贯穿机箱前端面通至机箱内部,且外侧壁靠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所述机箱前内壁中心靠下处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所述机箱下内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所述第一通孔一侧翻转座上下两端面均设有导向结构,所述翻转座上下两端面中心靠一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焊接结构,所述翻转座上下两端面中心靠后处均转动连接有转盘结构;
[0007]所述焊接结构包括底座、顶板、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一电动伸缩杆与第一焊接头,所述顶板设置连接在底座一侧壁靠上处,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在顶板下端面靠一侧处,所述第一焊接头设置在第一电动伸缩杆下端,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设置在第一电动伸缩杆前端顶板下端面上;
[0008]所述转盘结构包括转动盘、四个第一滑块、顶盖、螺纹柱、四个第一滑槽、四个第二电动伸缩杆、弹簧、第二滑块与第二滑槽,四个所述第一滑槽设置在转动盘上端面上,四个
所述第二电动伸缩杆分别设置在四个第一滑槽内部,四个所述第一滑块分别固定设置在四个第二电动伸缩杆另一端,所述第二滑槽设置在转动盘上端面上,所述弹簧设置在第二滑槽内部,所述第二滑块固定连接在弹簧一端,所述螺纹柱固定设置在转动盘上端面中心处,所述顶盖套设在螺纹柱外侧壁上;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使用结束后的铠装层端部与新装的铠装层拉扯在第二焊接头上端,第一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第一焊接头与第二焊接头之间出现铠装层后,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启动,带动第一焊接头向下移动进行焊接,在焊接时,工人只需要对齐两个铠装层的端部,防止焊接时出现瑕疵,在铠装层绕包在线缆外侧时,第二红外传感器检测剩余铠装层的余量,当余量剩下较少时,第二红外传感器向控制箱发送信号,控制箱控制电机减速,防止铠装层用完时不能及时发现。
[0010]进一步地,所述支撑座前端面中心靠上处与翻转座前端面中心处均开设有第三通孔;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线缆穿过绕包铠装层。
[0012]进一步地,所述翻转座上下两端面中心靠一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焊接头;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与两个第一焊接头配合焊接。
[0014]进一步地,两个所述螺纹柱外侧壁靠端部均螺纹套接有螺母;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两个铠装层进行限位,防止脱落。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三齿轮和第一齿轮之间相互啮合;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通过电机启动时带动翻转盘转动。
[0018]进一步地,两个所述第二滑块一侧壁均固定连接有第二红外传感器;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检测两个铠装层的剩余量。
[002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通孔一侧翻转座上下两端面均固定连接有导向杆;
[002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对两个铠装层进行导向。
[0022]进一步地,所述机箱一侧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控制箱,所述控制箱与电机、第一红外传感器、第一电动伸缩杆和八个第二电动伸缩杆之间电性连接;
[002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方便通过控制箱进行集成控制。
[0024]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0025]1、本技术中,在线缆铠装层绕包装置通过将使用结束后的铠装层端部与新装的铠装层拉扯在第二焊接头上端,第一红外传感器检测到第一焊接头与第二焊接头之间出现铠装层后,向控制器发送信号,控制器控制第一电动伸缩杆启动,带动第一焊接头向下移动进行焊接,在焊接时,工人只需要对齐两个铠装层的端部,防止焊接时出现瑕疵。
[0026]2、本技术中,在铠装层绕包在线缆外侧时,第二红外传感器检测剩余铠装层的余量,当余量剩下较少时,第二红外传感器向控制箱发送信号,控制箱控制电机减速,防止铠装层用完时不能及时发现。
[0027]3、本技术中,将两个铠装层安装在八个第一滑块外侧,通过八个第二电动伸缩杆启动推动八个第一滑块移动,将两个铠装层盘固定在八个第一滑块外侧,可适应不同大小的铠装层盘。
附图说明
[0028]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线缆铠装层绕包装置的立体图;
[0029]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线缆铠装层绕包装置机箱的侧剖视图;
[0030]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线缆铠装层绕包装置转盘结构的侧剖视图;
[0031]图4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0032]图5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线缆铠装层绕包装置焊接结构的正视图。
[0033]图例说明:
[0034]1、支撑座;2、翻转座;3、导向结构;4、焊接结构;401、底座;402、顶板;403、第一红外传感器;404、第一电动伸缩杆;405、第一焊接头;406、第二焊接头;5、转盘结构;501、转动盘;502、第一滑块;503、顶盖;504、螺母;505、螺纹柱;506、第一滑槽;507、第二电动伸缩杆;508、弹簧;509、第二滑块;510、第二滑槽;6、机箱;7、连接杆;8、固定轴;9、控制箱;10、导向杆;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第一齿轮;14、延伸管;15、第二齿轮;16、第三齿轮;17、电机;18、第三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铠装层绕包装置,包括支撑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1)后端面中心靠上处转动连接有翻转座(2),所述翻转座(2)上端面中心靠前处开设有第一通孔(11),所述翻转座(2)后端设有机箱(6),所述机箱(6)后端面中心处开设有第二通孔(12),所述机箱(6)后端面中心两侧处对称固定连接有连接杆(7),两个连接杆(7)之间靠后处固定连接有固定轴(8);所述翻转座(2)后端面中心处固定连接有延伸管(14),所述延伸管(14)后端贯穿机箱(6)前端面通至机箱(6)内部,且外侧壁靠边缘处固定连接有第一齿轮(13),所述机箱(6)前内壁中心靠下处转动连接有第二齿轮(15),所述机箱(6)下内壁中心处固定连接有电机(17),所述电机(17)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三齿轮(16),所述第一通孔(11)一侧翻转座(2)上下两端面均设有导向结构(3),所述翻转座(2)上下两端面中心靠一侧处均固定连接有焊接结构(4),所述翻转座(2)上下两端面中心靠后处均转动连接有转盘结构(5);所述焊接结构(4)包括底座(401)、顶板(402)、第一红外传感器(403)、第一电动伸缩杆(404)与第一焊接头(405),所述顶板(402)设置连接在底座(401)一侧壁靠上处,所述第一电动伸缩杆(404)固定连接在顶板(402)下端面靠一侧处,所述第一焊接头(405)设置在第一电动伸缩杆(404)下端,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403)设置在第一电动伸缩杆(404)前端顶板(402)下端面上;所述转盘结构(5)包括转动盘(501)、四个第一滑块(502)、顶盖(503)、螺纹柱(505)、四个第一滑槽(506)、四个第二电动伸缩杆(507)、弹簧(508)、第二滑块(509)与第二滑槽(510),四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杨袁秋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宇讯线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