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缩机油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65720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压缩机油路结构,通过设置第一转子注油口位于吸气闭合区域,在转子刚开始压缩时的位置附近进行喷油能够达到最佳的冷却与密封效果,转子壳体内部的两个喷油口以雾状喷入转子腔内,用于阴阳转子的润滑、冷却和密封,并带走部分热量,和传统的单点柱状喷油结构相比,采用两个喷油口同时喷油可以使阴阳转子接触线密封处、阴阳转子高压侧密封处以及转子和壳体壁之间密封处的油膜更加均匀,从而避免了氦气从油膜较薄的密封位置发生大量的泄漏,密封性能的改变会直接影响氦气螺杆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在同样油气质量比下,采用两点雾状喷油结构的氦气螺杆压缩机会比单点柱状喷油结构的氦气螺杆压缩机容积效率提升3%左右。提升3%左右。提升3%左右。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缩机油路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压缩机冷却与密封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压缩机油路结构。

技术介绍

[0002]氦气螺杆压缩机相较于传统制冷螺杆压缩机,存在密封和冷却的双重技术难题。现有的氦气螺杆压缩机油路结构冷却性能较差,由于采用单点柱状喷油结构,容易出现氦气从油膜较薄的密封位置发生大量的泄漏,从而导致油路结构的密封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4]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压缩机油路结构,既能够保证氦气螺杆压缩机在高速运转过程中氦气尽量少的泄漏量,又能够有效地降低转子组件温度和排气温度。
[0005](二)技术方案
[0006]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7]一种压缩机油路结构,包括转子壳体;
[0008]所述转子壳体上设有第一转子注油口和第二转子注油口,且第一转子注油口位于吸气闭合区域;
[0009]所述第一转子注油口和第二转子注油口分别与一雾化喷油口相连通,所述雾化喷油口位于所述转子壳体内。
[00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子注油口和第二转子注油口相对设置于所述转子壳体的两个侧面。
[0011]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子注油口位于吸气闭合区域处的内容积比为1

1.05处。
[00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子注油口和第二转子注油口注入的油用于对转子进行润滑、冷却和密封。
[0013]进一步地,还包括进气壳体;
[0014]所述进气壳体与所述转子壳体的一端相连通;
[0015]所述进气壳体的吸气端轴封、阳转子低压侧轴承和平衡活塞处分别设有一注油口,且吸气端轴封注油口和阳转子低压侧轴承注油口通过内部流道相连通。
[0016]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壳体的低压侧阴转子轴承处设有阴转子轴承注油口;
[0017]所述阴转子轴承注油口通过内部流道连通阴转子轴承高压侧和低压侧。
[0018]进一步地,所述进气壳体上设置的各个注油口注入的油均用于润滑和冷却。
[0019]进一步地,还包括排气壳体;
[0020]所述排气壳体的阳转子高压侧轴承处设有一阳转子高压侧轴承注油口。
[0021]进一步地,所述阳转子高压侧轴承注油口注入的油用于润滑和冷却。
[0022](三)有益效果
[002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设置第一转子注油口位于吸气闭合区域,在转子刚开始压缩时的位置附近进行喷油能够达到最佳的冷却与密封效果,转子壳体内部的两个喷油口以雾状喷入转子腔内,用于阴阳转子的润滑、冷却和密封,并带走部分热量,和传统的单点柱状喷油结构相比,采用两个喷油口同时喷油可以使阴阳转子接触线密封处、阴阳转子高压侧密封处以及转子和壳体壁之间密封处的油膜更加均匀,从而避免了氦气从油膜较薄的密封位置发生大量的泄漏,密封性能的改变会直接影响氦气螺杆压缩机的容积效率。在同样油气质量比下,采用两点雾状喷油结构的氦气螺杆压缩机会比单点柱状喷油结构的氦气螺杆压缩机容积效率提升3%左右。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油路结构的正面示意图;
[0025]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压缩机油路结构的背面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
[0027]1、进气壳体;
[0028]11、轴封注油口;12、阳转子低压侧轴承注油口;13、平衡活塞注油口;14、阴转子轴承注油口;15、阴转子轴承高压侧;
[0029]2、转子壳体;
[0030]21、第一转子注油口;22、第二转子注油口;
[0031]3、排气壳体;
[0032]31、阳转子高压侧轴承注油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33]为了更好的解释本技术,以便于理解,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
[0034]实施例一
[0035]请参照图1和2,一种压缩机油路结构,包括转子壳体2;
[0036]所述转子壳体2上设有第一转子注油口21和第二转子注油口22,且第一转子注油口21位于吸气闭合区域;
[0037]所述第一转子注油口21和第二转子注油口22分别与一雾化喷油口相连通,所述雾化喷油口位于所述转子壳体2内。
[0038]所述第一转子注油口21和第二转子注油口22相对设置于所述转子壳体2的两个侧面。
[0039]所述第一转子注油口21位于吸气闭合区域处的内容积比为1

1.05处。
[0040]所述第一转子注油口21和第二转子注油口22注入的油用于对转子进行润滑、冷却和密封。
[0041]具体地,在氦气螺杆压缩机中靠近吸气闭合区域(内容积比VI=1.0~1.05)处设置了第一转子注油口21,该注油口注入的油属于润滑、冷却和密封转子的“冷却油”。为了提高转子的冷却和密封效果,故在转子壳体2背面再增设一个转子注油口,两个注油口同两个喷油口连通,“冷却油”通过喷油口以雾状喷入转子腔内。实践表明,转子壳体2继续增设注
油口和喷油口(2个以上)时,转子壳体2的刚度和强度会明显下降,在进行液压试验时可能会产生大变形而发生泄漏甚至开裂,而转子的冷却及密封效果却没有显著提升,故转子壳体2设置2个注油口和2个喷油口是当前最优的方案。
[0042]还包括进气壳体1;
[0043]所述进气壳体1与所述转子壳体2的一端相连通;
[0044]所述进气壳体1的吸气端轴封、阳转子低压侧轴承和平衡活塞处分别设有一注油口,且吸气端轴封注油口11和阳转子低压侧轴承注油口12通过内部流道(图1中用于连接吸气端轴封注油口11和阳转子低压侧轴承注油口12的虚线表示内部流道)相连通。
[0045]具体地,实际经验表明,吸气端轴封和阳转子低压侧轴承的供油回路相对于其他供油回路更容易发生故障,因此,在轴封和阳转子轴承处设置两个注油口,并通过壳体内部流道连通可以增加轴封和轴承的供油可靠性;而阴转子低压侧和高压侧两端轴承的供油回路不易发生故障,所以只需要一个注油口并通过壳体内部流道连通两个轴承就可以满足供油可靠性。
[0046]所述进气壳体1的低压侧阴转子轴承处设有阴转子轴承注油口14;
[0047]所述阴转子轴承注油口14通过内部流道连通阴转子轴承高压侧15和低压侧(图2中用于阴转子轴承注油口14和阴转子轴承高压侧15的虚线表示内部流道)。
[0048]具体地,通过设置阴转子的低压侧轴承注油口,通过壳体内部流道连通到阴转子的高压侧轴承,实现了一孔润滑两处的效果。
[0049]所述进气壳体1上设置的各个注油口注入的油均用于润滑和冷却。
[0050]还包括排气壳体3;
[0051]所述排气壳体3的阳转子高压侧轴承处设有一阳转子高压侧轴承注油口31。
[0052]所述阳转子高压侧轴承注油口31注入的油用于润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缩机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转子壳体;所述转子壳体上设有第一转子注油口和第二转子注油口,且第一转子注油口位于吸气闭合区域;所述第一转子注油口和第二转子注油口分别与一雾化喷油口相连通,所述雾化喷油口位于所述转子壳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注油口和第二转子注油口相对设置于所述转子壳体的两个侧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注油口位于吸气闭合区域处的内容积比为1

1.05处。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子注油口和第二转子注油口注入的油用于对转子进行润滑、冷却和密封。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缩机油路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壳体;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立新江涛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雪人压缩机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