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体压力检测装置控制电路以及气体压力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51900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气体压力检测装置控制电路以及气体压力检测装置,涉及气体压力检测技术领域,包括供电模块、电量模块、主控模块、传感器模块、电磁阀模块以及示警模块;供电模块连接外部电池,以为气体压力检测装置控制电路供电;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用于控制电量模块、传感器模块、电磁阀模块以及示警模块;电量模块用于提示外部电池的电量;传感器模块连接于压力传感器,用于控制压力传感器以及接收压力传感器的信号;电磁阀模块连接于电磁阀,用于控制电磁阀;示警模块连接于蜂鸣器,用于控制蜂鸣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集成化、小型化的优点。的优点。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体压力检测装置控制电路以及气体压力检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气体压力检测
,具体涉及一种气体压力检测装置控制电路以及气体压力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气体压力检测装置主要是用于测量气体绝对压强的转换装置,可用于风压、管道气体等方面的气压测量。当前,气体压力转换装置愈发便捷化、微型化、集成化;同时,气体压力转换装置还存在着诸多其他功能,例如校准、示警、电量提示等等。因此,亟需一种适合于当下产品特性的控制电路。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气体压力检测装置控制电路,具有集成化、小型化的优点。
[000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气体压力检测装置控制电路,用于气体压力检测装置,所述气体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电磁阀、控制按键以及蜂鸣器,气体压力检测装置控制电路包括供电模块、电量模块、主控模块、传感器模块、电磁阀模块以及示警模块;
[0006]所述供电模块连接外部电池,以为所述气体压力检测装置控制电路供电;
[0007]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用于控制所述电量模块、传感器模块、电磁阀模块以及示警模块;
[0008]所述电量模块用于提示所述外部电池的电量;
[0009]所述传感器模块连接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控制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
[0010]所述电磁阀模块连接于所述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r/>[0011]所述示警模块连接于所述蜂鸣器,用于控制所述蜂鸣器。
[0012]可选的,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EC1以及DC/DC电压转换器;所述DC/DC电压转换器具有输入引脚、输出引脚以及接地引脚,外部电池的供电通过输入引脚输入,经DC/DC电压转换器变压后通过输出引脚输出,接地引脚接地;输入引脚通过电容C1接地,电容C2和电容EC1并联后一端连接输出引脚,另一端接地。
[0013]可选的,主控芯片具有RC0引脚、RC1引脚和RA0引脚,所述电量模块包括PNP三极管Q3和NPN三极管Q4;
[0014]所述PNP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电阻R14,所述PNP三极管Q3的基极和所述NPN三极管Q4的集电极之间连接电阻R17,所述NPN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电阻R19连接主控芯片的RC0引脚,所述PNP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所述NPN三极管Q4的发射极之间串联电阻R16和电阻R18,主控芯片的RA0引脚连接于电阻R16和电阻R18之间,所述PNP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所述NPN三极管Q4的发射极之间还串联电阻R7和电阻R15,
电阻R7、电阻R15与电阻R16、电阻R18并联,主控芯片的RC1引脚连接于电阻R7和电阻R15之间。
[0015]可选的,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N沟道场效应管Q2,所述压力传感器具有GND引脚、Vdd引脚和OUT引脚,主控芯片具有RA2引脚和RC2引脚;
[0016]所述压力传感器的Vdd引脚连接所述供电模块,所述压力传感器的OUT引脚连接主控芯片的RC2引脚;所述压力传感器的GND引脚连接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Q2的漏极,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主控芯片的RA2引脚,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Q2的源极接地。
[0017]可选的,主控芯片具有RB4引脚,所述电磁阀模块包括N沟道场效应管Q5、二极管D6、电容EC2、电容EC3、电阻R6;
[0018]所述电磁阀的一端通过电阻R6连接供电模块,另一端连接N沟道场效应管Q5的漏极,N沟道场效应管Q5的源极接地,栅极连接主控芯片的RB4引脚;所述电磁阀与二极管D6并联,二极管D6的阴极连接于电磁阀和电阻R6之间,阳极连接于电磁阀和N沟道场效应管Q5的漏极之间,电容EC2并联于电磁阀和N沟道场效应管Q5;电容EC3并联于电磁阀和N沟道场效应管Q5。
[0019]可选的,主控芯片具有RC6引脚,所述示警模块包括PNP三极管Q1、电阻R2和二极管D5;
[0020]蜂鸣器的一个引脚连接供电模块,另一个引脚连接PNP三极管Q1的集电极,PNP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基极通过电阻R2连接主控芯片的RC6引脚,二极管D5连接于蜂鸣器的两个引脚之间,阴极连接供电模块,阳极连接PNP三极管Q1的集电极。
[0021]可选的,主控芯片具有RA3引脚和RA1引脚,所述控制按键包括第一按键和第二按键;
[0022]所述第一按键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电阻R8连接供电模块,所述第二按键的一端接地,另一端通过电阻R9连接供电模块,主控芯片的RA3引脚连接于第一按键和电阻R8之间,主控芯片的RA1引脚连接于第二按键和电阻R9之间。
[0023]可选的,所述主控芯片还具有RA5引脚和RA4引脚,RA5引脚通过电容C4接地,RA4引脚通过电容C5接地,RA5引脚和RA4引脚连接晶体振荡器。
[0024]可选的,所述主控芯片还具有若干发光二极管引脚,所述示警模块还包括发光二极管;发光二极管的阴极接地,阳极通过电阻连接发光二极管引脚。
[0025]可选的,所述主控芯片包括RA3引脚、RA1引脚以及RA0引脚,所述主控模块还包括ICSP芯片,所述ICSP芯片具有MCLR引脚、PGC引脚和PGD引脚;
[0026]ICSP芯片的MCLR引脚连接主控芯片的RA3引脚,ICSP芯片的PGC引脚连接主控芯片的RA1引脚,ICSP芯片的PGD引脚连接主控芯片的RA0引脚。
[0027]本技术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满足当下气体压力转换装置便捷化、微型化、集成化的需求,将校准、示警、电量提示等功能集成在一起。由于三通阀需要提供的驱动电流在100mA左右,而随着电池内阻的增大,将导致瞬时放电电流变小,只有几毫安。此时,在电池直接供电的情况下,开关管开通之后,供电电流流是无法驱动打开三通阀的。另一方面,芯片完成零点较正所需的时间约20毫秒,换言之,在执行零点较正时,三通阀要保持打开至少20毫秒。因此,本技术提供了二级蓄能电路,在系统根据时间累计或温度变化判断到传感器需要较正时,与电容串联的开关管打开并延时,此时外部电池通过限流电阻向电容充
电,当充电延时结束后,驱动三通阀的开关管打开。由于电容的蓄电作用,使得三通阀得到足够的驱动电流,避免电池内阻变大导致气体压力检测装置无法使用。
[0028]此外,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气体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前述任意一项所述的气体压力检测装置控制电路。
[0029]本技术所提供的气体压力检测装置与前述气体压力检测装置控制电路的有益效果推理过程相似,在此不再赘述。
[0030]本技术的这些特点和优点将会在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中进行详细的揭露。本技术最佳的实施方式或手段将结合附图来详尽表现,但并非是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另外,在每个下文和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体压力检测装置控制电路,用于气体压力检测装置,所述气体压力检测装置包括压力传感器、电磁阀、控制按键以及蜂鸣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压力检测装置控制电路包括供电模块、电量模块、主控模块、传感器模块、电磁阀模块以及示警模块;所述供电模块连接外部电池,以为所述气体压力检测装置控制电路供电;所述主控模块包括主控芯片,用于控制所述电量模块、传感器模块、电磁阀模块以及示警模块;所述电量模块用于提示所述外部电池的电量;所述传感器模块连接于所述压力传感器,用于控制所述压力传感器以及接收所述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所述电磁阀模块连接于所述电磁阀,用于控制所述电磁阀;所述示警模块连接于所述蜂鸣器,用于控制所述蜂鸣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力检测装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容C1、电容C2、电容EC1以及DC/DC电压转换器;所述DC/DC电压转换器具有输入引脚、输出引脚以及接地引脚,外部电池的供电通过输入引脚输入,经DC/DC电压转换器变压后通过输出引脚输出,接地引脚接地;输入引脚通过电容C1接地,电容C2和电容EC1并联后一端连接输出引脚,另一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力检测装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主控芯片具有RC0引脚、RC1引脚和RA0引脚,所述电量模块包括PNP三极管Q3和NPN三极管Q4;所述PNP三极管Q3的发射极连接所述供电模块,基极和发射极之间连接电阻R14,所述PNP三极管Q3的基极和所述NPN三极管Q4的集电极之间连接电阻R17,所述NPN三极管Q4的基极通过电阻R19连接主控芯片的RC0引脚,所述PNP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所述NPN三极管Q4的发射极之间串联电阻R16和电阻R18,主控芯片的RA0引脚连接于电阻R16和电阻R18之间,所述PNP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所述NPN三极管Q4的发射极之间还串联电阻R7和电阻R15,电阻R7、电阻R15与电阻R16、电阻R18并联,主控芯片的RC1引脚连接于电阻R7和电阻R15之间。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体压力检测装置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模块包括N沟道场效应管Q2,所述压力传感器具有GND引脚、Vdd引脚和OUT引脚,主控芯片具有RA2引脚和RC2引脚;所述压力传感器的Vdd引脚连接所述供电模块,所述压力传感器的OUT引脚连接主控芯片的RC2引脚;所述压力传感器的GND引脚连接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Q2的漏极,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Q2的栅极连接主控芯片的RA2引脚,所述N沟道场效应管Q2的源极接地。5.根据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玉军凌敏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威顿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