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及冷却系统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4813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9-02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及冷却系统,装置包括:气液转换管、冷却循环管、蒸汽存储罐;气液转换管的一端从炉顶垂直插入高温炉内,与型焦接触;另一端插入冷却循环管内,与循环水接触;其中,气液转换管与冷却循环管接触处密封;气液转换管内的液态水在高温炉内被蒸发,蒸汽流向另一端,与循环水换热,换热后的蒸汽转换为液态水流向一端;换热后的循环水部分转换为高温蒸汽,高温蒸汽流入蒸汽存储罐内存储利用。本申请实施例结构简单,采用循环换热技术,将高温炉和型焦内的大量热能转换为高温蒸汽储存利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将高温炉和型焦内大量热能循环再利用,导致能源浪费,以及型焦的冷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及冷却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解铝固废利用
,尤其是涉及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及冷却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铝电解阳极块和阴极炭块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净化固体废物收尘灰与废焦油。收尘灰是细粉末炭质材料,固定炭含量超过85%以上,具有较高的二次资源利用价值。为了解决电解铝固体废物收尘灰和废焦油的处置难题,并实现资源化综合利用。将收尘灰与废焦油通过搅拌、混捏、压块成型后,在废阴极炭块高温电阻炉内焙烧,最后生成型焦。型焦是形状尺寸一定的焦炭,主要用于炼钢厂增碳剂、或其他金属冶炼还原剂、或作为高热量的燃料使用。
[0003]由于焙烧后的高温型焦需要冷却降温,再包装出售,目前通常对高温型焦冷却通过喷淋水强制降温或自然空冷降温法进行降温,高温炉、型焦、冶金焦粉(粒)内存在的大量热能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而白白浪费。另外,采用喷淋水强制降温或自然空冷,存在冷却效率慢(冷却约需6天)、浪费水资源和造成新的生产安全隐患等问题。
[0004]因此,如何将高温炉和型焦内大量热能循环再利用以及如何提高型焦的冷却效率是目前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及冷却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将高温炉和型焦内大量热能循环再利用,导致能源浪费,以及型焦的冷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采用循环换热技术,将高温炉和型焦内的大量热能转换为高温蒸汽储存利用。
[0006]因此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应用于制备型焦的高温炉,装置包括:气液转换管,端头密封,管内盛有液态水;冷却循环管,设置在高温炉外部,与循环水泵连接,管内盛有循环水;蒸汽存储罐,与冷却循环管内部连通,用于存储高温蒸汽;气液转换管的一端从炉顶垂直插入高温炉内,与型焦接触;另一端插入冷却循环管内,与循环水接触;其中,气液转换管与冷却循环管接触处密封;气液转换管内的液态水在高温炉内被蒸发,蒸汽流向另一端,与循环水换热,换热后的蒸汽转换为液态水流向一端;换热后的循环水部分转换为高温蒸汽,高温蒸汽流入蒸汽存储罐内存储利用。
[0008]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水管套,固定设置在高温炉顶部;气液转换管穿过水管套垂直插入高温炉内。
[0009]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气液转换管与冷却循环管垂直设置。
[0010]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应用于制备型焦的高温炉,装置包括:气液转换组件,包括多根气液转换管,其中,每根气液转换管的端头密封,管内盛有液态
水;冷却循环组件,设置在高温炉外部,与循环水泵连接;其中,冷却循环组件包括多根冷却循环管,相邻的冷却循环管间通过水管连接头连通,冷却循环管内盛有循环水;蒸汽存储罐,与冷却循环组件内部连通,用于存储高温蒸汽;多根气液转换管的一端从炉顶垂直插入高温炉内,与型焦接触;另一端插入冷却循环组件内,与循环水接触;其中,气液转换管与冷却循环组件接触处密封;气液转换管内的液态水在高温炉内被蒸发,蒸汽流向另一端,与循环水换热,换热后的蒸汽转换为液态水流向一端;换热后的循环水部分转换为高温蒸汽,高温蒸汽流入蒸汽存储罐内存储利用。
[0011]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多个水管套,固定设置在高温炉顶部;每根气液转换管穿过一个水管套垂直插入高温炉内。
[0012]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个水管套平行设置。
[0013]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多根气液转换管平行设置,多根冷却循环管沿同一条直线连接。
[0014]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气液转换管与冷却循环管垂直设置。
[0015]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制备型焦的冷却系统,应用于制备型焦的高温炉,包括:气液转换管,端头密封,管内盛有液态水;冷却循环管,设置在高温炉外部,与循环水泵连接,管内盛有循环水;气液转换管的一端从炉顶垂直插入高温炉内,与型焦接触;另一端插入冷却循环管内,与循环水接触;其中,气液转换管与冷却循环管接触处密封,气液转换管与冷却循环管垂直设置;气液转换管内的液态水在高温炉内被蒸发,蒸汽流向另一端,与循环水换热,换热后的蒸汽转换为液态水流向一端。
[0016]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水管套,固定设置在高温炉顶部;气液转换管穿过水管套垂直插入高温炉内。
[0017]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及冷却系统,装置包括:气液转换管,端头密封,管内盛有液态水;冷却循环管,设置在高温炉外部,与循环水泵连接,管内盛有循环水;蒸汽存储罐,与冷却循环管内部连通,用于存储高温蒸汽;气液转换管的一端从炉顶垂直插入高温炉内,与型焦接触;另一端插入冷却循环管内,与循环水接触;其中,气液转换管与冷却循环管接触处密封;气液转换管内的液态水在高温炉内被蒸发,蒸汽流向另一端,与循环水换热,换热后的蒸汽转换为液态水流向一端;换热后的循环水部分转换为高温蒸汽,高温蒸汽流入蒸汽存储罐内存储利用。本申请实施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采用循环换热技术,将高温炉和型焦内的大量热能转换为高温蒸汽储存利用。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将高温炉和型焦内大量热能循环再利用,导致能源浪费,以及型焦的冷却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0018]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9]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一种型焦制备的热回收装置的装配结构剖示图。
[0020]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0021]1、高温炉,2、气液转换管,3、冷却循环管,4、蒸汽存储罐,5、水管套,6、循环水泵,
7、水管连接头,8型焦,9导电焦粉(粒),10、蒸汽出口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22]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4]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应用于制备型焦的高温炉,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气液转换管,端头密封,管内盛有液态水;冷却循环管,设置在高温炉外部,与循环水泵连接,管内盛有循环水;蒸汽存储罐,与所述冷却循环管内部连通,用于存储高温蒸汽;所述气液转换管的一端从炉顶垂直插入高温炉内,与型焦接触;另一端插入所述冷却循环管内,与循环水接触;其中,所述气液转换管与所述冷却循环管接触处密封;所述气液转换管内的液态水在高温炉内被蒸发,蒸汽流向所述另一端,与所述循环水换热,换热后的蒸汽转换为液态水流向所述一端;换热后的所述循环水部分转换为高温蒸汽,所述高温蒸汽流入所述蒸汽存储罐内存储利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管套,固定设置在高温炉顶部;所述气液转换管穿过所述水管套垂直插入高温炉内。3.根据权利要求1

2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液转换管与所述冷却循环管垂直设置。4.一种制备型焦的热回收装置,应用于制备型焦的高温炉,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气液转换组件,包括多根气液转换管,其中,每根气液转换管的端头密封,管内盛有液态水;冷却循环组件,设置在高温炉外部,与循环水泵连接;其中,所述冷却循环组件包括多根冷却循环管,相邻的冷却循环管间通过水管连接头连通,所述冷却循环管内盛有循环水;蒸汽存储罐,与所述冷却循环组件内部连通,用于存储高温蒸汽;所述多根气液转换管的一端从炉顶垂直插入高温炉内,与型焦接触;另一端插入所述冷却循环组件内,与循环水接触;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虎兴茂沈龙赵荆张军立马青山尚文祥姜洪金马利军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投集团宁夏能源铝业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