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机和培育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645707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升降机和培育系统,升降机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内设有容纳空间;传动装置,传动装置设于安装支架的一侧,且传动装置与安装支架上的放置装置传动连接;推出装置,推出装置内设于容纳空间,推出装置用于将设置在放置装置上的苗床推出;修理装置,修理装置设于安装支架的顶端,且修理装置用于对苗床上的培育草进行修理;其中,传动装置带动放置装置在安装支架上运动的轨迹包括经过修理装置的位置。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的是市面上的升降机的功能过于单一,例如仅能够实现升降作用,而导致培养培育苗至成品草块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多种不同的设备,进而使得增多了转运苗床的步骤和增大了转运时长,从而造成整体加工的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低下的技术问题。低下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机和培育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升降机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升降机和培育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技术进步,升降机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在农业领域中,升降机例如可用于对苗床执行抬升高度的动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结合栽培至苗床的培育苗的实际成长过程,需要经过光合培育生长后,还要经过修剪以及压草处理,最终才能够形成成品草块。
[0003]但是,相关技术中却存在以下至少一种技术问题:市面上的升降机的功能过于单一,例如仅能够实现升降作用,而导致培养培育苗至成品草块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多种不同的设备,进而使得增多了转运苗床的步骤和增大了转运时长,从而造成整体加工的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是市面上的升降机的功能过于单一,例如仅能够实现升降作用,而导致培养培育苗至成品草块的过程中需要借助于多种不同的设备,进而使得增多了转运苗床的步骤和增大了转运时长,从而造成整体加工的效率低下的技术问题。
[0005]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升降机,包括:安装支架,安装支架内设有容纳空间;传动装置,传动装置设于安装支架的一侧,且传动装置与安装支架上的放置装置传动连接;推出装置,推出装置内设于容纳空间,推出装置用于将设置在放置装置上的苗床推出;修理装置,修理装置设于安装支架的顶端,且修理装置用于对苗床上的培育草进行修理;其中,传动装置带动放置装置在安装支架上运动的轨迹包括经过修理装置的位置。
[000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升降机能够实现除了抬升苗床的作用外,还能够对由苗架中培育完成返回的苗床进行修理,从而省去了将苗床运输至其它加工区域的步骤,大大提高了整体的生产效率。
[000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传动装置包括:安装壳,安装壳设置于安装支架的一侧,且安装壳内设有安装空间;传动轮组,传动轮组连接于安装壳的配合件上;移动车组,移动车组连接于传动轮组远离配合件的一侧;且移动车组带动放置装置围绕推出装置的圆周方向运动;限位组件,限位组件与移动车组配合以使移动车组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上运动时都保持第一运动状态。
[0008]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结合传动苗床的实际情况,填充有土壤和培养苗的苗床重量较大,使得放置装置承受较大的重量,而放置装置例如包括支撑托盘,具体的,由于放置装置与移动车组之间为相对固定连接,于是,结合限位组件与移动车组之间的配合关系,使得移动车组无论在第一方向还是第二方向上,或者是在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之间转变的过渡过程中,始终能够使得移动车组保持第一状态在运动,与之相对的,也即使得支撑托盘能够保持同样的第一状态运动,进而有效避免了支撑托盘支撑苗床的过程中发生倾斜的情况发生。
[0009]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限位组件包括:滑轨组件,滑轨组件内设于安装空间,且滑轨组件包括沿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滑轨和沿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滑轨;导向组件,导向组件连接至移动车组,且导向组件通过移动车组与滑轨组件活动连接;其中,当导向组件在第一滑轨上移动时,以使移动车组沿第一方向运动,当导向组件在第二滑轨上移动时,以使移动车组沿第二方向移动。
[0010]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由于移动车组是通过导向组件实现与滑轨组件的配合,使得通过导向组件与滑轨组件的导向配合,能够确保移动组件带动支撑托盘在运输过程中保持相同的第一状态,也即无论是移动车组带动支撑托盘处于第一方向上的升降运动,还是带动支撑托盘处于第二方向上的水平方向上的平移,都能够保持相同的状态,该第一状态例如为水平状态。于是,一方面,实现了多个方向上的对支撑托盘的稳定运输,进而带动放置其中的苗床也保持稳定装置;另一方面,提高了升降机对苗床运输的稳定性,具体的说,滑轨组件中的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组合形成圆周闭环,也即具有处于竖向位置高处的第二滑轨和竖向低处的第二滑轨,对应的,夹设于上述两个第二滑轨中间的两个第一滑轨,由此组成闭环循环的传输机构,大大提高了整体的运输效率。
[0011]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导向组件包括:连接本体,连接本体连接于移动车组靠近滑轨组件的一侧,且连接本体与滑轨组件之间形成第一距离;第一导向轮组,第一导向轮组连接于连接本体靠近滑轨组件的一侧,且第一导向轮组用于与第一滑轨配合以使移动车组沿第一方向移动;第二导向轮组,第二导向轮组同样连接于连接本体靠近滑轨组件的一侧,且第二导向轮组用于与第二滑轨配合以使移动车组沿第二方向移动。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第一导向轮组与第二导向轮组分别与第一滑轨和第二滑轨的限位运动配合,能够使得移动车组适应不同的运动轨迹,确保与之配合的放置装置也能够始终保持稳定的第一状态,该第一状态例如为稳定托举苗床的水平状态,换句话说,通过导向组件与滑轨组件之间的配合,能够使得移动车组更高效的适应不同的运动轨迹时,仍能够保持第一运动状态,进而增大了升降机的使用效率,与之相较的,比起进能够实现单方向上的升降功能的升降机而言,本技术方案能够在除却单一的方向上保持稳定运行,还能够实现其它方向上的稳定传动,例如提高了升降机的用于放置苗床的承载量。
[0013]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安装壳设有用于安装滑轨组件的安装平面;第一滑轨相较第二滑轨自安装平面沿第一轴线方向延伸的侧壁高出第二距离;当第二导向轮组与第二滑轨配合时,第一导向轮组位于第二滑轨外侧,且第一导向轮组与第二滑轨之间形成沿第一轴线方向所在的第三距离;其中,第一轴线与安装平面垂直,第二距离大于等于第三距离。
[0014]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使得第二距离大于等于第三距离,以使得由第二导向轮组与第二滑轨配合转变至第一导向轮组与第一滑轨配合的过程中,第一导向轮组能够顺利跨越第二滑轨的上方移动至第一滑轨的相应位置,以完成与第一滑轨的配合,此时第二导向轮组与第二滑轨完成分离。其中,记第二距离为D2,第三距离为D3。简单来说,通过将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的侧壁设置成不同的高度,使得移动车组能够顺利完成竖向方向的升降和水平方向的平移,而无需借助于其它设备便能顺利完成。而若是将第一滑轨与第二滑轨的侧壁都等高设置,则将导致移动车组无法顺利完成上
述提及的两个方向上的过渡。
[0015]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安装支架的顶端围设有用于容纳苗床的第一容纳区域;修理装置包括:滑动组件,滑动组件滑动连接于顶端对应容纳区域的位置;修草组件,修草组件连接于滑动组件的一侧;其中,滑动组件带动修草组件对设于容纳区域的苗床上的培育草进行修剪。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该技术方案所达到的技术效果:通过滑动组件与修草组件的功能结合,能够顺利对设于第一容纳区域上的苗床进行修剪处理,可以理解的是,苗床的重量较大,通过移动修草组件和滑动组件以替代控制苗床的移动,使得升降机的稳定性。
[0017]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例中,修草组件包括:连接座,连接座与滑动组件配合,且连接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支架,所述安装支架内设有容纳空间;传动装置(100),所述传动装置(100)设于所述安装支架的一侧,且所述传动装置(100)与所述安装支架上的放置装置传动连接;推出装置,所述推出装置内设于所述容纳空间,所述推出装置用于将设置在所述放置装置上的苗床(220)推出;修理装置,所述修理装置设于所述安装支架的顶端,且所述修理装置用于对所述苗床(220)上的培育草进行修理;其中,所述传动装置(100)带动所述放置装置在所述安装支架上运动的轨迹包括经过所述修理装置的位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100)包括:安装壳(10),所述安装壳(10)设置于所述安装支架的一侧,且所述安装壳(10)内设有安装空间;传动轮组(22),所述传动轮组(22)连接于所述安装壳(10)的配合件上;移动车组(21),所述移动车组(21)连接于所述传动轮组(22)远离所述配合件的一侧;且所述移动车组(21)带动所述放置装置围绕所述推出装置的圆周方向运动;其中,所述移动车组(21)与所述放置装置之间相对固定连接;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与所述移动车组(21)配合以使所述移动车组(21)在第一方向和/或第二方向上运动时都保持第一运动状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滑轨组件(30),所述滑轨组件(30)内设于所述安装空间,且所述滑轨组件(30)包括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的第一滑轨(32)和沿所述第二方向设置的第二滑轨(31);导向组件(40),所述导向组件(40)连接至所述移动车组(21),且所述导向组件(40)通过所述移动车组(21)与所述滑轨组件(30)活动连接;其中,当所述导向组件(40)在所述第一滑轨(32)上移动时,以使所述移动车组(21)沿所述第一方向运动,当所述导向组件(40)在所述第二滑轨(31)上移动时,以使所述移动车组(21)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组件(40)包括:连接本体(42),所述连接本体(42)连接于所述移动车组(21)靠近所述滑轨组件(30)的一侧,且所述连接本体(42)与所述滑轨组件(30)之间形成第一距离;第一导向轮组(412),所述第一导向轮组(412)连接于所述连接本体(42)靠近所述滑轨组件(30)的一侧,且所述第一导向轮组(412)用于与所述第一滑轨(32)配合以使所述移动车组(21)沿所述第一方向移动;第二导向轮组(411),所述第二导向轮组(411)同样连接于所述连接本体(42)42靠近所述滑轨组件(30)的一侧,且所述第二导向轮组(411)用于与所述第二滑轨(31)配合以使所述移动车组(21)沿所述第二方向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升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壳(10)设有用于安装所述滑轨组件(30)的安装平面(11);所述第一滑轨(32)相较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维杰陈剑平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工程学院奉化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