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光伏结构和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64542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8-31 18: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屋面光伏结构和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屋面光伏结构包括:排水槽,其适于与屋面固定连接,每个排水槽上形成有至少两条相互平行的排水通道,相邻的排水通道之间形成有第一连接部;连接件,其包括适于与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连接件上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三连接部;至少两个光伏组件,每个光伏组件罩设在一条排水通道的上方并与一个第三连接部相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屋面光伏结构的排水槽既能够用于与光伏组件相连,又能够起到导流和排水的作用,功能多样,也减少了屋面光伏结构的零件数量,能够降低屋面光伏结构的安装难度,并有助于减低屋面光伏结构的制造成本。构的制造成本。构的制造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屋面光伏结构和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光伏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屋面光伏结构和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BIPV(Building Integrated Photovoltaic光伏建筑—体化)是一种将光伏组件集成到建筑上的技术。是打造绿色建筑最有效的解决方案方式之一。光伏建筑一体化(BIPV)应用场景广泛,能够被运用到光伏瓦屋面、光伏幕墙、采光顶、外窗遮阳、雨篷等一系列场景,采用建材型光伏组件。
[0003]在现有技术中,当BIPV作为屋顶围护结构时,光伏组件之间往往通过密封胶相互粘接,导致了光伏组件之间的缝隙或密封胶容易老化渗水,甚至造成屋顶漏水。因此,如何保证将光伏组件可靠地连接在屋顶上,并避免屋顶漏水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因此,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BIPV作为屋顶围护结构时,光伏组件之间的缝隙或密封胶容易老化渗水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能够将光伏组件可靠地连接在屋顶上,并避免屋顶漏水的屋面光伏结构和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
[0005]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屋面光伏结构,包括:排水槽,其适于与屋面固定连接,每个排水槽上形成有至少两条相互平行的排水通道,相邻的排水通道之间形成有第一连接部;连接件,其包括适于与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连接件上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三连接部;至少两个光伏组件,每个光伏组件罩设在一条排水通道的上方并与一个第三连接部相连接。
[0006]进一步地,第一连接部包括形成更在排水槽上的第一卡合部,第二连接部包括形成在连接件的下侧并适于与第一卡合部相卡接的第二卡合部。
[0007]进一步地,第一卡合部包括从排水槽的槽壁表面凸起的卡合凸部,第二卡合部包括适于夹设在卡合凸部的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分别适于与卡合部的两侧相卡合。
[0008]进一步地,第一卡合部包括从排水槽的槽壁表面凸起的卡合凸部,第二卡合部为按压卡扣,按压卡扣包括向下延伸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第一卡钩和第二卡钩适于受按压而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并在锁定状态时与卡合凸部的两侧相卡合。
[0009]进一步地,第三连接部包括朝水平方向延伸的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沿高度方向依次设置,光伏组件限位于第一耳板和第二耳板之间。
[0010]进一步地,排水槽沿垂直于其长度方向的截面为W形。
[0011]进一步地,排水槽的两侧分别形成有朝背离排水通道延伸的连接边,屋面光伏结
构还包括连接在连接边与屋面之间的转接件。
[0012]进一步地,转接件为C型支托,C型支托顶部与连接边上分别形成有允许紧固件依次穿过的第一连接孔和第二连接孔,C型支托的底部与屋面之间分别形成有允许紧固件依次穿过的第三连接孔和第四连接孔,的开口侧背离排水槽设置。
[0013]本技术第二方面涉及了一种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包括:
[0014]屋面檩条;
[0015]如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屋面光伏结构,屋面光伏结构的排水槽与屋面檩条固定连接。
[0016]进一步地,屋面檩条为多条,屋面光伏结构还包括连接在排水槽与屋面之间的转接件,排水槽与每条屋面檩条之间均连接有转接件。
[0017]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18]本技术的屋面光伏结构主要包括排水槽、连接件和至少两个光伏组件。排水槽能够与屋面固定。转接件能够与排水槽可拆卸连接,并用于将光伏组件限位在排水槽的上方,光伏组件被固定在排水槽的上方后,其适于罩设在排水槽的一条排水通道上,从而使光伏组件上的雨水能够被导流到与光伏组件相连的排水槽中,由此避免了雨水在光伏组件上停留,导致光伏组件的缝隙处渗水或密封胶老化渗水。因此,本技术的屋面光伏结构的排水槽既能够用于与光伏组件相连,又能够起到导流和排水的作用,功能多样,也减少了屋面光伏结构的零件数量,能够降低屋面光伏结构的安装难度,并有助于减低屋面光伏结构的制造成本,乃至于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的工程成本。
[0019]本技术第二方面的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包括或使用了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屋面光伏结构,因此具有了本技术第一方面的屋面光伏结构的有益效果,即能够克服现有技术中的BIPV作为屋顶围护结构时,光伏组件之间的缝隙或密封胶容易老化渗水的缺陷,其既能够将光伏组件可靠地连接在屋顶上,又能够避免屋顶漏水,且减少了屋面光伏结构的零件数量,能够降低屋面光伏结构的安装难度,并有助于减低屋面光伏结构的制造成本,乃至于光伏建筑一体化屋顶装置的工程成本。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屋面光伏结构的轴测图;
[0022]图2示出了本技术实施例1的屋面光伏结构的使用状态下的主视图;
[002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排水槽的主视图;
[0024]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1的连接件的主视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1、排水槽;11、第一卡合部;12、连接边;121、第二连接孔;13、排水通道;2、连接件;21、第二卡合部;22、第三连接部;221、第一耳板;222、第二耳板;211、第一卡钩;212、第二卡钩;3、光伏面板;4、转接件;41、第一连接孔;43、第三连接孔;5、紧固件;200、屋面檩条;201、
第四连接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8]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2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屋面光伏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排水槽(1),其适于与屋面固定连接,每个所述排水槽(1)上形成有至少两条相互平行的排水通道(13),相邻的所述排水通道(13)之间形成有第一连接部;连接件(2),其包括适于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拆卸连接的第二连接部,所述连接件(2)上的两侧分别形成有第三连接部(22);至少两个光伏组件,每个所述光伏组件罩设在一条所述排水通道(13)的上方并与一个所述第三连接部(22)相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屋面光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形成更在所述排水槽(1)上的第一卡合部(11),所述第二连接部包括形成在所述连接件(2)的下侧并适于与所述第一卡合部(11)相卡接的第二卡合部(2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光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11)包括从所述排水槽(1)的槽壁表面凸起的卡合凸部,所述第二卡合部(21)包括适于夹设在所述卡合凸部的第一卡钩(211)和第二卡钩(212),所述第一卡钩(211)和第二卡钩(212)分别适于与所述卡合部的两侧相卡合。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屋面光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合部(11)包括从所述排水槽(1)的槽壁表面凸起的卡合凸部,所述第二卡合部(21)为按压卡扣,所述按压卡扣包括向下延伸且相对设置的第一卡钩(211)和第二卡钩(212),所述第一卡钩(211)和第二卡钩(212)适于受按压而在锁定状态和解锁状态之间切换,并在锁定状态时与所述卡合凸部的两侧相卡合。5.根据权利要求1

4中任一项所述的屋面光伏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海丽侯亚委石鑫刘学武张华松李博张丹马凯彬史丙成陈有志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