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下沉散逸式屋面结构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屋顶结构
,具体涉及一种下沉散逸式屋面结构。
技术介绍
[0002]在当代,建筑造型设计已经呈现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建筑师已经不在满足于设计中规中矩的建筑形式,许多极具想象力和视觉冲击效果的建筑造型也越来越多的呈现在我们面前。金属屋面板是金属薄板经辊压冷弯成各种波型的压型板材,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仓库、特种建筑、大跨度钢结构房屋的屋面、屋内吊顶、以及内外墙装饰等,具有质轻、高强、色泽丰富、施工方便快捷、抗震、防火、防雨、寿命长、免维护等特点,现已被广泛推广应用。
[0003]金属屋面是指采用金属板材作为屋盖材料,将结构层和防水层合二为一的屋盖形式。厚度一般为0.4~1.5mm,板的表面一般进行涂装处理。由于材质及涂层质量的不同,有的板寿命可达50年以上。板的制作形状有多种多样,有的为复合板,即将阻燃无机物作芯复合在两层金属板材之间,也有的为单板,施工时,有的板在工厂加工好后现场组装,有的根据屋面工程的需要在现场加工。保温层有的在工厂复合好,也可以在现场制作。所以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下沉散逸式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屋面(1)呈立体曲面结构,在其最低位置处一体化设置有穿孔铝板(10),在所述穿孔铝板(10)下内设有多个支撑在主体结构上的散逸空腔(2),所述屋面(1)和多个所述散逸空腔(2)均通过龙骨体系(6)固定支撑在钢构柱(8)顶部;所述龙骨体系(6)包括屋面龙骨(60)、多个散逸空腔龙骨(61)和多组屋面支撑组件(62),多组所述屋面支撑组件(62)均匀分布、支撑在所述屋面龙骨(60)底部,而多个所述散逸空腔龙骨(61)间隔连接在所述屋面龙骨(60)底部最低位置处;所述屋面龙骨(60)包括多根顶部排骨架(600),多根所述顶部排骨架(600)间隔设置在钢构柱(8)的顶部、形成立体网架结构,所述屋面(1)铺设在该立体网架结构顶部;所述屋面支撑组件(62)包括多根第一支撑梁(620)、多根第二支撑梁(621)和多个支撑柱脚(622),多根所述第一支撑梁(620)均匀分布安装在所述钢构柱(8)顶部,所述第二支撑梁(621)两端搭接在所述第一支撑梁(620)上,在所述第二支撑梁(621)上均匀间隔设置有多个支撑柱脚(622),所述支撑柱脚(622)顶端与所述顶部排骨架(600)固定连接、底端安装在所述第二支撑梁(621)上,在所述支撑柱脚(622)与所述顶部排骨架(600)间还支撑有倾斜撑杆(623);所述散逸空腔龙骨(61)包括多根均匀间隔设置的U型钢架(610),多根所述U型钢架(610)顶部两端均通过一根连接梁(611)连接、形成一个U型腔,所述连接梁(611)顶部固定安装在多根所述顶部排骨架(600)底部,而所述散逸空腔(2)设置在该U型腔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散逸式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散逸空腔(2)为内底倾斜的腔体结构,散逸空腔(2)顶部设置有顶部排水系统(3)、底部设置有底部排水系统(4),在该腔体结构的侧壁处设有风道系统(5),风道系统(5)通过散逸空腔(2)与外界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散逸式屋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铝板(10)与屋面龙骨(60)间通过多个第一连接组件(7)相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组件(7)包括铝合金副框(70)、第一连接件(71)、第二连接(72)件和U型槽(73),所述铝合金副框(70)为杆状结构、固定安装在所述双面板(10)的端面,所述第一连接件(71)为带翻边的U型结构,所述铝合金副框(70)固定安装在所述铝合金副框(70)的翻边处将相邻两块双面板(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连接(72)件为块状结构、其顶部与所述第一连接件(71)固定连接,第二连接(72)件的中部与所述U型槽(73)可活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下沉散逸式屋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杨,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市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